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继续闲聊,下周开始发布老师讲课资料。等一等没到的同学。

序言接下来是“天人解”,天人解最后写成,全书精华中的精华。

有个小序言说:“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中医的理论主体是天、地、人——人如何参照天地更好的生活。进一步可提高精神境界,由医悟道。李老师说,学好了一气周流,不只是当个好大夫的事儿。

但在治病层次,中医的主体是人。人改变不了天地,只能顺从。

如今养生节目有点泛滥,主要讲两个方面,其中一大部分讲四时养生,算是讲天地吧。但脱离了人,讲天地是不靠谱的。

比如春天,天地之气生发,有人就说我们顺应天地,不能吃酸的,扼杀生机。但如果一个人阴气偏亏,春天阳气生,就容易上火,生肝风。这个时候反而要用酸甘之物,帮助肝气荣润而升。同理,秋天天气收敛,有时候收的过急,身体不好的人脾胃运化不开,反会用些温运的药物。

不是说天时不重要,而是说人要和天时,和而不同。李老师说,既然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天地间,每个人身上的一气周流自然包含了天地对他的影响,因此治病的时候我们只要精确把握病人的一气周流就可以了,把握了人就考虑到了天时。

俗话说晚上吃姜赛砒霜,难不成晚上感冒需要发汗的时候就不能喝姜汤了?那就学死了。不管是看养生节目,还是代代相传的那些养生法则,我们都要明白背后的道理。学不透中医的道理,辨不清自己体质,就容易盲从。

另一种养生思潮就是讲手段,方药、针灸、按摩、刮痧……病人也是这种心思,常见群里人问,腰痛怎么办?咳嗽吃什么药?这让我们无法回答。因为中医最起码的是辩证,不是拿方子套病。

刚开始学医的人也有这种心态,找人学个方子,学个狠招,然后治某个病。说的难听点这样学出来的是江湖骗子。遇到病人,治好一个很开心,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在做试验,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我觉得不好。

对身体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饮食、天气、心情、年龄、体质、地域等等,你今天试验了一个方子,第二天碰到另一个人,只要这些因素里面有一条不符合,就不能再用。

科学多是实验室出来的学问,讲究单一变量法,这个办法在社会中根本行不通,世上没有单一变量的情况。西医药物最后一步是活人实验,看的是百分比。一百个人吃了这个药,九十个人,甚至七八十个人好了,就算有效,投入生产。

其实具体到个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百分比之外的人,是成就另外九十人的牺牲品。而那九十个人中还有可能是自愈的。

因此一门心思学方药、学手段、做试验的人陷入无限不循环,感觉变化无穷,永远学不到尽头。

真正的中医不是那样的。

好大夫不是包治百病,因为病能不能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配合。合格的大夫是治好了知道为什么好的,治不好知道原因是什么,他知道所以然,从不做试验。

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篇幅在讲两个事儿,“变”和“不变”。

大到整个天地,小到一个人,一块石头,一个细菌,都在不停变化,生长壮老已,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因为没有停止,所以难以捕捉。

变化是绝对的,但有一点不变,就是指导变化的规律。我们要学的就是指导世界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在中医来讲就是一气周流,天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一气周流,人体左升右降中土斡旋也是一气周流。

《四圣心源》理论的基础是“本气为病”,着重讲的是人体正常的一气周流是什么样子的。把握了这个规律,就掌握了中医的“道”,可以应万变。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中医又没那么难。理法方药,重要的是理法,李老师讲了那么多课,很少讲方剂,都是在教理法。

我们要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能学成江湖骗子。

我水平有限,又不会写文章,想到哪儿说哪儿,各位师兄请多包涵,下周开始一起学习老师的讲课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人合一与冬天养生的方法
中医人天观可深入揭示生命运动形式
万变不离其宗
看完你还敢喝么?
随便读一本医案
【中医入门】五运六气有迹可循,学习中医由此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