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性月经周期的调养,让您容光焕发的秘密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云:“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伴有阴道流血称月经,月经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到下次月经来为止。
  月经对于女性来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在月经期的饮食调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就与众位美丽的女子共同分享。
  月经期
  月经开始后的1~5天
  月经期又叫行经期,月经的来潮代表着上次月经周期的结束,也意味着本次月经周期的开始。所以,月经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
  关键词:
  排血、理气       在行经期中,排血是最重要的生理现象,“留得一分瘀浊,影响一分新生”。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经血顺利排出,把身体的陈旧废物排出体外。一旦经血排除不干净,残留淤血容易导致子宫病变。
  现代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肝气郁结,可出现痛经和月经不调。因此,月经期同样要注重理气活血,再调理身体。
  适当选择活血食物
  经血不多或月经不畅时,可以适量喝点葡萄酒或者红酒,可以通经活络、温阳补血、扩张血管,也有缓解痛经的效果。
  橘子、香菜、佛手、生姜等果菜,具有理气活血作用,是经期素食的好选择。
  月经期间吃生冷食物易伤阳气,导致内寒,会使经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
  因此,经期饮食以温补为主,例如选用羊肉、红糖、益母草、当归等食品,大枣、樱桃、荔枝、桃子这些水果也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作用。
  经期身体会流失多种营养,红糖刚好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还有补血益气之功效,生姜则有驱寒之效。
  红糖姜茶
  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人,让经血通畅。
  做法:枣、姜片放入炖煮的容器中,加水煮10~20分钟;最后放红糖,再煮一两分钟。
  【穴位按摩】四关穴即合谷、太冲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之一。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合谷穴与太冲穴都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两穴合称为'四关穴',意即人体生命的关口。
  其名称出自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的《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针灸大成》:'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四关'可谓对穴,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协同作用较强。
  卵泡期
  生理周期的5~14天
  关键词:
  滋阴补血、抗衰老    “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不足则血量会减少。而肾藏精,精能化血,若是肾精不足,血液的化生也必然受阻。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经净后血海空虚”,因此滋补肝肾能够填补经期消耗的血液。这个阶段可以在煲汤时添加一些滋阴养血、滋补肝肾的药物,如女贞子、桑葚子、枸杞、当归等。但是,如果脾胃不好,消化功能弱,建议不要多吃此类滋补药物,或者吃时添加一些健脾开胃的药物,比如砂仁、陈皮等。
  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及黄体酮的作用,在不同的生理周期内,皮肤的状态也会不同。在经期结束之后的7天中,雌激素和黄体酮素都会经历相对剧烈的变化,此时是肌肤新陈代谢最快速、吸收养分最好的时候,所以此时是女性“抗衰老黄金期”。
  肉类:鱼类和各种动物肝、血、瘦肉、蛋黄等食物含铁丰富。生物活性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粮食类食品:可以经常吃些黑米、黑大豆、芝麻、番薯等,这些食物可以补肾益精,活血润肤、养阴润燥。
  蔬菜类食品:经常吃些菠菜、莲藕、蘑菇、黑木耳、银耳等,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可以滋阴润燥、补血养血。
  到了经后期,为了给排卵做好准备,白带会更多更粘稠,因此在滋阴的同时要注意补阳。这个时候,多吃枸杞、山药、木耳等果蔬可以滋养阴液,还能有效地滋养卵巢,为卵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育环境,促进其完美地发育和成熟。
  这个阶段是一个月里皮肤状态最好的时候,除了给予日常护肤工作外,还可以多多食用可以改善皮肤活性、养颜抗衰的食物,如西兰花、胡萝卜、牛奶、番茄、猕猴桃等。
  银耳南瓜补血汤
  这款养颜汤可以补血调经,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问题。
  做法:南瓜200克、干莲子20克、银耳2朵、红枣15颗、冰糖适量水1000ml。银耳温水泡发约30分钟;南瓜去皮切滚刀块;莲子洗净去苦心;红枣洗净;砂锅水烧开,先放银耳和莲子,小火煮15分钟;放红枣再煮5分钟,最后放南瓜,煮至变软即可。
  【穴位按摩】
  血海穴: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金针梅花诗钞》血海曰:“缘何血海动波澜,统血无权血妄行”。可见血海穴在功能上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三阴交内侧,踝关节上三寸。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疗; 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排卵期
  生理周期的14~21天
  关键词:
  温阳活血、促排卵
  排卵期又叫经间期,女人会感到身体微微发热,性欲有所增强、腰部酸楚、小腹或有轻微胀痛或烦躁难眠等现象,并伴有较多的透明、拉丝状白带绵绵而下,这正是排卵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的前后3~5天,就是排卵期。中医认为,排卵期是“阴转阳,阳气内动”,意思是在月经期后,阴气不断增长,涨到一定程度后便开始转化为阳。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排卵,帮助卵子顺利排出。
  因此,在饮食上,可以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加一些温阳活血的药物,如荆芥、丹参、肉桂等。但不是每个女性都可以顺利排卵,女人身体由于阴阳不和会出现排卵不畅的问题,因此要注意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黑豆可以促进卵泡发育、补充雌激素。桑椹、菠萝、豇豆、栗子、高丽菜等果蔬也是帮助排卵的好伙伴,可以强肾健肾帮助卵子顺利排出。其次,想要促进排卵,可以在食谱中添加大葱、豆类、南瓜、大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
  黑豆糯米粥
  黑豆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物质,并含少量的大豆黄酮甙染料木苷,这两种物质均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很好地调节内分泌,促排卵,并改善黄体功能不足。
  做法:黑豆30克、糯米60克。将黑豆、糯米洗干净,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用温火煮成粥。每日服用。
  【穴位按摩】
  子宫穴:《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病症】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阳长期
  生理周期的21~28天
  关键词:
  暖宫、阳气健脾
  在排卵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的5~7天,称作“阳长期”,因为这个时期女性子宫内阴血旺盛、阳气充沛,为受孕做好了准备。有些女孩子就是在阳气充沛的这段时间,觉得精神状态等各方面机能都特别好,所以无所顾忌,常吃冷饮寒食,结果就容易落下病根。
  这个时期,需要以健脾补气为主,因为一方面对于想要孩子的妇女来说,受精卵是否能顺利着床,要看子宫内血液是否充足,血液充足,子宫才温暖、养分充足,利于受精卵存活,反之则为“宫寒”,不利于受孕。另一方面,对于一般女性而言,虽然没有受孕的需要,但是经过前面三个阶段又补又通之后,必须有个“管理员”将这些血液引导到正确的脉路中去,这个责任是交给脾的。中医认为“脾统血”,脾健则血得统摄、使血有所归,不致溢出脉外。
  这个时期女性一定注意不要受凉,不能吃冷饮等温度低的食物,有些食物本身寒性大,比如梨、葡萄、山竹、西瓜等,此时也要尽量不吃。可以多喝一些淮山药粥,以健脾、补肾气。
  猪肚味甘,微温。《本草经疏》说:'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补益脾胃,则精血自生,虚劳自愈。'故补中益气的食疗方多用之。用于虚劳消瘦,脾胃虚腹泻,尿频或遗尿,小儿疳积。常配其它的食疗药物,装入猪胃,扎紧,煮熟或蒸熟食。如治小儿消瘦,脾虚少食,便溏腹泻,可配伍党参、白术、薏苡仁、莲子、陈皮煮熟食。
  黄体期
  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
  此时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
  这个阶段,人体处于阳盛阴消的阶段,因而人的心肝气火就比较旺盛,所以很多女性在这个时期,常会出现一些胸闷烦躁、乳房乳头或胀或痛、头昏头痛、睡眠较差等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前综合征。
  对症补充营养
  很多女性都会饱受经期综合症的困扰,而不同的表现,其实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
  喜怒无常:缺乏维生素B6。多吃点儿菜花、胡萝卜、香蕉、鲑鱼、鸡肉、黄豆、米麸、芥菜、扁豆、虾、芦笋等来补充一下吧。
  失眠多梦:需要提高体内色氨酸含量的,可以多吃花豆、香蕉、苹果、葡萄柚等蔬果。
  “经前以理气为先”,经前要注意把气理顺了,不要动不动就生气抑郁。然而,过大的生活压力让很多女性难以做到这一点。此时不妨试试丝瓜、佛手柑、葡萄柚等食物,可以有效地疏肝理气,缓解经前不适症状,而且还能防止色斑侵袭。
  木耳豆腐核桃汤
  木耳具有益气润肺,轻身强志、和血养容的功效。豆腐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两者同吃,可以和血益气,对于经前易怒、烦躁、郁闷等症状很有效果。
  做法:木耳30克,豆腐3块、核桃(去皮)7个。3种食材加水共炖汤服用。
  【穴位按摩】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 腰痛;2. 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疾患;3. 耳鸣、耳聋。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能。
  让我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又能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做健康漂亮的女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应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调经补血——Earls360
月经期能过性生活吗
为何女性月经总是不调?这些你必须要知道! ?°
每月特殊那几天 解决ML小困扰
生理周期计算器,生理期怎么算,5步奏教女性算生理周期
女性生理周期计算不易 5点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