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遗珍|流失海外绘画珍品-佛传
userphoto

2022.12.08 中国香港

关注

经洞里的这批丝绢画,多数是出自晚唐五代时期画师的作品,被封藏在洞窟中800余年,不见阳光。因此受到的氧化及人为破坏相对较小,颜色饱满艳丽,有的甚至鲜艳如初。这些佛传故事图,被组装在经幡一类的佛教用品上。总计约有26件(包括完整和不完整的)。因为幢幡的尺寸限制,画面多在六七十厘米,宽十至二十厘米左右。由于形制特殊,画面的场景展开主要是按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四个场景一组,或者两条成对,或者数条成套。故事一般是从释迦牟尼乘象人胎开始,直到菩提树下证道结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各场景之间,有的背景用山峦景物隔开,也有的用绘有花纹或无花纹的边栏隔开。每幅面画上一般都有规则矩形空栏,用来题字。大乘佛教最早在印度传播时期,或者更早,信徒们就有雇请画师定制,或者购买现成的这类绘画,献给寺庙的习尚。这些尚未题字的佛传幢幡,很有可能是信众们在当地购买的现成品,即刻献给寺院的,忽略了添字这个环节。寺院在张挂一定的时间后,将它们收集存放起来。这批东西在藏经洞密闭时,已经有不短的年头,由于张挂和使用的时间不短,所以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旧痕。王道士开启藏经洞的时候,这批绘画被埋在堆放着的还愿用的织物和废纸中间,有的则裹在一些经卷里。斯坦因的记录告诉我们,当他获得这批绘画时,它们在王道士眼中,是藏经洞里最不值钱的东西。

这批绢画,多数制作于洞窟封闭之前的一两百年前。从上面的人物衣着、楼宇景致、生活细节等来看,有着鲜明的中国唐、五代时期的风格,和犍陀罗时期的佛传雕刻比较,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一时期的佛教绘画,已经彻底汉化。艺术家们脱离了犍陀罗风格的影响,画师们将佛传文字的记载和现实生活中的场面融合。

——内容节选自西域绘画·6(佛传)

流失海外绘画珍品

马炜 蒙中 编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跨越千年的丝路遗珍——永远的敦煌 | 流失海外绘画珍品高清原色出版!
流失海外的敦煌遗珍(全10册)
敦煌绘画粉本:历史、主题及风格问题
黑水城唐卡与敦煌晚期壁画年代考证之谜
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精品320幅!
敦煌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