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榆林窟經典壁畫賞析(三)第3窟《文殊變》《普賢變》

本窟建於西夏晚期,是榆林窟最為精美的洞窟之一,代表著西夏佛教石窟藝術的最高水準,世所罕見。窟內西壁門南北兩側各畫一幅巨大的《文殊變》、《普賢變》。這也是本窟中最為精彩生動的壁畫。這兩幅畫均以水墨山水為背景,賦彩極為簡淡,其繪畫技法,水平均反映了宋代山水畫的最高成就。在此之前,敦煌石窟中的山水畫只是作為經變畫或故事畫的背景,多為圖案畫的青綠山水,沒有太多的獨立性。但在這兩幅畫中,山水畫卻呈現出全新的風貌,其布局和風格承襲了宋代山水大畫家郭熙、范寬的技法,成功的運用了高遠、平遠、深遠三遠法,展現了山水的靈秀、雄奇和磅礴。作者以嫻熟高超的技巧,雄健有力的筆觸,揮灑自如的在牆壁上描繪出蒼茫凝重、極富質感的山水風光,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普賢變》中,普賢菩薩坐在六牙白象上的蓮花座中,周圍是他的隨從。人物的衣冠,衣袖隨風飄擺,頗具中國道家人物的神韻。腳下雲浪翻滾,遠處山巒險峻。山澗寺院閣樓高低錯落有致,建築結構刻畫具體,是研究古建築珍貴的形象資料。就自然環境而言,它所表現的是南國的山水風光,樹木、花草皆為南方所特有:瀑布飛瀉而下;小溪迂迴曲折;水中綻開蓮花,充分說明了這位畫師非常熟悉南方的自然環境,善於表現風景的地域特色。人物造型極富特點,比例勻稱,服飾進一步的中原化,甚至具有了道教人物的色彩。線條勾勒以鐵線描與折蘆描並用,極見功力。在構圖上表現的疏密有致,對透視關係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有限的空間裡,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無限廣闊的、充滿韻味的自然風光世界。其繪畫技法上的成就是顯而易見的

...

榆林窟第3窟《普賢變》 西夏

...

榆林窟第3窟《普賢菩薩》 西夏

《文殊變》中,文殊菩薩手持如意,半跏坐在青獅背上的蓮花寶座中,形象豐腴俊雅、堅毅沉靜。周圍是文殊的隨從,形成浩浩蕩蕩的渡海行列。他們的服飾已經較多的採用了中國式的服裝。畫面上部山巒、群峰聳立,清澈的海水環抱著許多巍峨的廟宇,這即是《法華經》所說從古以來文殊菩薩居住地-清涼山。山背後出現了一道彩虹,彩虹上有天人、得道俗人向上行進,山腳下一岩洞大門半開,從內射出白光一道,畫面更添神異之氣。

...

榆林窟第3窟《文殊變》 西夏

...

榆林窟第3窟《文殊菩薩》 西夏

中國的山水畫在北宋時經范寬、李誠、郭熙等大師不斷地開創與發展,到了南宋的李唐、馬遠、夏珪時形成了極為精緻的藝術。本窟《文殊變》、《普賢變》中的山水,很明顯是在「吳裝」(即吳道子)的基礎之上吸收了李公麟一派的「白畫」精神,獨樹一幟,同時又吸收了李唐,馬遠,夏矽一派的水墨山水畫技法,筆墨蒼潤挺拔,意境浩淼幽深,已經突破了《文殊變》、《普賢變》四百年來在敦煌石窟固有的繪製模式,使觀者耳目一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兩宋時期山水畫的高度成就。

編輯:沙海胡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師吳昌碩的繪畫成就在花鳥畫,旁涉山水人物 之前總覺得山水人物不
1盛寿永山水技法 春山幽居
視頻 | 吳山明 —— 寫意人物畫技法與創作1
視頻 | 吳山明 —— 寫意人物畫技法與創作2
傅抱石-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简介,傅抱石艺术特点,傅抱石主要作品
现代国画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