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絲綢之路西段(四)絲從何來

遠遠早於張騫通西域之前,東西方的物產,已通過歐亞草原上遊牧民族的遷徙交易,有零星的交流,正是通過這條草原之路,商朝婦好墓中出現了西域的和田玉,西伯利亞阿爾泰山的巴澤雷克出土了戰國時期的楚銅鏡和刺繡,只是這種交流規模小,也不穩定。

漢朝對外貿易有頗為嚴格管制,武帝前中國絲綢出口目的不是外貿,主要為國防外交服務,通過以下幾種渠道出口:
1。和親 :從漢初高祖就開始了對外和親政策,嫁妝就必有大量絲綢和絲線 (註一),以後更每年補給。
2。朝貢:周邊國家只要歸順漢朝,朝廷賞賜都極為優渥,定期來朝,獻上方物土產,即可獲得包括大量絲綢的厚賜,對重要的附庸,更是次次加碼。(註二)所以不少方國,頻頻朝貢,實為攞著數。對邊疆特別是遊牧民族而言,除了供貴族虛榮之外,這麼多的絲綢並不實用,主要還是用作貿易。
3。邊境貿易;如軍市和胡市,惟早期規模不大。

漢朝是擊退匈奴,鑿空之後,才有了大規模的絲綢出口貿易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使到訪安息王 Mithridates II 建立外交關係;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第一個絲綢商隊從中國到伊朗(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至今仍無確實證據中國絲綢早於 53BC Battle of Carrhae前在地中海出現過,雖然 Aristotle 曾記載 Island of Kos 上的蠶絲紡織業,但那只是一種野蠶,品種和品質與中國蠶絲都不同。

再和大家縱覽一下在我國漢魏時(公元前後二百多年),幾條通往地中海市場的商旅之路的演變。

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幾個將軍瓜分他橫跨歐亞非的地盤,割據建立了幾個王國,其中 Seleucid Kingdom 控制了伊朗高原,兩河地帶和敘利亞地區,先後在兩河中下游和地中海邊建立了 Seleucia 和 Antioch 兩個首都。

漢初時,雖然到中國的絲路還尚未開通,但滿載來自印度,阿富汗,中南半島,東南亞的寶石, 香料的貨船,卻早在幾個世紀前已經常從印度河口的 Barbarikon (今 Karachi)開出,沿著海岸線進入波斯灣,貨物再沿 Tigris River 到首都 Seleucia,與來自伊朗的貨物會合後,商旅沿 Euphrates 經 Dura Europos 北上到 Antioch 出地中海;

與此同時,由亞歷山大另一個部將建立的 Ptolemaic Kingdom 控制了埃及和 Phoenicia (今巴勒斯坦黎巴嫩),他們對來自東方的產品亦有龐大的需求,所以有部份來自印度的貨物在波斯灣上岸後,避過 Seleucid 控制的 Mesopotamia,用駝隊穿越沙漠直接運到埃及。

不過後來 Ptolemy 要運載非洲南部的大象,以抗衡 Seleucid 的印度 war elephants,所以開通了 Red Sea 航道,波斯灣的印度貨船也可以駛進紅海,再經過 Petra 的駝隊把貨物運到 Alexandria和 Phoenecia

Incense Route 是另一條更古老的重要商路,它沿著阿拉伯半島西邊,把來自 Arabia Felix(今也門)和 African Horn(今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的乳香,沒藥,象牙等,運到 Petra (今約旦境內)再分別輸送到埃及和Gaza 出地中海。

聖經中帶著名貴禮品探訪所羅門王的 Queen of Sheba 相信就是來自出產乳香,沒藥的也門。

King Solomon and Queen of Sheba 是西方畫家喜歡用的題材,但總是把她畫成白種女人,好不容易找到這張

所有神廟都要燃點香料來祭祀神祗,所以神廟出土的浮雕壁畫中,經常都會見到香爐,火壇

燒香這傳統通過猶太教,至今仍在基督教中保存下來

“May my prayer be set before you like incense” (Psalm 141:2)

這些香料中最名貴的就是乳香和沒藥,它們都是樹脂,這些樹只產於阿拉伯西南部和 Horn of Africa

因為收集困難和有異香,自古以來都是價值不菲,長期壟斷這條商路的 Nabataean 阿拉伯人為掩飾確實產地來源,亦杜撰了不少謊言來增添神秘感。他們的根據地 Petra 也因此發展成富甲一方的商路樞紐,宏偉的建築物遺跡至今仍令人驚嘆不已。

因為他們幫助 Ptolemaic Kingdom運大象,所以 Petra建築物柱頭也不時能見象頭

其後安息 Parthia 和羅馬分別從東西兩方蠶食瓜分 Seleucid Empire,53BC Battle of Carrhae 安息鐵騎大敗羅馬雄師,Augustus Caesar 上台後,雙方約定以 Euphrates 為界,訂立和約,共同發展貿易,也開始了接下來差不多 200年的 Pax Romana 黃金歲月,絲綢之路也算是全線開通。

據說 Battle of Carrhae 時,羅馬兵被安息陣中錦繡軍旗的氣勢所震懾,這亦是羅馬人第一次見識中國絲綢,其後不出數十年,中國絲綢已風靡整個羅馬帝國,雖然持國者懼之耗靡國廩;衛道者厭之衣不蔽體,道德淪亡(羅馬帝國思想之保守,超乎你的想像,他們認為談論男歡女愛是蠱惑人心,連帶整個西歐在公元以後再無情詩(Ovid是進入羅馬帝國前最後一位寫愛情的詩人),千多年之後,言情文學才在法國南部重新出現,因用當時的白話文 Romanz 而不是拉丁文寫出,至今遂有羅曼蒂克 Romantic 即浪漫言情之說)

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俾得起錢嘅無不趨之若鶩

從這些Pompeii 及 Herculaneum 出土的一世紀 Frescoe 可見一斑

他們不但穿著中國織造的絲綢,更會自己加工織造。

公元一世紀羅馬詩人 Lucan 對埃及豔后 Cleopatra 的描寫就透露了非常有意思的信息:
“her white breasts resplendent through the Sidonian fabric, which, wrought in close texture by the skill of the Seres, the needle of the workmen of the Nile has separated and has loosened the warp by stretching out the web (疑為 weft 之誤譯)” (註三)

Lucan 筆下的Cleopatra 上身披的衣料來自 Sidon,也就是說應該是從陸上絲綢之路運來的布料,原產於中國時織得很綿密,埃及人用針把它挑鬆成為誘人的薄紗

電檢條例所限,也就只能這樣了
Cairo Museum 這個 Cleopatra,可能更接近事實
又或者 Vatican 這個,都顯然受到 Lucan的影響

一代艷后 Cleopatra自戕後,Augustus Caesar 把她和 Julius Caesar 所生的兒子也殺死,Ptolemaic Empire 正式終結,紅海航道以至整個地中海都在羅馬控制之下,帝國國勢蒸蒸日上,對東方來的高級消費品需求也日益龐大。

這時漢朝影響力已伸展到 Fergana Valley,與安息建立外交關係,安息亦與羅馬簽訂和約,共同開發貿易,陸上絲綢之路全線開通,開始大規模的絲綢出口貿易。

就在此時,埃及的希臘航海人學會了利用季風 Monsoon 穿越印度洋,春末從阿拉伯南部出發,乘風幾個星期後就可到達印度西岸;秋季季風亦正好回航。這為東西貿易提供了陸上絲綢之路外一更低成本的選擇(安息抽水絕不手軟)

Map of seasonal monsoon trade winds on the Indian Ocean: summer winds in red, winter in blue

一世紀時,一個在埃及的羅馬人留下了一份叫 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 的航海誌,記錄了乘季風出印度洋所到各港口及當地貨物貿易的珍貴材料。

這是根據這份航海誌構畫出來的地圖

印度西邊口岸主要是河流出海口,北邊最主要是Indus River河口的 Barbarikon (約今之Karachi)和 Narmada River 口的 Barygaza(今Bharuch);這兩個口岸商船都能收到中國絲綢和絲線,材料說明這些絲都是經絲路的 Bactrian route 運來,也即是走張騫第一次出使時入藍氏城,也是後來玄奘大師由 Samarkand 經阿富汗入印度的路線,這是絲綢之路分岔向南的一條幹線。
到印度西南端的口岸商船又能買到中國絲綢,材料說這是小船從恆河口(今孟加拉)沿海岸線運來的,但中國絲綢又是怎樣跑到恆河口呢?材料沒有說。

幸而在《漢書·地理志》可以找到答案 (註四),原來漢帝派內府官員到廣西合浦,徐聞(今湛江),帶備黃金絲綢,出海為皇家搜尋珍寶,遍及中南半島,印尼,印度,錫蘭,看來各地都歡迎,相信他們把絲綢視作通貨,集中到印度西南端,給來自羅馬且出得起大價錢的商船收購。

所以公元一世紀時,中國絲綢進入羅馬的商路起碼有三條,除了經陸上絲路,經印度的可以入波斯灣沿兩河北上再轉到地中海東岸的 Spice Route,也可以橫越印度洋,到阿拉伯南部入紅海,再經 Petra到 Gaza 或 Alexandria。

回到在 Dura Europos 的商旅,在 Seleucid Kingdom 時期,中國也未有大規模出口絲綢,他們主要載運的是從印度經波斯灣銷往地中海的貨物,他們在 Dura Europos 稍事整修,就會繼續沿河往北,到上游再向西到 Seleucid 首都名城 Antioch,再出地中海,雖然路是繞得較遠,也是沒辦法,因為 Phoenicia 的幾個港口如 Tyre , Sidon等,都被對頭 Ptolemaic Kingdom 控制著。

但到了公元前後,羅馬控制了整個地中海,與安息合作發展貿易,漢朝也開始大量輸出絲綢,絲綢之路變得活躍,這時商旅在兩河下游 Ctesiphon 收集到不單是印度經波斯灣運來的寶貨,也接收了駝隊經伊朗運來的絲路貨物,沿 Euphrates 到達 Dura Europos 後,會向西穿越敘利亞沙漠向地中海前進。那是因為當時兩河上游局勢不穩,羅馬和安息都沒法保證商隊的安全,所以就轉而合力支持 Palmyra 發展成一個 Caravan City。

Palmyra 本來只是 Euphrates 和地中海中間的一個小綠洲,靠著一口硫磺泉水,可供穿越敘利亞沙漠的過路商旅歇腳的地方。但在羅馬安息兩大帝國支持下,Palmyrene 建立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力量,可以保護他們的客商,免受其它的 desert nomads滋擾,又興建水利,從附近山上引來足夠的飲用清水,更在絲路沿線各站都發展了成功的商業網絡,從印度到羅馬都有 Palmyrene 的足跡。乘著絲路貿易的黃金時間,很快就累積了大量財富,在沙漠中平空建造出一座極宏偉的城市,以致千多年後仍留下極壯觀的遺跡

這是1693年的遺跡寫生油畫,儘管當時城市已被廢棄1400 年,但仍可見本來的城市規模

Palmyra 是一個極其重商的城市,城中到處都有為成功商人立碑立像,這群沙漠游牧人在很短的時間,突然累積了大量財富,他們不但是高級消費品的貿易商,也是生產商,更是消費者,而且是極盡炫富的消費者,而他們每天買賣的絲綢就更加是他們的最愛,雖然 Palmyra作為一個重要的 Caravan City,頭尾歷史也不過兩百多年,但在眾多羅馬時期的絲路城市中,它出土的絲織品卻最為豐富。

所以在看這個城市之前,可以先看看它墓葬區出土的絲織品,品類可謂包羅萬有。

有各種絲質刺繡
有 Han Damask 緞子
有名貴織錦
這件織錦圖案是摘葡萄的人,駱駝和老虎,不是典型的漢式花樣,但織法卻是經線出花的道地中國經錦,顯然是漢朝專為出口市場所織的品種

除了從中國原裝進口的絲綢,也有用中國絲線,本地織成的緞子;也有野蠶絲織品(可能來自中國南方及印度);更有一些以絲線為經,以毛,棉或麻線為緯的混紡。這些混紡的經線有時用原裝中國進口的優質unspun蠶絲線,也有用西方染料的spun silk,品種可謂滿目琳琅。

在一個 Palmyrene 少女的二世紀羅馬墓葬中,竟然出土了鑽石戒指,不要小看它,它應是全世界最早的鑽石首飾,鑽石來自印度

說 Palmyrene 愛炫富,看他們墓葬前穿金戴銀,衣錦榮歸的石雕肖像就可見一二

(待續…….)

(過兩天就會出門四五十天,絲綢之路西段系列要等回來再續;這次出遊法國和英國,途中有空打算寫一些感受,也會分享一些歷史,文化,建築,美術,語言甚至飲食等信息,因為較零碎,所以會在西遊記 WhatsApp 群組上載,如果有興趣接收但未有在群組的朋友,歡迎直接聯絡我加入)

註一:
《史記·匈奴傳》
『 是時匈奴以漢將眾往降,故冒頓常往來侵盜代地。於是漢患之,高帝乃使劉敬奉宗室女公主為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昆弟以和親,冒頓乃少止。』
『絮 』是絲的纖維,即絲線;『繒』是絲織品

註二 :
《漢書·匈奴傳》
宣帝甘露三年 (51BC)呼韓邪單于歸降來朝,獲賜 『……錦鏽綺縠雜帛八千匹,絮六千斤。』
『呼韓邪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百一十襲,錦帛九千匹,絮八千斤。』
『元壽二年 (1BC),單于來朝 …… 加賜衣三百七十襲,錦繡繒帛三萬匹,絮三萬斤』

註三:
Sidon 是今黎巴嫩的一個地中海港口,亦為絲綢之路的其中一個終點站;
Seres 即是中國人,名稱來源於『絲』的希臘文,古希臘和羅馬人認為陸路向東走到盡頭就是 Serica,是絲的原產地;但如果海路往東盡頭是 Sinae,有時譯作Sin,Thin,Thinae ,總之就是中國,所以中英聯合聲明(據稱已失效) 叫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這幅根據二世紀羅馬著名地理學家手稿抄錄出來的十五世紀地圖,右上方標示為 Serica,右方則標作 Sina,可知當時他們仍未能確認這兩個地方是同一個國家。

註四:
《漢書·地理志》
『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劯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巿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齎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燿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八月,到日南、象林界雲。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而今天地理名稱來說,都元國在越南,邑盧沒國在泰國,諶離國即暹羅古都佛統,夫甘都盧國在緬甸,黃支國已到印度南端的 Tamil Nadu邦,皮宗在印尼蘇門答臘,象林是越南峴港,已程不國是獅子國,即今之斯里蘭卡。
黃門屬少府,是為天子私用府庫搜集珍寶的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通鐵路南亞喜兼憂
航海:郵票裏的鄭和下西洋
敘利亞:戰火外的「中東之眼」處處神跡
1
北韓付不出UN會費 怪制裁阻礙資金移轉
清朝為何在鼎盛時閉關鎖國?(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