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著名的古经典:吠陀经(Vedas)
userphoto

2022.12.15 广东

关注
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译,也译为韦陀,源自英文之Wit和Wisdom,意为“智慧”,即求知宇宙人生的智慧。“韦陀,亦名吠陀,此云智识,由此生智。”Veda本来不是书面文字,而是宇宙间的声波,自存于宇宙之间。吠陀文献的总体包括《奥义书》都被奉为天启的圣典,是印度最早期的思想根本。吠陀经是宗教的知识根源和一切圣名的基础,是世上仅存最古老传统文化的活经文。吠陀经为古圣哲于甚深禅定中,直接得到启示,把这些声音记忆起来,代代口传,不见文字,从而把这些宇宙间的智慧,流传下来。吠陀经在书写之前它们是靠口传保存下来的,以保传其声音之显示。吠陀先知们就是这样,设法用口述的形式保持他们传递的知识的完整性。直至近世,才有把它们印为书籍。至于今日,人们在诵读本集时还保留着来自印度早期沿袭下来的特殊音调和节奏。吠陀经是古梵文创作的颂神诗歌,崇拜天地日月风云雷雨,以及山川庶物等自然万象,对之歌咏赞颂,这些诗歌也赞颂传统受崇拜的诸神,其实这些神大多代表自然现象。他们认为凡是祭祀神祇,禳灾祈福等事,都用《吠陀》赞颂来歌咏它,就可得到感应。
作为3千年前的梵文诗歌叙事诗,吠陀经典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宗教仪式、祭式、医术、科学、音乐舞蹈、建筑、军事天文、地理、人文、百科等知识,应有尽有。它本来就是物质宇宙的说明书。成千上万部吠陀经典的内容,都是用诗记载的,这些诗严格遵守诗歌的结构及韵律、格律的规则,而且包含各种主题的信息:从医疗、农业到对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时间概念;从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项,以及素食佳肴的食谱;从对政府组织机构的详细解释,到对兴建和装修庙宇或住房给予一流的指导:吠陀经中包含了戏剧、历史、深奥的哲学,以及有关礼仪的简单课程、军事礼节的介绍和乐器的用法。然而,在传统上来说,最重要的是:吠陀文献极为科学、详尽地解释了“个体灵魂与神的关系和从与他的各种关系而来的强烈快乐”,以及对神的奉爱。梵音吟唱除了敬神仪式吟唱,也成为冥想、集中意识的必要手段。总之,吠陀经典提供不可多得的印度人知识之源。吠陀多面相的知识,成为印度人行为准则、思考模式,吠陀经典和印度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举凡宗教典仪祭式、医学知识(Ayurveda)、音乐创造、宇宙秩序、人和自然环境…等等宗教人文科学,无不涉及,是深深地影响着后代印度人在宗教、艺术、音乐、科学、哲学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原素。
据传吠陀知识是由这个宇宙中负责创造的神大梵天,传给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叫纳茹阿达的儿子。纳茹阿达把这知识后来传至圣哲维亚萨(Vyasa,广博仙人)。最初,吠陀经是一部极长的著作。为了现代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使这知识更容易被接受,维亚萨在大约五千年前用文字将它记录下来,由OM声开始,一直汇集,并把一部吠陀经分成四部,通常的说法是“四吠陀”,也叫做四韦达。它们分别是:
(一) 《梨俱吠陀》(Rig-Veda),是颂神的赞歌。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全是歌颂大自然的诗句,也是献给诸神的赞歌。这是世界最古老的诗篇,也是最早期神圣的赞美诗,由一千十七首所组成,计一万五百八十颂,分为十卷。
(二)《娑摩吠陀》(Sama-Veda,Soma Veda),其实多是作歌咏之用的诗篇,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分为二卷。
(三)《夜柔吠陀》(Yajur-Veda),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赞歌,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其中也含有生命健康的学问。
(四) 《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是祈祷的诗歌。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不同,前者是公认的圣典,古代印度把前三吠陀视为三位一体,此则是后来附加的。
古梵文是最优雅的语言,也是印度人每天和天神祭拜仪式吟唱颂赞的语言。由于梵文被认为是神的话言,凡人不可载写,全靠口口相传,这原来口诵的经文,称为圣咒 (Mantra),经师们唱诵出来,那振波是很强很大的。直到1500年前,才有文字的记载。吠陀的不凡价值不仅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也在于长期以来传承的吠陀经和梵文吟唱的制度,透过这种制度得以让数千年的吠陀经梵文吟唱完整保留至今。由于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外国一直对吠陀经都没有太多的认识。UNESCO有鉴于此,于2003年已将吠陀吟唱列入世界无形遣产“Masterpiece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和口述的教学法(Oral traditions and expressions)及祭典节庆的仪式(Rituals and festive events)均予以保护,UNESCO借组织的力量,由更多的研发推广,协助吠陀吟唱等,利用科技化的设备,让世人了解吠陀梵文的价值。
吠陀文献还包括补充性的书籍。吠陀文献也是存有大量称为奥义书的哲学典籍的宝库,这些典籍专门阐释吠陀概念。此外,吠陀文献还包括为数众多的、以警句格言的形式阐述真理的书籍。后来还加上先人写成的许多往世书以及史诗(包含《薄伽梵歌》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也被认为应该包括在吠陀文献之列。
吠陀经的作者毗耶娑(广博仙人,Vyāsa) ,还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往世书、奥义书的作者。有人认为这个词的含义是“展开”,“广博”即是“编订者”之意。毗耶娑是著名的仙人,将最原始的吠陀经编撰出四大部。摩诃婆罗多里说广博仙人又名岛生黑仙人,因为他出生于一个岛上,而且肤色黝黑。传说他是著名的苦行者破灭仙人与一个生于鱼腹的美貌少女贞信的私生子。贞信后来嫁给俱卢国福身王,做了王后,给福身王生了两个儿子。福身王死后,两个儿子先后继位,又相继死去,无儿无女。为免绝后,贞信太后召来私生子岛生黑仙人,让他根据当时的借种生子法与他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们的遗孀(双)同房,生子传宗接代。
愿天平和,愿地宁静,愿天地之间和睦 ,愿江河为你我静默淌流 ,愿植物花卉怡人静谧,  愿未来的征兆指示安宁 ,愿完成与未竟的事业和平前行,愿你我的现在和将来祥和安定 ,愿你我承蒙上天的恩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克木评徐译《五十奥义书》
梵自我,和合成一
非子
1-2 吠陀赞歌
出家以前的悉达多
每个瑜伽修行者都应知道的5个梵文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