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企业为何要重新定位》(中)

主持人: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定位中心主任 姚荣君先生

对话嘉宾:

定位理论创始人 杰克·特劳特 先生

特劳特中国公司总经理 邓德隆 先生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 何海明先生

梦天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静渊 先生

老乡鸡集团董事长 束从轩 先生

姚荣君:昨天,老乡鸡的束总演讲时,还用一张流着血的图片来形容支付当时昂贵的咨询费,其实咨询费不贵,企业在明确定位后,接下来的一步非常重要的是要投几个亿给何海明主任,这才贵啊,何主任是中国广告学第一批博士,在这个行业领域中是泰斗级人物,并且也是北大定位中心的学员,系统的上过定位的课。何主任您怎么看定位和传播的关系?

何海明:我是北大特劳特定位的学员,听了好几次,让我们很受启发。邓老师也好,谢老师也好,都强调企业经营重心的转移,从过去的工厂、市场到现在的心智。解决好心智,就解决了企业的根本问题。当然了,刚才两位企业家也说,心智资源是由外而内的思考,并不是有了定位,对企业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而是这仅仅是个开始,知道要成为差异化,成为细分品类的领导品牌,对企业要做哪些内功,反过来有外部的力量。所以企业有了定位以后会给企业很大的压力去改善和促进。在这个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传播,这对企业非常重要,有了定位,传播就会倍增。如果没有定位的传播就是浪费。同样,有了定位不传播也是浪费。我们接触了很多企业,发现市场领导品牌并不明确,甚至没有,这时谁第一个去占领,地位就是谁的。这时企业内功很重要,明确定位,不去传播,机会就浪费掉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做传播不仅仅是消费,也是投资,让企业的发展速度更快,甚至是个捷径。这是我的理解。

姚荣君:谢谢何主任,有了定位,在央视上的价值可以提升17.9倍。去年请何主任参加这个论坛的时候,他说现在A特段应该是60%,10家里面有6家企业都在应用定位进行传播。可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知道用定位在传播中占据了最强作用。我记得,特劳特先生在书中写过一句话,一个伟大的创意不如一个一般的创意加100万美元。传播在定位当中的作用,我相信他还有更多更好的见解给我们。

杰克·特劳特:我来讲讲成本比较。正确的定位是品牌的基础,在这之前才能建立你的故事和品牌。如果你没有正确的基础,那么后面花钱建的高楼大厦也会坍塌。要看你的定位策略,这是你的基础,在此之上来建立品牌。品牌的成本很高,有培训、广告,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基础,那么大楼就无法建立。如果这样来看,为一个好的基础花的钱绝对是值得的。

姚荣君:这个问题也问两位企业家,之前我想说的是,今年选出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作为案例,也是照顾到前两年很多企业家说我们的确没有钱,资源不够,即使有了定位,也没办法传播啊,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小企业在这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邓总先答还是两位企业家先说?你们是怎么看在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定位也是传播下面的一个很好的配称,你们怎么理解它的重要性?或者在实施过程中怎么看待它?

束从轩:定位本身就是一个外部思维导向,我前面也讲到了咨询价格高等等。这个钱如果花了,接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传播。有了定位,首先是敢传播了,因为知道方向,就不怕路远,我们东拼西凑,用邓总的话说,我们即使是拿出私房钱也要做,后来我们就找了一家设计公司做设计,结果设计公司水平又太差,就反复设计一直到通过为止,之后再进行传播。我们先后也摸索了很多,例如怎么精准投放,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层次,把我们有限的传播资金用到最关键的地方。昨天我在分享的时候,大家也看到这里面也有传播的作用,所以影响还是很快的。

姚荣君:余总呢?

余静渊:我只能讲梦天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时定位确立之后,我们进行了分析。因为梦天是个20几年的企业,尽管产能和渠道两翼不齐,但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我们和对手比较,品牌心智资源明显落后。正因为这样,我们不但要快速的传播,而且还要确立好的位置去传播。所以当时一旦确立了之后,马上制片,同时和央视洽谈。要么别上,上就上央视。我们当时输给对手的就是心智资源,如果不补上它,要压制对手就是很难的。我们在4月份定位确立了之后,马上制片,因为在央视拍一个片也是很长的,而且费用很高的。当时我们就想抢占心智,慢不得。而且对手选择在更多媒体上,所以我们更要聚焦央视,梦天在这一招上抓得很准。

姚荣君:邓总呢,最了解当时的情形,可以补充一下?

邓德隆:当时余总要和我们合作的时候,还约法三章,不然给再多钱也不接。因为我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就有一个君子协定。所以我说余总每年要拿3亿出来给何主任打广告,就当打个水飘,同意吗?如果不同意,我把钱退给你,我们不合作。他说做!我说你别轻易反对,第二年会有很多人反对。果不其然,第一年后第二年大家都反对。他说邓总不行了,所有人都反对。我说协议怎么样?是否要遵守?第三年大家又反对。特劳特先生讲,一个企业家需要的是胆识,这一点非常有道理。说实话,没有余总的胆识,当时家里和经销商、企业内部都反对,除了何主任不反对。今年余总不但没减,还加了。所以我对余总讲,幸亏央视反腐败,不然就以为我拿了回扣。所以学了定位以后,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格局打开,要干大事。现在懂定位的人才,你们已经是熊猫了,是这个社会,这个全球化竞争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所以你的格局一定要大,一定要放眼全球去圈地。所以这时就不能计较用常人的眼光看事情,要和一个几千亿主导这个行业的大事比起来,3亿算什么?如果算这盘大账,那个钱就不是大钱,而是小钱。大家学了定位以后,要在操作上注意一个事情,大家不要把自己的股权当一回事。如果真正以定位去经营,是没有利润的。就是为了未来投资,做未来的成本。所以你们的股权也不要看得太重,实在筹不到钱,想不到办法(余总是从私房钱里拿出来的),那就卖股份吧,就有大把的钱站在你们门口。只要把这个态势做出来了,钱是不缺的。但是缺胸怀,不是说想所有的企业都是自己的。所以企业家要有大胸怀,进行大整合。当然企业核心是有保留的,只要确保了这一点,其他一切都可以放开。大家可以学一学马云,他最后的股权只有8%,但是不丢的是公司的掌控权。而最终的结果是他比李嘉诚还有钱,这个辩证关系就在这里,只要做了对的事情就可以。他抓了四五个强大的品牌,要打败他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掌握了之后也可以一个一个品牌去打造。加多宝就是这样,昆仑山也是这样。如果中国有几千个这样的企业,那就不得了。所以在资源面前,大家用大格局,大视野去看,那就不一样了。

邓德隆:大家千万不要有误区,觉得广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用了,这是人云亦云的说法,我从来不这样看。大家首先不要把广告和公关割裂开来,是割不开的。现在梦天一家在央视投建筑广告60%以上,这是广告还是公关?大家都传开了,他想干什么?现在已经出现这种情况,行业资源已经向余总集结。所以说它们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第二,当你有了精准的定位之后,广告就不是广告了,广告是建立定位,去巩固、加强定位,是一种销售的讯息,怎么是广告呢?这是定位之父创始人说的,他说我恰恰用广告来验证一下定位是否有效。如果大家都讨厌,信息这么满,如果还有效果,那就说明定位还有效。所以当你有了精准定位之后,我们不是广告那么简单,而是在创建一个位置,在传递一种销售讯息。这时你有钱就要多投,统统拿出来,余总把家里太太的私房钱也拿出来了。

姚荣君:您刚刚讲到的还是能拿出私房钱的人,现在很多企业没这个私房钱,拿不出来怎么办?

邓德隆:那就把自己的私房股份拿出来,是这样。特劳特先生的《22条商规》这本书相当于“降龙十八掌”,如果最后一掌没学会,前面17掌就白学了。

姚荣君:现在很多企业家把这18掌用到了互联网领域中,他们觉得自己资源不够,到互联网广告商那儿投一投似乎更划算。

邓德隆:我们有很多互联网行业客户,这个行业的成本直线上升。现在一个导流最低端要160元。现在要花对手的钱,一点就是100元,如果你想打击竞争对手,就拼命的点,这样竞争对手就倒了。我研究过小米,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比较多,我们对它有研究,他这里的花费、组织形态和投资不是一般的大,而不是江湖上传说的不花一分钱。这是美丽的谎言,我在这里给大家戳破。如果大家等着在互联网上不花钱,最后把品牌创建出来,恐怕就是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