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积证,及时消导肠胃通泰一】——食积证的特征、类型

第二十四章    食积证,及时消导肠胃通泰

由于暴饮暴食,或脾胃虚弱等所引起饮食积滞于肠胃,致使肠胃不能正常运化,而出现的消化不良这一类病证在中医上称为食积证。产生食积后,不仅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又可阻滞胃肠的气机运行,可能与气滞证一起出现;食积久滞留于患者体内,又会产生邪热或形成痰湿,从而出现食积与湿热互结的病证,所以食积证在外感病也可兼夹其他病邪而致病。

第一节    食积证的特征

食积证一般都是因为暴食暴饮、过多食用生冷食物、过度食用肥腻和甘甜的东西造成的。食积证会出现一些共同的症状:脘腹胀满、泛酸、恶心呕吐、腹泻、大便稀溏并且酸臭等。这些都是临床诊断为食积证的最主要依据。当然,还要根据患者是否在病前曾暴饮暴食,或平常饮食过度,舌苔是否厚腻、脉滑等症状来做出判断。

第二节    食积证的类型

食积证虽然是比较单纯的一种病证,但由于造成食积的原因及兼夹其他病邪的情况多种多样,食积证分为若干种证型。比如按造成食积的原因来分,可分为食滞胃肠证、牌虚食滞证等;如果按食积兼夹病其他病邪来分,可分为食滞湿热证、气滞食积证、寒凝食积证等。本节主要讨论食滞胃肠证、食滞湿热证、脾虚食滞证。
◇食滞胃肠证
由于过度饮食,食积停于胃肠而致胃肠功能失调,消化不良,这种病证中医上称为食清男肠证,也称食滞骨院证。当然食潘骨肠正并非仅仅只有消化不良这一种情况,比如多种肠道疾病号引起的食欲不振、收吐度写、度痛等都属于食酒得肠正。食潘胃肠正包括小儿或成人的消化不良症、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病江。
本证是患者由于不节制饮食,暴饮暴食,超过了胃之腐熟能力;又或者因为是饮食过度,脾胃不能运化,难以消化而停留于胃肠,气机阻滞难以运行,表现为胃肠胀痛,胃肠升降功能的失调,食物在患者体内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和排泄,于是就会发生呕吐、腹泻现象。吐泻物一般都是未消化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停滞胃肠中发酵腐烂,所以吐泻物都有一股难闻的酸臭气味。胃肠内积有食物,大大影响了脾胃运化,所以感觉不到饿,也不想饮食。

◇食滞湿热证

因为饮食停滞于人体胃肠,产生了湿热,或原本就有的湿热与之相互结合,阻塞气机运行,这种病证中医上称之为食滞湿热证。由此可见,形成本证的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不节制饮食,暴饮暴食,食积肠胃产生了湿热,从而形成食积与湿热互相结合的病证,常见于内伤杂病:另外一种是患者本就有湿热内停肠胃,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又加之食物停于胃肠不能消化而成食积,从而形成食积湿热互相结合的病证,这种一般常见于内伤杂病,也可见于外感热病,特别多见于湿热性质的外感热病,平常生活中急性胃肠炎、肠伤寒、痢疾、钩端螺旋体病等就属于此证。

◇脾虚食滞证

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而饮食内停胃肠的这种病证中医上称之为脾虚食滞证。出现本证有两种情况:一般患者由于大病、久病后,或因为脾胃气虚之人,由于饮食不慎甚至于食而难以消化,形成了虚中夹实之证;另外一种是因长期有不良饮食习惯,常常伤于饮食,造成了脾胃之气渐虚而出现本证。各种慢性消化不良、小儿营养不良、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等病都属于此证,各种急性热病的恢复期也会出现此证。脾虚食滞证因为脾胃虚弱,胃肠的消化功能减退,所以胃腹部胀满,如再进食更无力消化而致胀满严重;脾虚又加之食积于胃肠,所以食欲不振;脾虚则水谷不能吸收,所以可见大便溏薄。如脾虚严重,大便稀或有黏液;如食积严重,大便有腐臭的气味:患者全身疲倦无力,脉虚弱,是脾胃气虚的表现;舌苔白腻是脾湿的表现。综上所述,本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胃腹胀满,如多食则胀加剧,食欲不振,当然,也有可能还有其他症状,比如全身疲倦无力,大便溏薄,胸腹痞满,舌苔白腻,脉虚弱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后积食没胃口?快来试试这首方!
方剂学 79 讲
宝宝积食坏处多到你想不到,有经验的宝妈都这么做!
国医大师李乾构治泻三法:散寒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消导和中法!
消食剂之健脾消食 健脾丸 失笑丸 枳实消痞丸 葛花解酲汤
第二十七节 消食和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