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年大回顾| 原来阿尔兹海默症领域发生了不少事(淀粉样蛋白、Y染色体缺失、微生物感染……...



谈及阿尔兹海默症(AD),总有很多话要说。无论是病理研究还是药物研发,这一领域总是充满变数和坎坷,近乎99%的临床试验都以失败而惨淡收场。但是,它却是不得不攻克的堡垒。作为常见的神经性衰退疾病,AD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病因。


根据据阿尔兹海默症协会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全球共有4,400万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预计2050年病患数量估计将上涨至13,500万例。如此庞大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加快药物研发的步伐。参考医药魔方汇总的数据,目前共有超70种药物处于临床研究中,包括礼来、辉瑞、默沙东、基因泰克、百健等在内的多家制药企业都有布局该领域。


2015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启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项目,旨在2026年之前研发出能够治疗甚至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找到缓解、逆转老年痴呆症的“良方”,需要清晰其致病机理,将“火力”瞄准在正确的靶点上。2016年已经接近年中,这半年AD领域出现了哪些突破进展和发现呢?小编对其进行了汇总和盘点:


Science大逆转:阿尔兹海默症致病蛋白或许还有“正派”角色?




β-淀粉样蛋白是构成大脑老年斑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检测患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老年痴呆免疫疗法的关键靶标。然而,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却发现,这一致病蛋白能够抗菌!他们推测,β-淀粉样蛋白以“抗菌肽”的身份存在于身体内,有着防御外来入侵者的功能。


但是,很多致力于阿尔兹海默症研究的学者也纷纷对此提出否定的观点。几十年来,制药企业都将β-淀粉样蛋白作为没有任何益处、需要清除的靶标。如果这一研究成立,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改变传统思维,至少治疗AD时,β-淀粉样蛋白不需要完全被清除。(详细


美国人类遗传学:Y染色体缺失或与男性患老年痴呆有关


Y染色体缺失是男性生命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已有研究证实Y染色体缺失影响20%的80岁以上高龄男性。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简单的阿尔兹海默症风险检测发现,血细胞中Y染色体缺失的男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更大。与健康人相比,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Y染色体缺失程度更大,且Y染色体缺失可作为阿尔兹海默症发展的标志。(详细


Science子刊重新梳理: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理的“两大阵营”


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致命因子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两大阵营”: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和Tau学说。其中,β-淀粉样蛋白是患者大脑老年斑的主要组成物质,而Tau蛋白会发生过度磷酸化,引发炎症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2016年5月,一项针对10位早期AD患者开展的最新成像研究却证实:相比于Aβ,Tau蛋白沉积才是在发病初期造成记忆衰退、痴呆等症状的重要“元凶”。尽管这一证据并不能终结两大学说,但是它能够推动开展更多以Tau蛋白为靶向的学术研究,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早期AD诊断技术。(详细


Science推翻旧论:免疫细胞“蚕食”神经?阿尔兹海默症的又一致病机制


除了上述提到了两个主要致病机理,来自于波士顿儿童医院的Beth Stevens团队发现了新的潜在致病因素。他们发现,痴呆症初期,大脑中正常突触会被接收到错误信号的免疫细胞“蚕食”,从而神经信息被迫阻断,认知能力开始衰退。


虽然,大多数AD在研药物都致力于抑制、清除Aβ蛋白聚集。然而,研究团队负责人、波士顿儿童医院的Beth Stevens强调,β-淀粉样蛋白聚集而成的老年斑并不是更严重症状的直接原因,例如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特别注意的是,β-淀粉样蛋白聚集之后,小神经胶质细胞才开始“侵袭”神经结构。这意味着,只有淀粉样蛋白富集、C1q蛋白过表达都发生时,才会启动突触受损的过程。(详细


Nature:通过激活印迹细胞帮助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找回记忆


失忆是老年痴呆症典型症状之一。来自于MIT的科学家们却发现,记忆并没有失去,它们依然储存在大脑中,只是患者没有办法获取。更惊喜的是,研究者利用光遗传学人工刺激小鼠大脑中的记忆,结果表明,这些记忆在帮助之下依然可以被提取出来。尽管目前光遗传学并不能用于人类机体,但这一最近研究为开发新型疗法来逆转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的记忆缺失症状提供了新的思路。(详细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病毒、细菌感染导致阿尔兹海默症?




2016年5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旨在推进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从而在卫生保健、食品生产和环境恢复等领域有所应用。作为广泛存在与地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微小群体,微生物可能还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联。


3月8日,来自于阿尔兹海默症领域的30多位科学家、临床医生联合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期刊发表一篇社论,他们认为,微生物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后,处于潜伏期。一旦受免疫力、压力等内外界环境激活后,它们会直接损伤脑细胞或者引发继发性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所以,微生物也可以作为阿尔兹海默症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详细


Neuron:阿尔兹海默症致病蛋白PET成像,指示病情发展


目前,较为常用的诊断技术包括认知能力和精神症状评估、血液学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测等方法。围绕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的影像学评估一直是科学家研究老年痴呆症病因,以及对其进行诊疗的热门技术。其中,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可以借助放射性化学物质标记病理分子反映活体大脑内相关疾病的发展。(详细


Nature Commun:单克隆抗体结合Aβ,诊断阿尔兹海默症新模式


有数据推测,推迟五年发病,将减少三分之一的患者数量。所以,除了研究AD病因、治疗药物的同时,科学家们还在致力于对于该病诊断方法的探索,力求在其发病前、症状初期就能够发现其病灶,做到及时的防治,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


2月19日,来自于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单克隆抗体,开发出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新技术。他们以单克隆抗体取代传统指示剂,进行PET扫描成像。该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致病蛋白β-淀粉样蛋白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同时,还能够反映痴呆症病情发展情况。(详细


Science Advance:无法治愈的阿尔兹海默症,或可利用一种抗癌药物预防


目前上市的治疗药物并不能真正改善、逆转患者的症状。来自于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或能够通过一种抗癌药物——贝沙罗汀(bexarotene)——预防。贝沙罗汀是一种治疗淋巴癌的靶向药物,1999年就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应用于临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详细


Nature再质疑:又一证据直指阿尔兹海默症病变蛋白会传染?


2015年9月9日,《Nature》期刊发表一篇文章首次对阿尔兹海默症致病蛋白——β-淀粉样蛋白可能会通过脑部手术等医疗过程传染提出质疑。文章一出,学术界就展开了阿尔兹海默症致病蛋白是否会传染的讨论。


2016年1月26日,《Swiss Medical Weekly》期刊又出一篇佐证β-淀粉样蛋白伴随外科手术传播的文章,再一次将阿尔兹海默症卷入争议中。科学家们强调,两篇研究并不意味着,阿尔兹海默症会在通过正常接触而传染给医护人员或者亲朋好友。何况,现有的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证实阿尔兹海默症致病蛋白会传染。(详细


每日邮报:遏制阿尔兹海默症药物有望十年内出现!


开年之初,每日邮报发文,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表示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正处于一个乐观的时代,他们预估首个阻止阿尔兹海默症病情发展的药物将有望在未来10年内上市!目前,工作人员认为最理想的医疗方式是进行预防治疗,做到哪怕不能根治也至少能延缓疾病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详细




小编后记


正是科学家们、医药企业持之以恒的努力,让我们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了解正在一点点累积,并越来越接近攻克的终点。AD比癌症更可怕,但是关于它的研究却落后了25年。基础研究的进步为医药研发、技术诊断提供了支撑和无限动力。未来,我们将获得更多线索,终有一天我们不再迷茫。


可能感兴趣的:


阿尔茨海默症重要触发因素被发现:治愈的新希望?


PNAS:帕金森、痴呆症等神经衰退疾病如何逆转?与氨基酸代谢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熬夜有多可怕?顶级SCI:仅通宵一晚,你大脑中与痴呆相关的蛋白含量就会增加
Mol Neurodegeneration:小胶质细胞中特殊基因的缺失或会驱动阿尔兹海默病进展
脑子里真的有浆糊?抽血测tau蛋白可预测阿尔兹海默症患病风险!
又逆天了!澳洲医学家发明老年痴呆症疫苗,全球首例!再也不用爸爸妈妈们受病痛折磨啦~
好消息!老年痴呆症疫苗有望问世:同时靶向β-淀粉样蛋白和Tua蛋白
老年人的记忆被什么剥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