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熙野逸,创落墨技法,苏东坡、沈括和米芾对他赞誉有加

徐熙野逸,创落墨技法

苏东坡、沈括和米芾对他赞誉有加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徐熙,出身江南名族,终身不仕,放浪形骸于田野园圃,察花竹蔬果禽鱼草虫蝉蝶之类情状,形之于笔端。
所绘的汀花野竹、小鸟渊鱼、草木虫兽,平淡自然,妙入造化。
所作花木禽鸟,形骨轻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独创“落墨法”,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有朴素纵逸之感。
“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殊有生动之意。”见《梦溪笔谈》。

《桃花黄鹂图》


江南花鸟,始于徐家

有人评论说:黄筌神而不妙,赵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舍熙无矣。徐熙的作品在当时也被称为“江南绝笔”。
徐熙大约生于国势衰微的唐末,当时藩镇割据、战火连年。他出身于江南望族,世代是书香门第,自小生活在良好的诗书环境下,又受到江南周边花鸟画家们的影响,喜欢了诗画,尤其喜画花鸟鱼虫。他胸襟坦荡,性格洒脱不羁,不受世俗约束。他有优越的家庭背景与丰富的人脉,官宦富贵的路就摆在眼前,可他看到动荡的政局,一向清高的他故一生不肯出仕。后在开宝末年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
他经常游览山间田园,喜欢生动而有野趣的水鸟渊鱼、汀花野竹,画的都是蔬果、虫草、花竹、禽鱼等,给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所以人称“徐熙野逸”。
徐熙虽身居画院之外,但在李璟、李煜两朝仍享有盛名。
据说,南唐后主李煜不惜重金收藏其作品,并挑选其中精品装点宫殿。宋太宗看到徐熙的《石榴图》时赞叹道:“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矣!”徐熙的画风不仅为皇室所重视,也受到历代鉴藏家和评论家的推崇。米芾曾说:“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据传是徐熙所作的《雪竹图》可以印证这种近乎夸张的描写并不虚。
徐熙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影响着江南花鸟画的创作,形成南唐“徐熙画派”。这一系的画家包括唐希雅、丁谦、梅行思、钟隐、胡擢等人,而徐熙之孙徐崇嗣、徐崇矩兄弟不仅是“徐熙画派”在南唐的代表画家,也是在北宋初年扛起野逸大旗的中坚力量。

《飞禽山水图》

下笔成珍,挥毫可范

徐熙虽为一介布衣,却可以将当时已经成熟的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创了“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落墨法”。
在绘画史上,徐、黄二家的花鸟并列相称,各有特色。黄筌为宫廷画家,多写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痕。徐熙与黄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一改传统工笔重彩设色的艳丽格调,用清淡素雅的设色取而代之,同时改变了前人以世俗生活、富贵祥瑞作为创作题材的传统思路,找到了一条野逸风格之路,是绘画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徐熙独创了“落墨法”的绘画技巧,突破了以细密的单线勾勒形象的古法。这一画法,用细密的单线勾勒形象的绘画方式大大丰富了国画技法,增加了画面层次,使阴阳凹凸更加富于变化、物象和意态更加生动。他的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作品中带有一股流露潇洒的风格,所以人们称他为“徐熙野逸”。
徐熙所画的花木禽鸟,形骨轻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他的画在当时独树一帜,先用墨笔勾线,再用水墨上色,结合了工笔画和水墨画的技术,形成了一个新的画派。
同时,徐熙还是个多样性的画家,花竹、林木、蔬果、禽鸟都是他的绘画题材,他经常游览园圃,力求能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格特征。甚至连一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植物,在他的笔下也能变得栩栩如生。他的作画从不依靠师承,而是遵从自己的想法,画风独特独。

《天竺黄雀》


学穷造化,意出古今

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沈括——《梦溪笔谈》
徐熙画派在唐末五代水墨画派确立之后,创造出前人所未曾有过的新形式,成为绘画史上传统花鸟画重点由工笔设色向水墨淡彩过渡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他的画法注重表现对象的精神物质,以线条墨色为主,以设色技法为辅,并且讲究线与色的互相结合,不使色彩淹没线条,这就充分发挥了传统技法的特长。他所独创的“水淡粉”这一风格,也就是被后世所盛称的“徐体”,也就是“徐熙画派”的简称。


《雪竹图》
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以示积雪。勾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情趣。此图全用墨笔,既有线勾,也有墨色渲染,淡雅俊逸,具有清新之气。



《豆花蜻蜓图》
蜻蜓画的一丝不苟,将其生物结构形态刻画的精致细微。值得一提的是其晕染的技巧,是随着韵律节奏的需要而作的。腹部及尾部的由浅至深的墨色,靠近背脊处白粉的提勾,使得蜻蜓的刻画更加传神逼真。蜻蜓翅下的豆茎结构处理,从而增加了一种含蓄之美,体现骨法中所流露出的清秀之感,更加确立了徐熙“翎毛形骨贵清秀”的花鸟画特点。



《玉堂富贵》
牡丹、玉兰、海棠、杜鹃,枝叶花鸟,布满全幅,有一种富贵逼人的感觉。用墨笔钩出轮廓,造型生动,然后敷以彩色,给入超逸清雅之感。这种满纸点染,不留空隙的画法,显然是受了佛教艺术的影响,从中不难看出徐熙也能工精巧一体的花鸟画。


《梅花双鹤图》
结语:
宋人有评,“黄筌神而不妙,赵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舍熙无矣”。因而,徐熙又被誉为“江南绝笔”。
“落墨施彩”,正因这种墨骨,粉彩变得格外艳丽明亮,似如实物于眼前晃动。墨骨上赋彩的方法,虽借鉴于水墨山水,却比山水画中由水墨衍生出来的墨骨淡彩的“浅绛法”早先了三百多年之久。梅尧臣曾题徐熙画曰:“年久粉剥见墨踪,描写工夫始惊俗。”
落墨花下不争春,一朝鹤鸣已千古。“徐黄”两家,同生于五代,徐熙以野逸的风趣让自己遗留后世,不与“黄家”争荣贵,自留田野独赏林丛花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潇洒野逸徐熙画,一笔水墨改乾坤
Artlib线上展览 | 自然生意——元明清没骨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特殊技法-撒盐法
花鸟画特殊技法(二)*
徐熙落墨兼论《雪竹图》
此竹价重黄金百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