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元明|曹宝麟临米芾《知府帖》,附“宋四家”系列精彩临作,手机横过来看!(当代名家临摹系列篇10)

与古为徒——曹宝麟临《知府帖》

文|薛元明 

阅览

书家临摹面对琳琅满目、不可胜数的碑帖范本,需要精心加以选择。选碑帖如同选朋友,脾胃相对最好。有时会有一种可能,书家遇到某一种碑帖或某一位先贤的墨迹,感觉相遇知音,甚至有此碑帖乃为自己而生的触动,一下子找到灵感,同时也确实可以此碑帖作为最佳突破口。比如吴昌硕遇见《石鼓文》,齐白石看到《天发神谶碑》,再比如蒲华、钱沣遇到颜真卿,吴琚遭遇米芾。在当代众多学米的书家中,曹宝麟老师学米可谓独领风骚。米芾对他来讲,就是近一千年前的一位知音。

米芾《知府帖》

曹老师学米有两大与众不同之处:一是纯粹,早岁学赵孟頫,自而立之年后改弦易辙,专攻老米,得其三昧,其后虽常在“宋四家 ”中苏黄法帖盘旋,始终立足米芾。二是综合,曹老师取法米芾是全方位的,集考据、研究、取法于一身,不是单纯地针对墨迹泛泛而临,他将米芾的手札、法帖考证出前后时间,逐一排列而加以分析,米芾书风变化轨迹一目了然,嘉惠书林。针对米芾笔法的细节性、独创性有针对性地分析,辨别真伪,故而有“神探”之誉,成为当代的临学米芾、研究米芾的权威,是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正是因为在考据和研究方面具有非凡功力,在临摹上可以做到真放与精微集于一身,所临《知府帖》便可窥视一斑。

曹宝麟临   米芾《知府帖》

这件临作章法上分为三部分:中间为临帖,前后有考释、题跋,浑然一体。对照米芾原迹和临作来看,内容部分丝毫逼肖,找不到一点缺憾。笔法高度纯熟,可见对老米墨迹烂熟于胸,形神兼备,令人感叹。前后题跋为考释部分:“元祐元年宣仁高后垂帘,诏避后父遵甫讳,府字为嫌名,故须缺末笔也。故知此帖当作于改芾前六年间耳。”“本帖结字已与元祐三年之《苕溪》、《蜀素》相近,如'避、遂’之底,'游’之水旁,'为’则全同。《蜀素》之'王、为、饵’也。余定为二年。”窃以为,《知府帖》中有“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或是元祐二年去汴京东归时所作。此帖末签名形态与《苕溪诗》几同,“闻”字门部,亦与《苕溪》中“兰”字相似,皆集颜行使然。“坐、议、论”三字结体紧敛,诸多字形中起笔侧锋略具逋峭之意,明显是欧阳询的特征,这在《苕溪诗》中已较为少见。“游”字水旁之挑接近写短横的上翻笔势,与《蜀素帖》中“泛泛五湖”的“湖”字如出一辙。三部分构成完美而统一的整体,体现了曹老师的学术功力和技法功力。从中可以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采风

一是融合与选择的问题。在前文已略有提及。本质是确定个人临摹的方法。现今碑帖印刷出版极多,让人眼花缭乱,极容易浅尝辙止、浮光掠影。所以,强调抱紧一家极为重要,沉酣其间,以一家为主、多家为辅,最终练一家像一家,练一家不像一家。曹老师多年的学书经历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条是可行的。找到自己心仪的碑帖,沉下去,而后努力跳出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二是意临和实临的问题。临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不必强求一致,也不可能一致。但极力忠实原貌,无疑是一条金科玉律。忠实不是刻意、死板,意临也绝非随而便之的借口,有很多的前提条件,与书家的功力是相对应的,实质是似与不似、形似与神似的关系,但必定存在前后顺序,不可造次。米芾是书法史上罕有的天才,笔法精妙,殊有对手,必须花大力气掌握,大而化之,不要说取其精髓,甚至可能摸不到边。临摹不但要花时间,而且要做到精确,对范本要有非常精准的地把握,才能到位。

壬寅新作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三是法与意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上述问题是相关的。虽然注重极力忠实,但个人笔意总会有意无意地流落出来。学古人而似古人处谓之“法”,学古人而不似古人处,谓之“意”,法与意此消彼长,相互冲突也相互依存,有法有意,有意有法,法中有意,意中有法,时而忘之,时而记之,方得临摹之妙。从曹老师临作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临作可见“古意”,题跋可见“我意”,实质就是法度和性情的调和,法度与性情两者缺一不可,最好是法度中有性情,性情中有法度,最终在“有我”和“无我”之间的转换驾轻就熟,得自在之境。

四是文化修养和技术功力问题。这是时下经常会讨论一个问题。单纯地只有功力,只能是书匠,单纯只有修养,也只会是刻鹤图龙。目前一些名人、名家确实很有才华和修养,但没有足够的功力,无法支撑自己走下去,通常定位是性情字,实质上是掩盖缺陷。修养和技法缺一不可。曹老师集文化功力和技法功力于一身,可以作为一个个案来看。

临米芾跋《欧阳修集古录》,跋《蔡襄赐御书诗卷》

对比原作和临临之间的差异,米芾的潇洒放浪变成了曹老师笔下的严谨和理性。曹老师本人的定位就是学者字,不期而然的严谨风范,有一种学者风度。所以说,临摹时虽极力写像,个人气质总会自然流露。只不过,当个人功力不济时,会将一些习气带入,使整体上的品格降低,当功力积累足够时,即便有个人习惯显露,但不会有病笔,故而可出现“似而不似”的状况。

回到临作本身来看,一尘不染,毫无瑕疵,虽说有学者理性,何尝不是一种性情?在我看来,曹老师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也是一种“洁癖”。所以说,绝对和老米称得上是知音了。

我对曹老师的关注并非仅仅局限于他研究米芾本身,更主要是他的临摹宗旨、态度和方法,我也是一个极度信奉临摹至上的“临摹主义者”。

临米芾《戏成诗帖》

临苏轼《一夜帖》



临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临米芾《知府帖》



临米芾《新恩帖》



临米芾《箧中帖》



临黄庭坚《南康帖》



临黄庭坚《苦笋帖》



临蔡襄《安道帖》



临欧阳询《张翰帖》



壬寅新作  卢照邻《长安古意》




薛元明, 艺术批评家,专栏作家。 

提倡原创

转发即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家临课 | 与古为徒 如对知音——曹宝麟临米芾《知府帖》
经典碑帖:米芾《知府帖》
在宋四家中米芾书法功力最为深厚: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他与米芾齐名,深得晋唐法度 可惜被世人遗...
经典 | 宋 · 薛绍彭《危涂帖》(高清版)
宋代 薛绍彭 行书《危涂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