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佛山日报】水激石则鸣 人激志则宏:画家张际才的山水情怀

张际才  牧归  2006年  68cmx68cm

传统中国画讲究“气韵”之说,六朝南齐人物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在“六法”中,首推“气韵生动”。可见中国山水画作是传统文人气质的传神精髓,在画中游山玩水,在画中品读闲适生活。此刻品读画家张际才的山水世界,仿佛画里充满了灵动之美,云的飘渺与山的俊秀完美融合,让人沉醉不已。

张际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十分善于吸收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绘画技法,特别是传承了岭南画派“折衷中外”的创新精神,经过几十年渐修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原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对其执着的艺术追求深为赞赏,并题词赞赏:“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张际才 南海水乡写生  2014年  46cm×30cm

与岭南大家的结缘

张际才,1940年出生于江西南康,现居住佛山。早年从事美术教育和群众文化工作,在赣南山区潜心写生十余载,后专攻山水画创作,曾得到关山月、黎雄才、刘勃舒等大师教诲,风格日臻成熟。

在笔者看来,他的艺术道路对比学院派人士甚是曲折、艰辛,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从小生长在赣南山区,经历苦难生活的他更加奋发进取,早年在县文化馆辅导群众美术,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心爱的画笔,画家乡的山水,没有停止往国画艺术高峰的攀登,直至40岁,在省内已是小有名气、1980年代,已是赣南画院画师的他,还和启蒙老师去广州拜关山月、黎雄才等山水名家为师。

早年速写之一

“关山月、黎雄才的工作室在广州美院,面积并不大,与现在很多画家画室相比倒是显得简陋,我记得黎雄才教我画松时说:别看松叶很多,但你也要一笔一笔地画,每一片松叶都要体现力量感,这样画出的松才有'精神气’……”

受到二位大家的指导和影响,张际才更加坚定了山水画的创作之路,他一有时间便扎到大山写生,速写生本至今还存下十几本,“有时,我还会翻出来看看,这些都是我创作的源泉,每当看到它们,就会激发我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

张际才 山居图 1987年  42cm x62cm

艺海中寻梦

上世纪90年代未,本该在家享清福的张际才做了一个惊人决定:孤身一人闯北京,“北京是中国书画底蕴最深厚的地方,我要去那里开阔眼界,再提高自己,并凭自己的实力,来证明我的山水画艺术价值……”刚到北京时,有二件事使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一是他去拜访江西籍书画名家、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请刘院长点评自己的作品。当看到张际才的画后,刘勃舒非常惊讶,赞道:“没有读过一天美院,有这样的水平很难得!我给你题个词,你拿去用;坚持自己的路,必有所成!”老先生的话给了张际才极大的鼓励。

张际才  岭南人家  2010年  136cm x 68cm

二是他第一次把二幅画挂在琉璃厂一家画廊代为展示,著名画家、中央美院贾又福教授一次遇然的机会看到了他的画,十分喜欢,并特意给他打了电话,对他的创作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于张际才而言,这是无比的兴奋和激励,“自己的画在没有任何人推荐下,便在北京市场上被人迅速认可。”

在北京十多年时间,张际才又结识了张仃、陈大章、阿老、刘大为等名家,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视野,吸取各家各派之长,技法愈加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央机关康乐文化指导中心等机构聘请他为特约教师和专家,教育部聘请他为西部教育艺术顾问,作品《岁月》获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办的“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书画展一等奖,曾随中国美协代表团参加中泰艺术交流活动。2013年应邀为中国书店出版社编撰《怎样画写意山水》教学图书。

2008年3月1日,参加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大展(北京军博)

今年(2014年 编者注)3月,在佛山朋友的盛情邀请下,这位一直对岭南山水充满感情的画家,毅然将工作室搬到佛山南海,工作室就安置在千灯湖泮,环境优美安静,画家非常喜欢。

从赣南到广州,从北京到佛山,苦苦求索,不断求新求变,张际才的中国写意山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走过大江南北,我还是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是南方山水的风韵,特别是赣南和岭南的山水,秀丽清新,气息浓郁滋润,笔墨清幽萧雅;而北方山水的高山峻岭,气势雄壮,也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张际才笔下的山是岭南的山、赣南的山,那山厚重苍润,氤氲环绕,白云飘渺,鸣泉飞瀑,还有那客家围屋、吊脚楼下等景色,一看这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南方山乡图。他的几幅代表作:《古镇三月》、《雨后山色清》、《赣乡情》等,都体现了其创作特色。

张际才 古镇三月  2005年  68cmx68cm

山水间体现南方意境

张际才通过长期观察、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绘画语言,他用叉笔散点皴法,表现南方山林的郁郁葱葱、林海茫茫更是得心应手,他的这种皴法繁而不乱,密中见疏,淡浓相宜,特别是其泼墨法,使画面笔墨浓重而通透。

观张际才的山水画,有一种鲜明的南方意境——湿润而充满勃勃生机,沉着而不失空灵,空灵而不失沉稳,这是一种意境、气韵的空灵,是中国画特有的疏可走马的空,是岭南特有的生机勃勃的灵。

张际才  大山深处  2008年  68cm x 136cm

泥古守成或大胆创新是衡量一位艺术家生命力的重要标准,而创新正是张际才拥有的重要品质。其作品《赣南秋色》,从一个侧面说明其艺术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勇于超越自我的过程,他的画能将抽象的笔意与具象轻灵的山水树林共冶一炉,将岭南山水的浓郁、灵秀转化为艺术的灵气,使岭南的景致别开生面,画中漫山红叶,鲜亮无比,与关山月《红梅图》般,让人记忆犹新;他的画忠于南方精神,又超越了南方笔墨,既继承了传统岭南画派的写意精神,又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创造出了现代岭南山水画的新意境。

张际才  赣南秋色  2004年  180cm x 97cm

张际才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笔墨,画出了岭南山水的灵性。艺术是从生活中来,这个农民的儿子、从大山中走来的山水画家,他是看着山长大的,是大山抚育了他,给了他艺术的灵感,获得了创作的源泉,由于他对故乡山山水水有着深厚感情、深刻理解,激发了他一次次用笔墨去挥写心中的那个“山水故乡”。

曾经有一位台湾退役老军人,因为看到他作品,激起强烈的回乡之旅。一位企业家说,看到画中坚韧生长的山间藤树,联想到企业发展,初期艰辛,十多年里适应万变不息的市场,坚韧而不倒……

原文载/2014年5月24日《佛山日报》 
记者/束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山水画家——张际才
水激石则鸣—读张际才的山水画
专访:岭南画派的新典范
名家张际才的岭南山水意象
张际才红色山水长卷《风景这边独好》赏析
张晓文|水墨之境-2023年度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