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昌硕大师的荷塘系列
2017-07-10

摘要:盛夏之际,我们特为读者制作了“大师的荷塘系列”欣赏栏目,介绍近当代十位写意画大师的荷花作品。他们代表了近当代写意荷花的最高水平。本期介绍的是十位(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汪慎生、李苦禅、吴湖帆、陆抑非、王雪涛、张立辰)中的第一位——吴昌硕。大家如果想看到更多作品图片可关注我们的“蓝天文艺沙龙”微信公众号。

吴昌硕在绘画上可谓大器晚成,是近代大写意花鸟画里程碑式的人物,他集诗、书、画、印于一炉,是真正诗书画印四艺皆高的第一位全才,被评价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还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他的老师任伯年及另两位画家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更是近代文人画当之无愧、首屈一指的大家。然而,他的文人画风与其他文人画有着本质的不同,徐青藤、八大、陈淳以文入画,或亦文亦画;而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同时亦具诗书涵养,自然带有朴厚苍浑的气质,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苦铁(吴昌硕的号)写气不写形。”从这个角度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他的绘画作品了。

吴昌硕绘画的大器晚成是因他学画的时间非常晚,他自言“五十学画”,实际经查证他是在45岁开始学画的。也恰恰是他学画较晚,他学画前已经完全完成了他绘画所需一切学养和积淀。他(1844年)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其祖上在明中叶曾“父子叔侄”一门同出四进士,故此,他的诗书自承家学。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自此,走上了金石之路,其间多年战乱流亡仍勤勉不辍。同治四年(1865年),中秀才。同治八年(1869年),赴杭州,就学于诂经精舍,从名儒俞樾习小学及辞章。编成《朴巢印存》。实际,他成就最早的是金石,其次是书法,而后是诗文,最后是绘画。他的学画之路纯属偶然,他要不是到了上海与任伯年认识成为好友就不会有他后来成为画家的可能了。他与任伯年本是朋友关系,可他突发奇想提出让任伯年教他画画,当时两人谁都没多想,任伯年随意给他演示了画竹和画梅花,让他回去画着玩玩,谁会想到吴昌硕不知哪来的兴致没两天画了一堆,拿给任伯年看。任伯年一看,竹子大概还有个形,能认得出来,梅花画的臃肿不堪,实在没法看。可吴昌硕终归是很认真,任伯年针对他自身金石书法的优势鼓励他:梅花用你的大篆用笔,梅干用你的草书用笔,回家再画画。任伯年本以为就算了,没想到吴昌硕没听出任伯年是应付式的鼓励。没过两天,吴昌硕又抱来一堆。这回任伯年看了吓一跳,任伯年直接告诉吴昌硕将来你会比我还要强。这次任伯年说的是真话,看到了他金石书法的潜能,从此,吴昌硕就跟任伯年学画,听任伯年讲画理,称任伯年为先生了。

有一次,胡公寿见到吴昌硕说“君的嗜画似乎太迟了?”任伯年在座即说:“胸中有才华,笔底有气韵,迟些又有什么关系?”杨见山也跟着说:“画不从画出,而造诣在诗文金石,积水厚力,能负大舟,是知参上乘禅的。”大家都没看错吴昌硕的潜能,同时,也告诉了学画者,功夫的确在画外。

“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吴昌硕这句名言更告诉了大家,绘画不仅要全方位修养,更要创新求变、贵能触类旁通,对古人一定是借鉴,绝不是死守古人的成法。

好了,我们还是欣赏下吴昌硕笔下的荷花,体会他金石入画的苍浑笔墨和淋漓奔放的雄浑气势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角论画:金农
吴昌硕水墨荷花,气势豪纵,恣意挥洒 。
他不仅是国画大师,还是一个痴情种,为纪念妻子画近万幅梅花
青铜器全形拓加写意花卉,这就是金石味
美物计|他前半生躲避战火,奔波逃命,“幸存”下来后竟成了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画坛清末民初海派领袖——吴昌硕掠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