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前的天真烂漫,让我们 “简”而言之

喜欢看剧的亲们都知道,

在纸发明之前,

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

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了,

而经过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就称为“简牍”,

jiǎn

但其实“简”和“牍”是不同的概念。

实物长这样子

窄为简宽为牍

而爱取名的古人还根据简牍的不同形制,

将其称为 “觚”、“檄”、“笺”、“札”、“牍”等。

看着可能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且听大大细细道来。

觚[gū]

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

操觚,就是拿着木板写字,也就是写文章了。

觚通行于战国至魏晋,

唐颜师古注《急就篇》云:

“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

削木为之,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

尼雅汉简 “幸毋相忘”——一封两千年前的情书

那么问题来了,简牍上都 “书”些什么呢?

主要有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等。

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也有别,

如军事的文书叫“檄”;

用于告示者称之“榜”;

tips:

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

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

——这便是信封的起源。

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

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

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

使用的粘土叫“封泥”。

再来说说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尺牍”,

顾名思义就是长一尺的木牍。

它常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

也因此成为信件的代称。

还有一种短小的简牍叫“笺”,

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

它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之用。

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

现代书籍的一页,

在古代的书籍中有个相似的单位——简。

一枚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

较长的文章所用的竹简较多,

须按顺序编号、排齐,

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

叫做“策”或者“册”。

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

一“篇”可能含有数“册”。

接下来让咱们看看下面这尊秦文官俑腰间的小道具,

秦文官俑

这是刀和磨刀石,

难道秦文官还兼职屠夫的工作?

nonono,

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

《汉书》:“削,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

这套装备可是秦代文官标配用品,

而简牍上的文字则是用柔软的毛笔书写的。

关于字体,

先秦的简牍,多用古文、篆文,

秦始皇统一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

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郭店楚墓竹简

书体是先秦时代的“科斗文”与“古文篆书”

用笔清劲圆美,秀润婉转。是楚系墨迹中惟一可以揭示虫书秘奥的作品。

战国早期 信阳市长台关楚简

书体为楚系古文

字势开阔,结体匀停方扁,用笔圆曲流畅,横画收锋每每向下回曲,书风疏宕抚媚。

居延汉简

书体基本上为隶书章草

有的字形工整,结体严谨;有的轻灵飘逸,烂漫多姿;有的敦厚朴茂,端庄古雅。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

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

直到东晋末年,

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

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因此,简牍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

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

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怎么样,

是不是被我们伟大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了呢~

让我们再次为他们疯狂打cal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书法》:银雀山汉简特辑
小篆之祖秦朝·李斯的书法作品欣赏
夸张怪异的汉代简牍书法
寻·迹丨拿在手心的“简牍”
刘绍刚 | 简牍帛书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笔记(一)、(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