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画院的“西湖情”

从中国绘画历史看,宋代绘画承接于五代时南唐和后蜀两地的宫廷画师,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还是书法都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彪炳千秋。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生活空前活跃使得市民阶层对绘画的需求量明显增长,加之宋代帝皇对艺术活动赞助的热爱,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都各成体系,因而构成宋代绘画空前繁荣的面貌。

《溪山清远图卷》(局部)南宋 夏珪作

西子湖畔的皇家画院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南宋王朝迁都杭州,筑宫城于凤凰山东麓。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城东新门外(今杭州望江门内)复建了南宋画院,成为杭州绘画活动的中心。

随之而来的画院画师们云集西湖、傍湖而居。江南湿润的气候经常形成烟雨迷蒙的景致,建筑掩映在湖山之间,达到高度的和谐,这些皇家画师日日徜徉于西湖山水之间,西湖俨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缪斯”。他们以精湛的画艺描绘了居住在江南的南宋君民们冶游、访友、踏春、观潮等闲适生活的画面。

《西湖春晓图》 南宋 陈清波作

起初,南宋画院中的大部分画家是从北宋画院南下的,这些人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发展至后期,临安籍的画家不断加入,如刘松年、马远、夏珪、马和之等,形成了南北画家相互交流影响的局面。尤以“南宋四大家”为代表(南宋四大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亦称“南宋四家”),产生了以李唐为首的具有独创精神的、洒脱的、简练的水墨苍劲派山水,从北宋法度严谨和深厚的复古气氛中解脱出来,创立了题材、构图、笔墨均迥异于北宋山水画风格的院体山水画,风格去繁就简,变雄健为典雅。

《万壑松风图》 南宋 李唐作

绘画风格的变革不仅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使然,更有主流人物和时代环境的影响,既体现了画家在对待艺术与政治关系上的独特表现方式,又体现了地域变迁以及南宋人追求安逸、重视内省的心境。

《秋窗读易图》 南宋 刘松年作

南宋“院体”山水画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代名词,广受西方与日本人所青睐,占据着中国画史上的绝顶风光,对后世影响深远。

南宋画院与“西湖十景”之名

在南宋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成熟期与鼎盛期,“西湖十景”可谓是当时最重要的景观设计作品,它受北宋中国山水美学的理论影响,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理想,也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画、景在审美和哲学层面上的有机结合。

“西湖十景”即是重要的山水画母题,以南宋画院画家为主体的突出表现,造就了西湖山水图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期。最早提及“西湖十景”的《方舆胜览》记载:“近者画家称湖光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落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西湖三塔。”究其源始,世人认为是南宋画院的画家马远、马麟、陈清波等人收集、提炼、总结了“十景”,他们因景作画,因画题景,开了园林题名点景风气之先,也间接促成了西湖文化的传播,使西湖成为无数人憧憬之地。

《秋江渔隐图》 南宋 马远作

这其中南宋画院待诏(宋代画院职衔设有“待诏”、“艺学”、“祗候”、“学生”等)马远最为著名,传说“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等题名都为马远所拟,可见他对西湖的钟爱。在马远的作品中,时有这样的景致: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远山;在堤岸边娇俏柔美的垂柳;还有浮在水面的扁舟……大片的留白是涟漪微动的湖面,也是观者的想象空间。正是他简明扼要地描绘出现实景物的特点, 构图巧妙,讲究意境的创造,因而被人称为“马一角”。有人把马远的这种“边角之景”,说成是南宋偏安的“残山剩水”的反映。现存马远描绘西湖沿岸美景的作品有《西湖观梅图》、《华灯侍宴图》等。

马氏一门,前后五代人都供职于宋代画院。马远之子马麟,画院祗候,曾画绢本《西湖十景图》,现流传之作《荷香清夏图卷》也是今天的杭州人看了就会心生亲切的画面,再现了西湖夏日朝气蓬勃的盛景。

《荷香清夏图卷》(局部) 南宋 马麟作

流传至今的南宋画院艺术遗产

南宋画院作为皇家的艺术机构,在杭州存在了100多年,有姓名可考的画家有120多人,佳作如云。这些作品,历经天灾人祸,大凡留存下来的,都被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

这些画家用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对西湖的热爱,为我们描绘了南宋时的杭州与西湖情景,表达了他们在朝廷偏安杭州时复杂的感情世界,也给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给杭州和西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在现存的南宋画院画家描绘西湖的作品中,至今保存的尚有夏珪的《西湖留亭图》、《西湖柳艇图》,李嵩的《西湖图》,陈清波的《西湖春晓图》和马和之的《柳堤待渡图》等,都是画院画家对当时西湖的精心写照。

《西湖图》 南宋 李嵩作

李嵩的《西湖图》比较完整,是现存宋代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描绘西湖全景的作品,这幅《西湖图》是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西湖柳艇图》 南宋 夏珪作

夏珪为临安籍画家,世居钱塘,因而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如著名的《西湖柳艇图》,以美妙的笔墨,真实地反映了南宋西湖的胜景,画面生动而有变化,充分反映了湖上春意葱茏的自然美和游人流连忘返的生活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景山水图卷》春:踏青,春花烂漫,杨柳葱翠

《四景山水图卷》夏:纳凉,夏木浓荫,碧荷点点

《四景山水图卷》秋:观山,秋高气爽,霜叶尽染

《四景山水图卷》冬:赏雪,山裹银装,万籁俱寂

《四景山水图卷》 南宋 刘松年作

刘松年是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时的宫廷画家,《四景山水图卷》是其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描绘出了他所熟识的西湖一带士大夫阶层的庭院风光,而且把远山、湖水及堤、桥、树、石和建筑物巧妙而合理地组成一个富有鲜明季节特征的景色,此卷图画分为四段,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山水画的诗意格调
秀色于今尚可餐:由《四景山水图》论宋画历史地位
晓涵畫苑| ​ 宋 · 马远《宋帝命题册》(二)
艺术欣赏 南渡与南宋画风流变
宋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的黄金时代
神奇精妙名过于师,南宋四大家刘松年,小景山水笔精墨妙青绿兼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