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摹经典 垂范后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摹经典垂范后世

作者:王德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01期

文选》卷三五“册”类仅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一篇。许慎《说文解字》云:“册,符命也。诸侯受命于王,象其礼,一长一短,中有二编。”“册”与“策”通,蔡邕《独断》就用“策”。蔡邕在论及汉之“命”体四类之一“策书”时说:“策书:策者,简也。《礼》曰:…不满百文,不书于策。‟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其文一长一短两编,下附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曰。以命诸侯王三公。其诸侯王三公之薨于位者,亦以策书诔证其行而赐之,如诸侯之策。三公以罪免,亦赐策,文体如上策而隶书。以一尺木两行,唯此为异者也。”较为详细地描述了策书的特点。首先策书与其他三类(制书、诏书及戒书)不同的是它的物质形态,即书之于竹简,而且对竹简的长短及书体都作了交代。其次,他与许慎都对策书的功能作了相同的说明,即策书是天子策诰诸侯三公的诏书。形式上,开头是“起年月日,称皇帝曰”。以此衡诸潘勖册文,潘文开头却用“制诏”,与《独断》说明的“制书”开头一致。蔡邕《独断》曰:“制诏:制者,王者之言必为法制也。诏,犹告也。告,教也。三代无其文,秦汉有也。”制诏更具有法令的意味。这也说明蔡邕《独断》与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提到的重要的四类下行公文,在实际创作上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而是有互相借用的现象。

从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更多的是以“九锡文”的称谓,呈现其在文体上的意义与地位。那么什么是“九锡”呢?锡者,赐也。简言之就是天子赐给殊勋重臣的九类物品,所赐臣子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从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的形式来看,权臣受了九锡后,接下来就是其本人或其子嗣禅代,用禅让的方式取得前朝天子的地位,建立新朝。因而赐予九锡往往是朝代鼎革的前奏,其政治色彩是非常明显的。有关作者潘勖的史料,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文章志》,潘勖字元茂,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作家潘岳的叔父,潘尼的祖父。汉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才敏兼通,明习旧事。建安二十年,迁东海相。未发,留拜尚书左丞。其年病卒,时年五十余。他与活跃在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的王象、卫觊,并以文章著称当世。潘勖此文是代汉献帝之作,以汉献帝之口封曹操为魏公并赐九锡的诏书。

《三国志·魏帝纪》记载,此文作于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文章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述曹操武功,给曹操赐土封公;二是赐曹操九锡,以示其在朝中位极人臣的地位。文章开篇一段,汉献帝谦逊地表达了处于董卓胁持下,作为天子却无力安定天下的处境以及对汉家统绪摇摇欲坠的忧虑;曹操应时而出,使得汉祚得以延续,自身得以依赖,并认为这是天意的安排。此段开场白,是下文述功、封公赐土的政治背景。接下来,文章按时间顺序,列举了自董卓之乱(汉献帝永汉元年,189)到建安十八年(213)二十四年间,曹操取得的十一项重要的武功:其一,首起义兵,讨伐董卓,表现出对汉室的忠心。其二,率兵进击重创黄巾起义军。其三,迎奉天子,迁都许昌。其四,东征讨伐淮南称帝的袁术。其五,杀吕布、眭固,使张绣归顺。其六,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其七,曹操灭袁谭、高干,黑山军张燕率其众十余万降曹,东征海贼管承等。其八,北征三郡乌丸及逃至乌丸的袁绍子袁尚。其九,南征刘表,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要汉献帝给他加九锡,九锡究竟是什么玩意?
在三国前期,为什么只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了呢?
三国曹操生前两大谜团 难倒了国人上千年
权臣篡位前为什么总要“加九锡”?
细思恐极:诸葛亮的真实身份竟是汉献帝!
我若是曹操也会杀掉孔融,书生不可太张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