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四大才子”之文徵明

艺术博物馆 | 美术展览 | 文创 | 公共教育 | 综合服务

文徵明(1470-1559),

初名璧,字徵明,

后更字征仲,号停云,

因祖籍衡山而别号衡山居士,

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

文徵明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明中后期,他的名气极大,称“文笔遍天下”。

中年后,他曾以岁贡生诣吏部试,

授翰林院待诏,故也称文待诏。

对!上边说的都是我呐~

文征明老年画像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

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

均以不合时好而未得功名,

在54岁时被召进京授翰林待诏,

官居四年后辞归,自此不再求仕进,

专心致力于书画诗文达30余年,

直至90岁去世。

其书,画,诗,文无一不精,

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四绝”全才之一,

是文人画在明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尤其到了晚年,声望极高。

这么优秀当然又是我了!就是这么酷炫~

GIF

在绘画上文徵明受

赵孟頫“画贵有古意”的影响。

其子所撰《先君行略》中记:

“(先君)性善画,然不肯规规摹拟,

遇古人妙迹,惟观其意,

而心师有诣,辄神会意解,

至穷微造妙处,天真烂漫,不减古人。”

来来,一起到我的山中茶室喝个茶。

文徵明《品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的绘画有水墨与设色、

粗笔与细笔、浅绛与青绿等多种面貌,

反映出文氏多方面的修养与技法上的娴熟。

粗笔有沈周淳朴温厚之风,

他以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纵肆的气势。

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

但其更长于用细笔技法创造出优雅闲静的意境。

“粗文细沈”是书画鉴赏家因沈周的细笔画,

与文徵明的粗笔画极为少见的习惯称呼。

明 文徵明 溪桥策杖图 纸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溪桥策杖图》和《枯木幽篁图》,

是墨笔粗文的代表作品,

用笔厚重洒脱,运笔有度,

又不拘束,和他的细笔很是不同。

“精工”、“精致”、“秀润”、“细润”,

这不仅是文徵明的美学思想,

而且反映了明朝初期的审美趣味到明朝中叶的转变。

《枯木疏篁图》轴 明 文徵明绘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在文徵明一生大量的作品中,

细笔画占了很大的比例

细笔山水也最能代表文氏的山水画风格。

他虽然师从沈周

却未受沈周雄强粗狂的画风所影响,

反而偏爱秀丽、细润一路的山水

文氏的这种独特的审美与鲜明的艺术追求,

使得画面平和温厚,用笔刚柔有度,

达到了笔墨与意境的和谐之美。

浒溪草堂常常去玩!把朋友都写进画里~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纸本》 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惠山茶会图卷》细笔法青绿山水

是文氏中年时期的作品,

内容为典型的“煮茶会友”题材

图中描绘的是江南清灵的丘壑松荫,

数株高大的奇松中间一文士由山林深处缓缓走下,

不时与随从对话,另一小童携琴走在前边。

画左一文士向井庭侧面友人拱手作揖,

井旁坐二人,一似正专于吟诗,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局部

另一则侧身于井边观泉。

小青绿山水,先以水墨为骨,

敷施青绿色,但色不掩墨。

用墨和以石青、石绿、赭石,

使得画面更加清润、雅丽、明净。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局部

文徵明受儒、释、道思想尤其是东晋玄学的影响,

致力于画中意境的追求,

作品既温厚平和又超脱宁静,

整幅画洋溢着一种天籁般的澹雅之美。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 明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与山水画相比,文徵明的人物画极为少见。

《湘君湘夫人图》是其人物画极其珍贵的代表作,

其中人物神情、造型、衣饰等都崇尚“古意”

他更多的是精彩的悠然畅游于山水中的点景人物。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局部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局部

花鸟画则更多以兰竹为题材,

常常以浓墨画竹,淡墨画兰和石,

夹以荆棘与杂树,浓淡深浅,

相互和谐、雅静。

文徵明 幽兰

在书法上,文徵明行书早年学写苏东坡,

后受其岳父李应祯的影响,

学宋元的笔法较多,

尤其是赵孟頫的书法。

其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劲健。

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中称赞文徵明小楷:

“(文)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

《乐毅论》皆带行笔,

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

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

在本朝文徵仲先生始极意结构、

疏密匀称、位置适宜。

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

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

文徵明–小楷跋万岁通天帖(局部)

《秦祖永七家印跋·蒋仁跋》中:

“古之兼工书画者,摩诘外,

而坡仙,米颠及赵吴兴,董华亭尤也。

而吴中则莫如待诏文衡山先生。”

作为修养全面的画家,

文徵明一生创作的诗歌约三千首,

另外还有词作。

他的诗词如其书画一样,

秀润而工整典雅。

文徵明毕生非常勤奋刻苦

自青年至老年,每日临习书法,

背诵古文,作为自己的功课。

堪称中国绘画史上最为勤奋的画家之一。

文徵明行书诗卷《游虎丘》苏州市博物馆藏

在绘画史上,

文徵明是真正将“吴门画派”发扬光大的人。

他的影响在明中、后期达到顶峰,远至清初。

文徵明一家,后代的诸弟子中出成就者很多,

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

均是当时知名的画家。

明代的另一画坛集大成者董其昌,

受文徵明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在笔墨形式趣味的追求。

而董其昌又影响了清初的“四王”及其追随者,

(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另一个绘画高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拴马桩”系列文创

“拴马桩”杯垫

以关中拴马桩为原型进行的再创作

搭配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等

西安特色地标建筑

共同构成整体图案

陶瓷材质,软木底座

色彩鲜艳浓烈

代表了关中地区热情如火

自信乐达的文化色彩。

拴住好运、拴住财运、

拴住一切幸运

亮宝长安,精彩不断,

敬请期待更多有意思的文创产品!

亮宝楼·文创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怎样才能拴住男人的心
文徵明长寿的秘密
吴门四大家的绘画
【国画园地】张骥:以真马为师,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拴马桩耳”?真的是天生福气相吗
马桩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