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画有一棵枯树,树下一只兔树上两只鸟,放大10倍后专家却傻眼

此画有一棵枯树,树下一只兔树上两只鸟,放大10倍后专家却傻眼

文/婉清

国画虽然是独特,但如今的国画大师已然失去了原来的风味,尤其是一些兼容西方写实的画家之作,看去已然失去了国画之趣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是讲究写意,以意传神而不是以形传神。齐白石大师曾说过,作画最妙的时候应该是“似与不似间”。

是的,国画太过相似为媚俗,但若不似就是欺世。其实遍观古今的一些国画大师名作,都可看出并很相似,而是胜在意境。比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墨色极淡,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了浓墨,但整幅画的韵味却极足,虽然黄公望也具象,但却是极简中具象,意境也还很浓。黄公望代表的是元朝国画,而历史上还有宋画同样可与其比拟。

比如今天要说的这幅画就为宋画,此画大体看有一棵枯树,而树下有一只回首的野兔,树上空有2只鸟,仔细看是正在示威的喜鹊。但这幅画作者在之前一直是个迷,不过后来专家在放大10倍后却傻眼了,因为在枯树树枝上赫然藏着一列字,写着“嘉祐辛丑年崔白笔”。

这字如果不放大还真瞧不出来,而这点也是宋代所流行的。同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幅北宋范宽所作的《溪山行旅图》,也是将名字藏了起来。在《溪山行旅图》中,范宽将自己的名字藏在了枝叶中,整幅画为山水,山林枝繁叶茂,但在整幅画来看,就显得格外渺小了,不放大还真会遗漏,不得不说难怪专家要对画作放大了,宋人作画有新意!

放大看了《双喜图》,我们才知道作者是崔白。崔白是宋神宗时期的著名画家,在无前人画稿借鉴之时却依靠着超强的观察力,创就了新的发展方向。崔白笔下的花木鸟兽活灵活现,不再是一种装饰图案。不仅如此,他笔下的山水人物、佛道鬼神都精妙绝伦。而遍数其长项,还属雀、蝉、鹅这三样最为精绝,是继黄筌画派后的新力量,在北宋画坛备受尊崇。

而这幅画可以说就是崔白的代表作,被命名为《双喜图》,现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此画大约有193公分高,宽度有100公分,算是巨幅。画面虽然简单,但却极有故事和趣味性,而它为何能成故宫珍宝就在于此。前面说过喜鹊示威兔子回首,一则是因为兔子知道喜鹊无威胁,而喜鹊却是因为兔子闯入领地才示威。这一场面被崔白很好的体现出来,而且极具动感,不论是动物本身,还是竹草等背景均有活力。这一场景展现了冬日的萧瑟寒凝,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

婉清观点:其实这宋画就像诗词中的藏头诗,只有仔细观看才能觉其中奥妙,诗人有乐趣,画家也是极有乐趣的。宋代国画可以说是一个巅峰期,从这些画家作画藏名就可看出,他们是真实喜爱以此为乐的,大家说呢?

参考文献:《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北宋:崔白·双喜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侵犯版权问题,请联系原创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国画桃的表现技法
这次的枯树像树了吧#国画 #教学 #枯树
看完此画三日不读画【组图】
将倪云林当精神支柱的崔子忠,不以画谋生只与国同亡,就是倔强!
看完此画三日不读画
【国画】看完此画三日不读画【美得让人陶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