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养指南

最近在看《家庭教育》这本书。

人民教育家陶行之这样评论: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是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作。作者陈鹤琴1914年毕业于清华,后留学美国,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后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道路。

我翻了一下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每一章又有不同的原则,大体围绕小孩从吃喝拉撒、睡眠、健康和生病,以及行为习惯、游戏、独立性等各个角度、均有涉及,可谓是一本指导家长朋友们的育儿指南,书中的内容形式上偏向西方教育类书籍,每一原则下有具体的举例,其中以作者儿子为样本居多,增加说服力和实操性,通俗易懂、娓娓道来的文风就如同一位长辈一样站在你面前,让你心悦诚的接受他的思想洗礼。

在本书里得知,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一天要哭好多回,从起床不愿穿衣服、不愿洗脸、不愿刷牙到吃饭哭、换尿布要哭,一天下来哭得大人心疲力竭,能够像作者这样教育孩子的方法,倘若家长学一些过去,那么孩子可以省掉好多眼泪。

同时,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书出版后,让做父母的看到,在家庭教育上少一些烦恼,让孩子多一点笑声。

开篇作者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切入,小孩子虽然个性特征有所不同,有的胆子大,有的怕猫怕狗,有的意志坚决,有的意志柔弱,有的专顾自己,有的体恤他人,有的多愁病,有的多喜乐,有的成为优秀人才,有的成为社会败类,究其原因,不过是先天的优劣和后天环境教育好坏。教育秉承人的发展性,倘若从前胆小的长大之后兴趣就不怕了,生来不够健壮的,大了之后也会健康的,但知识是否丰富,思想是否发展,良好习惯是否养成,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

对此,深以为然。

那么,作者为什么开篇从儿童的心理视角开始思考,影响读者?我想,家庭教育如果懂儿童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教育得当,否则妄加施展,注定是没有成效可言。

在家庭教育上和在写作路途中,我是以一个新人的身份来学习成长的,作者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让我对家庭教养的方式和原则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原来中国在20世纪已有令人称赞的著作问世,很感谢推荐这本书的朋友。

之所以认为自己是新人,是源于第一次做家长,自身有可习得的经验非常少,可即便这样,我仍觉得任何领域只要用心对待就会有惊喜收获,自己要做的就是不问结果,但问耕耘。只是遗憾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小孩的事业中去,只能利用下班之后和周末时光来陪伴、教育小孩,也遗憾没能在小孩出生之前就买下这本书作为教育小孩的成长手册。倒是有一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尽管非常详细,但却少了中国作者这样的人情味。

同时,新人写作者的角度让我有机会可以记录这系列的心路历程,我想,作者陈鹤琴也一样,这本《家庭教育》是以自己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虽不能代表什么,但至少在做家长的路上,引发我们共同的心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父母自我修养是教育孩子的本质
【原创第847篇】家长会上,我第一次发了飙!
仕强:为人父母不可不知的20条教养法则,尤其第5条!
【家庭教育】陈鹤琴:怎样做父母
体现教养的25条礼仪,请家长验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