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崎岖的旅程
最近阅读写作方面的书籍,读的慢。
原因是一直读本土作家的书,习惯其中的语言表达,忽然切换成国外作家,如同习惯说方言,顷刻转变成普通话,两者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因此影响阅读速度。但一味追求速度,并不是我想要的,所谓“贪多嚼不烂”。
于是,一本书磕磕绊绊读到五分之二时,有一种爬山的阻力,需要花费些精力对付路途的艰辛。长远来看,却是有必要的。
我现在不怎么说方言,主要是没什么机会。除非去看望父母,自动切换成方言模式,场合一般是在家里。如果交谈地点变成公众场合,或许又穿插普通话,不时会有些割裂感,像是想掌控但因漂移导致的失重,这是语言体系自身的惯性与训练多年普通话二者之间的摩擦、游移。
这个发现,令我感觉它很像我的人生。从故乡的泥土中挣扎、破土而出的生长,到了成熟季节,忽然移植、跨越到另一省份,属于现实层面的割裂,尤其在日常对话与沟通中,一些邻居面对面沟通时,喜欢讲方言。
时而讲普通话。
但跟我打招呼时,无一例外的使用普通话。
比如今天碰到一个邻居A阿姨,可谓戏剧性的代表。前一秒用杭州话与电梯里B阿姨聊得眉开眼笑,后一秒对方出电梯后,她声色自然的笑问:“你家女儿长得像外国人!”我听不出其意,只感觉惊讶,反问她:“是吗?”“是啊!”她很肯定的说。
此时,电梯门开了,我笑着跟她说再见。
因为普通话的缘故,彼此之间存在一份恰到好处的距离。亲密无间的状态固然让你艳羡,但伤起人来恐也如利器般诛心。距离像是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是彼此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更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保护。
我仗着这层保护,穿梭其间,在城市中南来北往,有段时间,一度盲从。就像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不知作何选择。后来,在时间积累中,逐渐清晰内心,书架上的书籍慢慢有了归类:文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
也因现实的坐标体系,通过写作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再将它放大一点,扩大到中国版图,大约一样让人清晰。虽然在世俗中并未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成就”本就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无论阅读或是写作,在两座高山面前,我仍在攀爬,时而觉得体力不支、时而感觉精力不够,但大多数尽力付出,进而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就像现实中,电梯里的笑容与问候一样,没有那么多无来由的揣测,只是顺其自然的致意。与此同时,在文字构建的网络中,有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陪伴走过崎岖的旅程,是属于方寸间的幸运。

作者佩君,居杭州,喜文字,好读书,

至今写六十多万字,85后职场妈妈。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04年高考中的笑话
怎样练好普通话
某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山东方言遇到普通话,各种尴尬闹笑话,请大家多讲普通话
微信聊天,一分钟输入几百字,普通话方言都能用,果断收藏转发
普通话使用场景决定了北方方言存续时间会超过南方方言,不服来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