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装逼”的境界

   新知 洞见 商道 格调 人文 大家 @ 新时代广场



——很多人装逼装习惯了,结果他自己都忘记了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他自己欺骗了自己,如果离开装逼,他就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无法生存。


       


语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俚语比书面语能更准确表达人们想表达的意思。


假如说某人装逼,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没有更好的书面语能够表达这个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的确是中国90后新生代发明创造的诸多词汇中,丰富语言文化的一个例子。


诸如“装逼”这样的亚文化词汇如何会流行起来?!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为到了信息社会,人和人之间相对于以前的信息不发达时候那种直接的接触和交流少了,不能知根知底,所以需要标签,需要符号。比如,名片就是一种,服饰、妆容,出行的行头,以及浅层次的言谈举止,都是。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符号化生存的社会,离开符号,离开标签,没有办法交流,甚至无法生存。




人际交往越来越依赖符号和标签,那么会导致人们的交往交流停留在浅层次,甚至是以这种浅层次的印象,来评判一个人值得不值得交往。那么这就是“装逼”这个亚文化词语流行的背景。


使用标签和符号的人,他从形象塑造和肢体语言过度使用,夸大其事,那么就称为“装逼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社会的人都有装逼的趋向,关键看是否能够自律。


“装逼,有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层次。


有的人装逼装的很高雅,有些人装的很庸俗;有些人装的出神入化,明明是装逼却不像装逼,有些人装的实在是惨不忍睹。比如有的人装逼却没有逼格,反而降低别人对他的评价。


装逼有逼格,有的人逼格高,有的人逼格低。


装逼看不出来是装逼,是高境界。还有一种装逼装得很low,好像成了丑剧的表演,适得其反。



不管怎样,装逼总不是一个褒义词。


有人说,有时候不得不装逼,别人都在装逼,自己不装不行。因为现在的人都是停留在浅层次,或者与以貌取人,或者看人的名头,或者看人的行头。如果是这样,对方肯定也是一种装逼的人,交际价值就不大了。如果碰到的是高人,你是不是装逼,他能识破,更没意思。


如果高人对高人,都不装逼,就返璞归真了,交际成本最低。


装逼的喜欢装逼的,随性的喜欢随性的,人以类聚。信息社会有装逼的市场,但更要以诚信作为通行证。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装逼装习惯了,结果他自己都忘记了真实自己。也就是说,他自己欺骗了自己,如果离开装逼,他就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无法生存。


对于旁观者来说,对装逼看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装逼,好像变成了一种标配,渐渐的大家麻木了。不装逼反而成了另类,这就悲哀了。



装逼如果成了一种“新常态”,好像成了人人必须穿的一件衣服一样,不装逼的人就压力大了,好像成了“裸奔”。其实,如果到了这样的社会现状,真正本色的人,那就非常稀缺,非常可贵,非常可爱,遇到了,就非常值得珍惜。


装逼有套路。高层次的装逼比低层次的装逼区别仅仅在套路的高低而已。有套路和没套路,装出来的逼格是不一样的。但是套路毕竟是套路,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有套路的装逼还不是最高的逼格。


最高的逼格是什么?——装了逼却看不出他装了逼,还觉得他是本色很真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最高逼格的人的装逼也只有最高逼格的人能看出来,高手碰到高手才能看懂,但是大家都不说破。因为装逼成了一种游戏,大家都是遵守游戏规则,互相不拆台,或者是装逼的职业道德。这种情况在商场和官场上太常见了。


在商场和官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装逼和套路的沃土。



装逼和套路,如果在纯粹的乡土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装逼碰到纯洁的心灵就会现原形。不管他逼格再高,在原生态的社会里面,装逼高手就寸步难行了。


所以说,自古装逼多磨难,惟有真情得人心。


装逼,从成功学或心理学角度的说法,叫做自我实现,或者自我暗示。成功学认为,“所演即所得”。人扮演一种角色,演得越逼真,越自然,越投入,人就会沉浸在这个角色里面,从而影响他的心智模式,那么他的心智模式就和真正的这种角色完全一样了。这方面来讲,装逼倒也是有积极正面的作用的。


比如现在有一个问题:两个骗子进行骗术比赛,不给定任何条件,一个骗子骗另外一个骗子,究竟哪个骗子,或怎样的骗子会赢?


这个答案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在结尾打赏处这个答案很有意思,很好说明自我实现和自我暗示的作用。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知道答案。



但如果不是用于成功学领域,这种自我实现会让人迷失。装逼装久了,自以为逼格很高,久而久之,他就认为是这种逼格的人物了。但是假如他的能耐和德行没有提高,这是很悲哀的事,最终被打回原形时就惨不忍睹了。


亚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比如如果一种装逼普遍化了,公众习以为常了,觉得也存在的空间,它就变成了一种亚文化。


比如几年前一个农民看到一个干部下乡时,每次都挎着一个崭新油亮的流行的可挎可提的商务包,可从没有看到皮包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于是就说这干部下乡也装逼。


虽然不装东西,但是有用啊。就是一个标签,有商务包比我这种喜欢两袖清风的人更有一个行色匆匆的样子,好像很忙。一般很忙的人,大家觉得这就是一种逼格,他就是成功人士形象了。他借助这个道具,给别人植入了这么一种逼格。



一个空包背来背去不嫌累赘,这当然是装逼的一种,但是久而久之,大家都装逼了,习以为常,就忘记是装逼了。现在这个农民再看,大概感觉和女士拿个手包没有什么区别,或者他自己穿一个商务的西装,必然要打根领带,这个手袋跟他的领带是没有区别,成了一种装饰品,如此也就释然。


其实,还有不一样。现在成功人士早开始流行讲究“断舍离”的极简风格,因为代表了环保和生态理念。极简主义,现在被说成是高效人士的一个习惯。当然是很有道理的,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又比如,以前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当别人在认真复习功课的时候,他还常常在球场上打球。但是每一次考的非常好,大家就觉得非常的羡慕。后来有都寝室的人发现大家都睡着了以后,他半夜跑到一个角落里面去看书。这样的装逼毫无道理


在现代社会,能做到不装逼、本色,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高境界。能够自然本色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自然和真诚,实际上是一种最大的智慧,听起来很简单这很有道理。



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乡土观念很浓厚。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后人就有了衣锦当还乡的说法。衣锦还乡,铸成了项羽的战略失误,是西楚霸王最后失败的前奏。


千年后,北宋名相韩琦曾建昼锦堂,欧阳修记之,遂有千古名篇《昼锦堂记》。欧阳修反其意,认为白天大张旗鼓的衣锦还乡是可鄙的,人要低调,不要装逼。回乡装逼,表面上很有脸,但背地里人会说摆脸,会疏远“干群关系。以此告诫封建时代的官吏要亲民,很有历史进步意义。



到了现在,很多人还热衷于谈领导干部要有“家乡观念”,比如为家乡争取些公共资源办所谓的实事,有的领导也热衷于此,这固然比以前封建官吏坐八抬大轿回乡有意义。但是,有位中央首长在一次内部讲话却说,领导干部要五湖四海,不要有所谓的家乡观念。党和国家对这种“家乡观念”的做法实际上是有明确纪律的,因为公共资源的配置有公共的规则。


这既是思想境界的问题,也是修养和格局问题。大丈夫如果以天下为家,就不能有分别心。
















©版权声明原创 授权发布,欢迎转发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原创者或“,凡赞赏转由原创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低劣人种
三、为什么要读书?
如何看待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遇见骗子这么做,准能气死他!
人的需求层次
我们为啥越来越没安全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