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也是一种迷信

今年开始有点热衷科学阅读,感觉通过理性更容易识破世间的骗局,认识真相,但是越学越觉得,大部分科学知识,提供的知识点,也就是知识存量,由于科学的发展分科很细,所以要想真的全面认知世界,要积累大量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夸学科视角。而且科学知识的存量,是个漫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替代知识存储的作用,虽然知道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但是过程太过漫长。很多科学知识,知道了,除了偶尔秀秀智商(还容易被比人讨人),并没有什么卵用,比如知道地球是椭圆的,但是一直认为地球是圆的对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要学习的更重要的是科学思维,比如重视数据支持和实证研究。

个人感觉,这种生活中所谓求真的认知小颠覆,只给了我一点指导,就是不要想当然,对事物多持审慎态度。但是,对于思辨思维的培养,其实并没有文史哲给我带来的益处多。

文史哲,本来就是存抽象思辨的学科,其实是对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文学是通过感性的方式,教你认知世界,其实对于我们日常所面对的问题,文学所提供的参考更多,更有持续发酵的作用,我们会在生活遇到问题时,不断反刍文学作品,获得更多的体会。文学更多的是内视,审视内心,而历史更多可能让人审视时代。

对于生活来说,文学会给我们更多智慧,但凡是过犹不及,获得任何事物的益处必然也随之占有了它的害处,比如武侠小说里修炼武功的戾气,迷恋文学的人容易太过感性,而清高,脱离现实和理性认知,一不小心就变成文艺青年或情感至上的非理性动物,或者是脑残粉,所以很多文人的价值容易走向极端,而且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端,比如摩罗,从曾经的公知走向了现正的五毛。

个人认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社科比科学更有用(极端点就是文科比理工科更能提升一个人的素质)。

我的人生认知很多来源于村上春树,我想村上春树应该也没有看太多科学的书籍吧,看得更多应该是文学书,但是他对生命和世界的通透认识,让我钦佩。

迷恋科学,也值得反思,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止科学,不止文学,也不止读书。

个人觉得梁文道,看问题的层次不如陈丹青,尽管梁文道读的书肯定比陈丹青多。行走、交友、音乐、电影等都是提升认知的途径,当热书籍是提升认知最好的助推器。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对于知识深度和专业度,没有必要过分的追求,反而是广度上宽泛些更好,一方面可以提供多视角,跨学科思维,立体看待事物,如同多个盲人一起摸象。另一方面,其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只需要很浅层的知识就足以解决,所以更宽广的知识,能解决更多的问题。Betterread的王烁说,很多学习也符合二八法则,只花20%努力,便可收获80%的东西,剩下20%东西,却需要80%的努力,不如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湛庐文化出书也说,其实一本书的干货只存在与20%的内容中。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好好利用二八法则。

说到二八法则读书,对于快餐书,比如经管书、流行书和一本书只表达一个观点的书(如《蓝海战略》、《长尾理论》),对于社科、文学、历史其实还是比较难,值得细细品鉴,这就得用霍夫曼法则,也就是广泛撒网,重点收获,多尝试,遇到好的再投放更多精力,但依旧不放弃尝试,保持随机性,因为好书也将缘分。

最后,感慨下人生,生活充满了随机性,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与运气吧,凡是用心,生命中的任何一个点滴都可能在你随后的某个关键时刻发生作用,比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以上有些想法来自:《这才是心理学》《复杂》《硅谷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因果思维?
中庸之道蕴含着深刻智慧【哲文】
什么是思维方式?如何形成相对完善的思维方式?
与反本能者为伍
这套书里藏着中国孩子最缺的思维方式
心秘妙用(7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