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惠雯|书的故事(上)

1 歌谣和书

在我们的祖先从蒙昧中走进最初的光明的遥远年代,已经有了零散却丰富的口头语言、漂亮的象形文字,但还没有书。在民间,渐渐地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歌谣,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人们的想象。这些歌谣歌唱某个人,描述一日中的琐事,某段意外的插曲,甚至仅仅是关于一朵花,一片鸟的羽毛,一个偶遇的女子,或者是一个牧羊人歇息的小山坡,一条流过原野的河,但也有的歌谣唱出了人们的辛劳、苦痛、恐惧和狂喜。

有些歌经由口头流传还被人们唱着,但很多歌却永远地散佚了。有一天,一个善于唱歌、记忆并且熟悉书写的人走在铺满落叶的林中。他唱着歌,不急不慢地走路,偶尔看看四周,听听树林发出的“飒飒”声。突然,那些正斜着飘下来的、一片片的叶子吸引了他。他充满欣喜地想到:要是我把每一片叶子上都写上一首歌,那我知道的歌儿不知道要写满几百片树叶……最让他兴奋的是,要是这些树叶能好好地保存着,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会忘记某一首喜爱的歌。于是,在这个人的幻想当中,书产生了。那些飞舞的树叶变成了轻盈的书页……

幸亏已经是萧瑟的秋天,这个人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照顾农田。他到处收集大而厚实的叶子。然后,他用熄灭后冷却的炭块儿,把他所知道的歌写在树叶上。由于他用的是图案一般的象形文字,他的每首歌谣看上去都又像是一幅画。最后,为了防止树叶到处飘飞,他把所有写着字的树叶用结实的细绳子串起来。这样,他发现他能很容易地找到他要找的歌谣,他只要顺着绳子轻轻翻动树叶就行了。它们都在那儿啦,花儿、牲畜、野兽、小河、女子…….所有他知道的歌谣都在那厚厚的一叠树叶里。

但是,他很快发现了树叶容易破碎的缺点。当它干枯、破碎了,那些字全都变成了粉末、无法辨认。他苦思冥想,希望找到更好的材料。有一天,他看到一辆路过的大车里满载着光滑洁白的杨木。他突然心里一动,然后朝木匠们的棚子跑去。他在棚子里捡了一大堆剥落下来的杨树皮带回家。他和妻子一起把树皮割成一片片整齐的长方形,把外面粗糙的树瘤磨去。漫长的冬天,他有足够的时间把树叶上的歌转抄到树皮光洁的里层,再把树皮照顺序排列、串接起来。他发现这样做成的书比树叶书坚韧得多。

等他把所有的歌编成四册厚重的树皮书,他发现自己想要收集更多的歌。好像单单看着那些书,就会让他产生这种念头。他想到:世上有那么多我所不知道的歌,如果能把它们也装进书里,该有多好!于是,不管是寒风刺骨的早晨,还是大雪纷飞的黄昏,人们总看见他走在路上。他挎着个袋子,袋子里背着一册待书写的书,往邻近的村镇去。在那里,乡亲们围在炉火边,回想、哼唱自己熟悉的歌谣,由他记录下来。

不久以后,人们都知道他收集了当地的歌谣。那些爱唱歌的人开始慕名而来向他请教,他就把书里记载的歌教给他们。很多人从他那里学会了做树皮书的方法,把自己喜爱的歌谣抄录下来,带去遥远的异乡。于是,他发现,和那些刻在岩壁上的文字不同,这些“走动”的册子不仅能把他和人们记忆里的东西收集、存放起来,还能使这些歌谣传播得更远、传给更多人。最令他惊奇的发现是,他的儿孙们都可以翻看、学习这些往昔的歌谣。

他死去以后,儿子继承了他的书。他发现杨树皮洁白的内层会黯淡、出现斑斑的霉点。他试用了很多材料,最后选择了竹片。他毫不犹豫地把父亲毕生收集的歌谣摘抄在新的竹简书上,随之产生的就是我们最原始的校正索引学,因为他需要对一些残缺的、被腐蚀的文字进行补充和更正。

尽管这最初的书籍在战火和人世更迭中不知所终,但它的智慧却延续下来,使得我们的祖先开始传抄诗篇,记录生活、梦想和历史。而这一切不过缘于那霎那间树叶翻飞的灵感。

2 书的秘密

传说有这么一批书,它是如此怪异、妄谈禁忌,以至于每一个统治者都不能容忍它存在于世上。没有人知道这些书到底怎样怪异,所有读过它的人都在能够详细地转述它之前就被死神招唤而去,他们的鲜血和书的秘密一起凝固。但总有那么一些新的人、新的血液来承担这个秘密,并叫世人知道这个传说不是虚妄。

五百年以前,一个统治者终于得知了书的下落。他派遣最心腹的将军率领三百名精兵包围了一个农庄。农庄几乎没有任何可以防止进攻的屏障,只有一道茅草和泥盖起来的矮墙。对于这样普通的农庄来说,三百个精壮的士兵和一百匹气喘吁吁、戴着铁辔头的马显得非常不相称。将军不让大家轻举妄动,他叫人在外面呼喊示威,叫里面的人出来受降。喊声把院子里啄食的鸡吓得到处乱飞。最后,一个穿着便袍的老人走出来,他拄着一根拐杖,因为他是个瞎子。

这个人根本看不见那些森然的兵器,所以对他来说,这些东西仿佛不存在。他无所畏惧地站在院子中央,倾听了一会儿。他开始说话,先问来者是谁,问起是否需要备些饭炊,他听到马儿踢地的“踏踏”声时,他又问起马儿是否该饮水。

    他的问题一个也没有得到回答。传令的人策马走到他面前,问他“书在哪儿?”他只说:“想要毁它的人找不到它。”

    传令人奉命给他几鞭,问他:“书在哪儿?”

    老人竟然笑了,说:“拿鞭子的人休想找到它。”

    传令人朝他腿上狠抽一鞭子,老人跪倒在地上。

    将军心里很不快,他从来没有碰见过这么软弱的对手。

    传令人问他:“书在哪儿?”

    老人指指自己的头。

    将军大声说:“那就砍掉你的头。”

    老人说:“看过的何止我一个,将军你要是看一眼,它也会在你的头里。”

将军非常懊恼,他说:“我会把它们全烧了,今后世上再也不会有这种害人的东西。”然后,他下令把老人就地处决。

将军的人把农庄的房子拆了,包括那道泥墙。他们掘地五尺,发现了一个地下密室。将军马上叫人把密室封住,除他之外任何人不许进出。他警告手下,凡进去看书的人格杀勿论。

而慢慢地,他的手下发现,将军并没有如期把书销毁,似乎也不打算把它运回京城。他们发现将军天天住在密室里,既不像以前那样天天发布命令,也不热衷召集他们开会了。除了吃饭和散步,将军几乎什么都不干了。士兵们驻扎在那儿,就像定居下来了一样。他们又是种菜,又是割草,还发明了各种制作食物的新器具,却把兵器丢到一边儿,让它生锈。马呢,它们被松开了缰绳,辔头也不戴,天天在附近山上疯跑,简直成了野马。军官们忧心忡忡,他们决定派一个人去密室里打探。打探的人说的话让他们大吃一惊,他说将军整个下午都坐在过道里,身子斜倚着一边的书架看书,偶尔还发笑、自言自语。

军官们偷偷把士兵召集起来,回京城禀报。因此,那一天,当将军从密室里走出来,发现全部的人都走了。他不禁觉得神清气爽,因为再没有人可打扰他看书了。而他也知道,很快就会有人来找他。他心想:我必须把书搬到一个新地方,同时还要加快阅读的速度。

很多年后,奉命找书的另一个年轻官员抓获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个破衣烂衫、一只眼失明的老人了。要杀他之前,年轻军官召见他,问他是不是感到后悔。

    他说:“我后悔我开始得太晚了,要是我早些看到那些书,或是我的阅读速度再快一点儿,我可能已经把那些书读完了。”

    军官说:“你就要死了,你不知道是那些书让你送命的吗?”

    老将军说:“如果不知道那个秘密,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怀有好奇心的年轻官员一定要他说出那个秘密,老将军说他已经把那秘密写下来,夹在密室左边第三排书架第二层的某一本书里了。“你看了就明白。”他对年轻人说。

然后,老将军被处决了。

当天夜里,年轻的官员就叫人把那藏书的密室封起来,他要自己亲自盘点这些禁书。他提着灯,摸到左边第三排书架的第二层,仔细翻找老将军写在书里的秘密。他起初目标明确,后来却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他在密室里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当他醒来,他喃喃自语道: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

他来到外面,看见兵士们早已装备整齐、严阵以待。他觉得盔甲、盾牌、马刺对于人来说都显得过分笨重古板。他叫大家卸下装备、换上凉快的便装,先在附近驻扎休息几天。

好几天后,他终于吩咐士兵围绕着老将军的密室烧一把大火,再把整个院落都拆毁。然后,他带着老将军的头颅回京复命。他得到了封赏升迁、但不久就因得病而还乡了。

然而,多年以后,又有了那批禁书在民间流传的消息。而那年轻的、欺骗了前代君主的官员也早已死去,他的对此一无所知的儿孙遭到了无情的流放。那批妄谈禁忌的书却始终不知流落何处。

几百年来,这批书就这样流落、被追捕、逃脱……因它而起的憎恨、牺牲和传说也继续流传下去。它就像邪恶或是真理一样顽强、永不止息,没有看过的人绝不会知道它的秘密,而看过的人又总把秘密藏在书里。

3 书里的魔鬼

很多年前,在西方,一个对星辰和大地比对经书和苦修更感兴趣的僧侣靠自己的观察、演算和冥想得出了一个推论。他虽然不敢保证这个推论接近绝对的事实,但也对它的合理性满怀信心。他想:如果这并不是真理,至少它可帮助更有智慧的人找到真理。于是,他把这个推论以及观察得来的数据、演算和推理方法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在意大利那些热衷于探索知识的人之中秘密流传。

当正统的教士们终于得知这本书里惊世骇俗的的理论时,他们义愤填膺,毫不迟疑地判定他为异端,开始了对他的追捕。起初,这僧侣带着他的书逃亡去过许多地方。而即便是在途中,他也不忘记观察星辰。当他在黎明时分疲倦地骑在马上时,他会因第一缕照临的阳光而振奋,好像他是第一次看见太阳。

他逃亡了许多年,而对他的判决也从没有撤销。这一天,在边境的一个小城里,他突然觉得这条路已经走到终点。这可能是因为疲倦,也可能是因为尊严。

他的朋友,一个对他的知识和人格都无比敬重的人,也是他这一段逃亡路上的旅伴,对此感到困惑。

    “要是如你预感的那样,我们现在就应该赶紧离开,我们可以去法国,寻求国王的庇护。”朋友对带着某种宿命般平静的僧侣说。

    “我衷心希望你去那里,”僧侣真诚地说,“带上我的书,用你的智慧、雄辩向他们说明这个猜测。我将留在这里,等那些人。我知道,他们就快来了,我不想连累你。”

    “我并不害怕被连累,可你不应该守在这儿等死,像饮鸩的苏格拉底!难道这不是智者的愚蠢嘛?”朋友激愤地说。

    “我不想再去任何地方,现在死亡对我已经不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无休无止的逃亡。”

朋友无法说服固执的僧侣,只能在僧侣的一再催促下带着他修改的书独自逃往法国。僧侣将他送出小城。在通向边境的山道上,他紧紧拥抱朋友,说:“永别了,我最忠诚的朋友,你的友谊和真理对我同样重要!”热泪盈眶的朋友跨马而去,消失在弥漫的晨雾中。僧侣为他向上帝祈祷平安,然后独自步行回家。他知道追捕者离他越来越近,但他心灵平静。

他在潮湿寒冷的房间里等待,从狭长的窗户里眺望白天和黑夜。他想着死亡、肉身、灵魂,还有时间的反复性以及宇宙的无限性。他给一个住在西耶那的朋友写了最后一封信,在信里写道:“宇宙几乎是无限的,它是由无数个世界所组成。但每一个世界又都是有限的,那么,经由这有限的世界所构成的宇宙就不能说是完全无限或绝对无限的。而另一方面,神(有形的或无形的)则是完全无限的,整体的他就存在于整个的宇宙中,无穷尽而且完全地存在于每一个世界的每一个部分中。”

几天后,追捕他的人到了,他被押送回罗马。途中,他受尽顽固教众的侮辱。他们肆意辱骂他,用污水、畜牲的粪尿泼在他脸上、身上。他看着那些被恨意扭曲的面孔,没有怒火,只有怜悯,他想:但愿上帝能以智慧使他们得到片刻的宁静和欢愉……

裁判所决定给这个变节者一次改过的机会。他们说,如果他愿意写另外一部书来否定他的理论,他就可获得赦免。他拒绝了,为此遭受了严酷的刑罚。他们又说,他只需要公开宣布推翻以往书中的荒谬理论,就能得到上帝仁慈的宽恕。这个原先的僧侣说,如果他祈求上帝的宽恕,他将祈求上帝宽恕他的无知和愚昧,而不是已知和探求。执法者为他“驱魔”,这意味着鞭挞、饥饿、水牢。最终,由于“灵魂已完全被魔鬼攫取”,他被判处火刑。

反叛者在众人的诅咒中经受炼火而死,在他的住所中搜出的所有书稿都被付之一炬。但不久之后,他那怪诞、张狂的理论竟然在荷兰、法国等地广为流传。接着,烧死魔鬼那件事也在读书人中间激起了怒火。判决者发现,最可怕的魔鬼不是隐匿在人的身体里,而是隐匿在书籍里。可如何捕获那书中的魔鬼?由于判决者始终没有找到一个“驱魔”的方法,书里的魔鬼竟变成了世代相袭的思想。或许它只是追求真理,并不刻意反叛,却因为迫害而被迫化身为卡尔杜齐所谓“理性的复仇力量”。无所不在的神存有无所不在的宽容,对于智慧的魔鬼亦然。

    本文原创作者为张惠雯。此文曾发表于《上海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位兰友不要太纠结植料-种养心得-中国兰花交易网社区
国外男子吃树叶25年身体健康从不生病,只因穷的舍不得吃菜
儿童歌谣《快快找个地方藏》
盆景欣赏:花叶正茂溢春意,纤纤弱根怎堪欺?人文盆景满满的韵味
魔鬼抄录的圣经,记录的到底有多惊世骇俗,八百年不腐不坏
世界上诡异的圣经奇书,该书作者扑朔迷离,与女娲还有什么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