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血透支的五个阶段,你是哪一个?

  现在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亚健康”是一种典型的气血不足症状。脏腑跟人一样,每天吃得饱才有力气干活。当气血量不够时,就相当于开始给脏腑减少饭量,脏腑个个儿吃不饱:

大脑吃不饱:轻则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重则末梢血管干瘪、阻塞,时间一长易出现脑缺血或脑梗

心脏吃不饱:轻则出现心慌、心律不齐,重则由于长期供血不良,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先出现胸前区刺痛,逐步加重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肺吃不饱:轻则气短、胸闷、咳嗽,长期咳嗽易引起肺纹理增粗、结节或毛玻璃样变,引发咳痰、哮喘甚至肺癌

肝胆吃不饱:直接诱发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升高,垃圾持续堆积形成脂肪肝、胆结石、肝囊肿严重者肝硬化

脾胃吃不饱:先是面色暗沉、疲劳、没精神、肚子涨不消化、口气、便秘/便溏;接下来湿气重,困倦乏力、形体肥胖、身体浮肿;肌肉弹性下降,引起松弛、下垂、皱纹

肾脏吃不饱:动则气喘、大笑/咳嗽/运动/负重之后漏尿;筋骨得不到气血濡养,失去弹性、韧性,导致结构和功能障碍;生殖功能减退,引起男性不育、阳痿早泄、遗精、精子质量低,女性不孕、月经不调

不缺营养,为什么还会气血亏虚?

  提起疲劳乏力,一般马上想到的就是虚,但现在人不缺营养为什么会虚呢?现代人的虚不是脏腑缺营养,而是脏腑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

  现代人的虚跟以前的虚完全是两种类型,现代人的虚是因淤致虚,淤主要表现在脏腑这块,它不是说脏腑没有营养,缺乏营养,而是脏腑里面的东西太多了,负担太重自己吃进去的东西已经无法代谢出去了,代谢不出之后就淤积在脏腑里面,瘀在脏腑里面之后脏腑负担很重,全部堆积里面之后正常血液进不去,由于脏腑本身很累,负担又重,正常的新鲜血液又进不去,就会雪上加霜,出现恶性循环,导致脏腑工作下降,气血更加生发不足,垃圾也代谢不出去了,越瘀越虚越虚越瘀,形成恶性循环。

气血透支的五个阶段

  我们通常将人体气血水平根据身体恶化程度分为五个阶段:

气血充足:不易疲劳,精力充沛

  这个时候主要特征是不易疲劳,表现精力充沛,脸色红润,身材匀称,脾气温和。由于人体有很强的防御力量,各种外来的疾病不容易侵入,不容易生病。

气血不足:体弱多病,常感冒发烧或过敏

  这时外来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不像健康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传统上会认为是体弱多病,一般经常感冒甚至发烧的人,或者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都是处在这个等级里的。

气血透支:没有不适症状,愈晚精神愈好

  这个时候人体的自愈系统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一般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因此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典型特征就是愈晚精神愈好,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的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但是这种人会在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识别出来。

气血亏虚:经常疲倦,形体消瘦

  这时身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因为身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它部位调取,人就会出现肌肉无力、形体消瘦,气血能量透支到这个水平,人体的自愈系统只对危重情况有反应,并且处理的时间延长,效果低下,易引发重大疾病。

气血耗尽:肝火旺,身体非常的虚

  这时容易肝火旺,这个肝火旺透支的能量是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下限的透支,才不得不透支各种可能转化的能量,表现为晚上睡不着,身体非常的虚,控制五脏六腑的能力丧失,各个器官同时都达到了发病的临界状态,一发不可收拾,各种癌症、肾衰竭、中风等都是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如何把透支的气血补回来?

  气血能量是人体最重要的健康指针,而人体又是一个智慧的机体,那么必定存在着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能使气血能量上升。

1、早睡早起

  正确的睡眠提供人体足够的造血时间,人体的造血机能就能够正常工作,血液总量就会逐渐增加,血气能量也就逐渐提高了。原来气血能量很差的人,依照这种方法调养,有可能在1个月内增加1公斤左右的体重(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于增加的血液)。这是人体气血能量提升,走向健康的一种现象。


2、不生气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疾病的原因有一段说明:“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气血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3、经络调理,是恢复气血的最好方法

  我们经常把人体比喻成一棵树,那气血就是营养。人体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脏腑就是树根,而负责联系着脏腑和气血运输,就是经络这个“树干”的核心作用。气血也只有在经络通畅情况下,才能被身体正确使用。几千年来,中医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调经络。对于这类问题,中经堂在调理过程中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疏通人体主要的气血通道,督脉是脏腑气血的发源地,身体所需要的气血从这里输送出来,当这个地方出现了条索、结节、淤堵,气血从发源地就出了问题;夹脊穴也是脏腑气血运行必经的第一通道,因此处凹陷比较深,最容易瘀堵,从而导致我们的气血不足;最后是我们的膀胱经,气血从这里进入到脏腑;

  二是激活脏腑的功能,让气血渊源不断的化生;中经堂通过刺激脾俞、胃俞、肾俞等脏腑的反射区,特别是对阳性点的消除,快速的唤醒脏腑功能。

  三是排出脏腑内的淤浊,体内气血不足会导致垃圾毒素排不出去,中经堂通过脏腑排毒帮助垃圾毒素排出,便于新鲜气血进入脏腑,逐渐恢复自身功能,化生气血。

经络调理后气血的修复变化

  当人体的自愈系统被激活后,身体状态趋向好转时产生的情况,即 “暝眩反应”。《伤寒论》中论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无论如何变化,只要达到“阴阳自和”就会出现“必自愈”的结果。所以要认识这种变化规律,对身体的恢复机制有所了解,正确面对。

1、生理变化

  经过调理生理机能如打哈欠、流眼泪、打喷嚏、吐痰、排矢气(放屁)、二便异常、嗜睡等就是为了能够及时清理体内的代谢产物,减轻身体负担。所以当这些反应增多时不用担心,这是好转的预兆,很快会缓解和消失 。

2、问题由体内传向体外

  例如调理胃脘疼痛时,有时可以感觉疼痛之感下移,或者出现皮肤问题一些原来在胸腹部皮肤疮癣渐愈,四肢部会出现新的疮癣。这些都是机体自愈,将原有重要部位的毒素排出到四肢等非重要位置。

3、问题由慢性转为急性

  病理状态的逆转是自愈关键,如哮喘,是外感后处理不当,痰液不得排出,长期滞于肺系。经调理后,触动宿痰,由哮喘转为咳漱正是病理机制逆转的表现,是好转的必经之路之路,如果盲目止咳,只会闭门留邪,积痰阻肺,无法完全恢复。

4、感觉由迟钝转为灵敏

  多见于痹症、麻木,如风湿寒痰阻滞经络,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调理后会变得酸麻困重或由轻微疼痛变得剧烈疼痛,过后即可恢复正常。这些是脉络痹阻,信息传导功能障碍,一旦痹阻打通身体变得灵敏,会出现这种由痹木而酸麻,由酸麻而疼痛加剧等感觉上的变化。

5、问题由隐藏转为显露

  自愈是体内正邪相争的过程,原来隐藏的症状会活跃显露出来,如痘、疹、癣等情况,在修复中会由暗淡转为红活而透发于外;尿路感染会出现血尿;调理刚开始时症状会加重,这种将身体异物排出的过程,是修复的良好表现,不可中途制止。

6、问题由单侧转为双侧,由坚硬转为柔软

  人体十二经对称分布,一侧不适是经络不畅所致,当经络气血能量充足后,左右经脉气血流通,可出现两侧肢体均感不适;修复过程中阴寒解冻、痰湿消凝,可以使原来陈旧坚硬的伤疤赘瘤逐渐变软,即使稍有增大也无妨碍,会随着修复过程,逐渐萎缩消散。

7、体内废物由停滞不动转为通畅排泄

  沉疴痼疾在修复时可见冷汗、粘汗、泻下粪石、秽物、流脓淤血;或吐粘涎、酸水、苦水、腐物、痰块;或尿出结石、血丝、白糊等,凡有诸如此类情形,都是原来机体能力不够强,不能及时清除体内病理产物。自愈功能启动后,原来淤积于体内的垃圾被彻底清除,才能真正得到恢复。例如:调理后出现多次腹泻,但人并不疲劳,反而面部皮肤白皙有光泽,食欲好转,精力充沛,这种腹泻就是非常好的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部专题丨腹部温度,决定健康美丽!
排毒是治疗一切疾病的锁匙--如何才能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过程,你知道吗?
夏季辟谷的三大好处
什么是经络拍打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灵触疗愈-----骶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