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专项练习
1、影响气温
(1)海拔:迎风坡、背风坡
(2)迎风坡,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背风坡由于空气干燥,气流下沉时升温较快,一般在高山背风坡气温比较高,比较干燥,夏季可能出现干热风气象灾害。
2、影响降水
(1)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多雨,高山迎风坡降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多后减少;低山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逐渐增多,山顶降水最多。
(2)迎风坡等降水量线会比较密集,一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数值先变大后变小,低山从山麓到山顶数值一直变大。背风坡等降水量线可能会非常稀疏。
3、影响风速
由于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会很大
例题1: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3分)
例题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分)
例题3:2011年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鄱阳湖湖区简图
例题4:“狭管效应”是气流经过峡谷或海峡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流管截面积突然变小,导致风速突然增大的现象。
(1)上图海峡中,此效应特别明显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
(2)下列城市区域,也能产生类似效应的是(   )
A.高楼林立的街道    B.高层建筑的顶部
C.建筑稀疏的郊区    D.比邻的高层建筑室内
例题5:据史料记载,明朝年间,福建海坛岛平潭县冬季曾一夜之间18个村庄被风沙所掩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平潭县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并分析其原因。
海坛岛在台湾海峡的位置示意图
判断风力大小:
(1)风力来源:是否靠近冬夏季风源地,是否位于盛行风带
(2)风向与地理事物的走向关系:平行风最大,垂直风最小
(3)地形是否构成狭管效应
(4)下垫面状况:水面、海面或地形平坦的地区摩擦力小,风大
【练习】
读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图,回答1~3题。
(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结合图示地形和所学知识,说明南美洲热带雨林为什么分布如此之广。
5、简析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3分)
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示意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10.3
128.4
89
55
39.3
23.9
11
30
35
60
142
288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41.4
48.5
67
180
349.6
418.5
411
349
288
143
26
17
材料二表中与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相符的是______地(填①或②),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形成原因。
7、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地图,回答问题。
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时常大雾茫茫,令人感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图Z16­3          图Z16­4
材料二下表为图Z2中甲地(海拔1800米)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甲地
1月
7月
气温(℃)
18.0
19.2
降水量(mm)
58.3
242.3
(1)据表简述图2中甲地的主要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2)比较维多利亚湖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成因。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阿根廷为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丙地是其小麦主产区之一。下表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
13.6
14.3
12.1
10.1
8.8
6.7
6.8
6.6
7.8
9.6
11.6
13.4
降水量
(mm)
90.1
93.3
98.9
143.3
234.1
223.8
228.7
208.5
145.9
120.9
119.1
103.1
气温
(℃)
17.5
16.7
13.5
8.9
5.1
1.6
1.4
3.2
5.9
9.6
13.6
16.3
降水量
(mm)
14.7
19.1
23.1
15.2
22.3
18.6
17.4
14.1
11.3
13.9
12.9
14.1
说出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
例题1: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产生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例题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1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1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1分)
例题3:该地冬季风和夏季风均从湖面而来,摩擦力小,对风的削弱作用小,故风大;M地附近湖面狭窄,东西两侧高,湖面地势低,产生狭管效应,加剧风力。
例题4:BA
例题5:风大,气候较为干旱,多沙
气候干旱、多沙的原因是海坛岛位于台湾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多沙质土壤。
风大的原因是当地冬季盛行东北风,与台湾海峡走向平行;下垫面为海面,摩擦力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海坛岛位于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地势低,东西两侧的陆地地势高,形成狭管效应。
CAB
4、位于赤道附近,受低压带控制时间长、范围广;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口袋形地形和信风的作用,让水汽深入内陆;西部山地抬升,多地形雨。
5、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武夷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所以东侧温度较高,西侧温度较低(3分)
6、①。原因:拜蒂克洛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北季风从孟加拉湾带来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7、多雾的原因: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岸多峡湾,暖湿气流容易深入内陆;沿岸地区水汽充足,而冬季陆地温度相对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8(1)特点: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
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较高(1800米);7月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带来水汽,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1月受来自大陆的东北风影响,降水少。
(2)差异:西岸多于东岸。成因:无论是东南风还是东北风,到达西岸前都经过湖面的增湿;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9.差异: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的小,甲地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的时间比乙地的迟。
原因:两地地处西风带,西侧为海洋。甲地在盛行西风迎风坡,且距海较近,气候受海洋影响更大。(或两地地处西风带,西侧为海洋。乙地在盛行西风背风坡,且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更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地理30讲之25:筛查自然地理必考知识点39个知识点
地理技巧|高考地理微专题答题模式-降水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阐述(线状地理事物)
自然地理答题思路归纳优化梳理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
等值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