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国宝”更“宝贝”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重点建设100个大项目,“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是公共文化系统唯一入选项目。

    国家如此重视古籍保护,那么我省古籍保护利用情况怎样?记者由此展开采访。

    125部古籍晋升“国宝”

    5月底,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我省分别有9部古籍和1家单位入选。至此,涉及我省11家公藏机构的125部古籍、7家图书馆先后成为“国宝”和“国保”。

    纸张是有寿命的,所以才有“纸寿千年”这类词来凸显古籍的珍贵性。第五批古籍“国宝”有哪些珍贵之处呢?

    此次乐平市图书馆两部古籍入选,其中《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陆德明音义、元刻明修本]最为专家所称道。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何振作告诉记者,从文化价值上来说,它为当代经学家研究元代以前人们对十三经的注释提供了一个更早、更全面的本子。从版本上来看,该古籍保存非常完好,价值重大。目前只要是元刻本的古籍,哪怕是残缺本都可以入选“国宝”。

    黎川县图书馆发现的《仙屏书屋初集诗录十六卷后录二卷》[(清)黄爵滋撰、清道光二十七年翟金生泥活字印本],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之一,它印证了北宋毕昇泥活字印刷技术的存在。

    古籍有了更好的“家”

    古籍,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经过多道安检程序后,记者走进600平方米的省图书馆古籍书库。淡雅的樟木香味,高大的樟木书架,图书卷帙浩繁,高科技的温湿度检测仪、超低温冰箱、大功率空调、气体灭火机等设施,窗户使用的是隔热、隔音的双层玻璃,窗帘、室内灯都是防紫外线的……

    “这些年政府加大投入,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周建文说。

    我省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2007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江西省关于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并成立了由省文化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组成的江西古籍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紧接着,省编办在省图书馆挂牌成立省古籍保护中心。2014年,省财政厅拨出经费250万元,用于省图书馆古籍装具的改造,大大改善了古籍原生性保护环境。

    几年来,在政策、资金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省图书馆、萍乡市图书馆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的古籍书库焕然一新,数十万册古籍享受着国家标准的专业呵护。另外,我省举办了5期共150人次的古籍专业培训班。赣州市图书馆争取到了多笔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该市拥有两个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古籍书库,总面积260平方米。九江市财政每年为九江市图书馆下拨古籍保护专项经费。

    古籍保护模式亮点多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古籍保护方针,近年我省以多种形式保护和利用古籍,使它们更好地造福读者。

    省委宣传部拨出专款400万元,200万元用于江西116部(第一批至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工作。目前,约12万页古籍页面已完成扫描、图像文件处理、元数据描述和揭示等方面的工作,很快读者们就可以在江西省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上免费查阅 “国宝”。另外200万元用于启动“江西古籍再造工程”。该工程将对10部我省国家级珍贵古籍进行原生性再版。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万元,支持对省内古籍进行抢救性保护。

    各图书馆也在积极行动。庐山利用馆藏资源,影印出版了《庐山古今游记丛刊》。宜春市文化局组织省图书馆及宜春、萍乡两市图书馆,影印了同治年的《袁州府志》。

    通过馆际协作,把藏于外省、与江西有关的珍贵古籍引进来,也是近年来我省古籍保护利用的一大亮点。去年年底,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宜春慈化寺合作,成功地将福建省图书馆收藏、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全球孤本——《南泉慈化寺志》“回归”江西,开创我省古籍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此外,我省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彩绘绢本《江西舆图》“引”回江西。

    几大难题亟待解决

    与大多数省份一样,我省古籍的生存现状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古籍保护主动意识要增强。越往基层,政府部门对古籍的管理、保护意识越弱。有的地方上一任领导对古籍保护出钱、出人、出政策,到下一任便是没钱、没人、没政策。二是古籍保护人才要“务正业”。我省面向所有图书馆培训了一批古籍人才,但回到单位后古籍保护没能成为他们的“主业”,有的受训对象还身兼多职。三是古籍原生环境亟待改善。目前全省只有不到20家公藏单位建立了基本符合文化部要求的古籍书库。四是古籍普查力度要加快。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了8年,但目前除了文化系统公共图书馆有较准确的古籍藏量外,包括高校、寺庙、博物馆等公藏机构在内的全省古籍“家底”尚不清楚。

    古籍保护,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郁鑫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让古籍“活”起来 ——探寻江西古籍保护利用之道
今天,江西省图书馆100岁了!
影明万历本《黄鹤楼集》1函3册
河北日报
国家典籍博物馆——善本古籍
重磅!国家图书馆七位嘉宾晒书聊国宝古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