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怀斌:开拓社会科学的“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是信息加工心理学创始人A. 纽厄尔和H. A. 西蒙在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现象时使用的概念。他们认为,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现象,不仅要考察被试实际的、外显的行为,也要考察其头脑中内隐的行为,这种内部行为即“问题空间”。他们指出,“问题空间”包括呈现给人的问题的起始状态,要求达到的目标状态,解决问题中各种可能的中间状态(想象的或经验的),可以使用的算子(操作),也包括与问题情境有关的“约束”。简言之,问题空间是由被试对所要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构成的。

如果说把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理解为问题解决过程,学者们也是通过类似的“问题空间”而展开其研究的。为使讨论有更为明确的概念基础,这里将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空间”界定为:在研究者的研究意图(目标)推动下形成的清晰或不清晰的研究任务及相关问题,包括研究内容、变量关系、实现途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心理集合状态。

“问题空间”及其特性

社会科学的“问题空间”,表现出三重交叉性。第一,社会特性与人文属性交织。社会科学是研究、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人类社会的运行,不是主体间“力”的抽象、单纯关系,而是由人的价值观、态度等心理意义参与或决定的复杂的文化现象。

第二,“客观”与“主观”的交汇。社会现象的事实空间由人、社会结构、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综合组成。这决定了社会科学中的“问题”是解释性的,是研究者“主观”(心理意义)与“客观”(社会存在)互动后人为的“界定”。社会科学的数据不是事物本身的“数据”,而是人的“数据”。另外,作为社会科学普遍的结论,个体数据和形式化统计是不同的。个体数据是个体生命意义的展现,每一问卷项目的背后,都是生命的体验,“同意”或“不同意”的背后,都是被试生命酸甜苦辣的体验后果。而学术形式化“数据”则是离开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的抽象说明,是总体的、平均的、冰冷的,但恰恰又是理论需要的,因为只有形式化,才有普遍性。可见,客观性与主观性兼具,是社会科学的特性之一。

第三,现实问题与学科解释交互。社会现象具有独立性或客观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这是社会现象的现实性。但由于现代学术研究是分学科训练的,学者的分析往往是“学科”性的。“学科”先在的状态(先验价值观、学科理论框架、学科思维方式等),决定了学者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决定了学科视野,学科视野带来了问题的具体界定。“问题空间”实际上是经研究者的学科思维与研究问题的互动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空间”,即研究的任务、内容、变量和相关关系的心理集合。简言之,现代社会科学的“问题空间”是学科性和现实问题交互的结果。

“问题空间”构建的原则

“问题空间”构建既然决定了研究任务、内容、变量关系与方法选用,其研究地位自然重要。那么,好的“问题空间”构建需要什么样的原则来保证?

原则一:问题中心,学科思维。根本看,学术研究应能够观照现实需求。如此,现有理论无法回答的社会发展的状况、特征、趋势、对策要求等问题,皆可成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不应是已有理论,尤其是西方理论的当下比拟,而是对真实社会问题的回应。

社会科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应以“问题中心”的方式进行。现实问题从来是不分学科的,但当今的社会科学越来越分化。这虽然带来知识的深度推进,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同一社会现象被不同学科“单向”构建,成为学科性“问题”。“问题中心” 以社会问题为重心,以所需的多种知识为理论基础,消除学科知识壁垒,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当然,“问题中心”必须回应现代社会科学的学科化挑战。现代社会科学毕竟是由大量分支学科构成的。“问题空间”如何与现代学科衔接,决定了一项研究能否融入知识共同体的关键环节。对此,“学科思维”是化解这一困境的必要选择。“问题中心”致力于“问题空间”构建的全面性、跨学科性。学科思维则超越学科理论框架,对问题进行符合某个学科的解释,体现了学科特征。

原则二:“时地人”通情。社会现象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总是在特定时空发生。因此,以其为研究对象的“问题空间”构建,应体现出这一特性,即“时地人”通情的构建原则。所谓“时地人”原则,指的是应从研究对象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所构成的时空来解析资料、分析问题和作出判断。对历史的考察,要思考其具体历史情境,即“时地人”的立场。通情,其核心是与他人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等。

原则三:理论框架反思。研究者在构建“问题空间”过程中会采用某一理论框架。这一过程有时是清晰、有意识的,有时是不清晰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过程自然带来某种程度的理论走向的盲目性。因此,构建“问题空间”时,应对所采用的理论框架进行反思。

原则四:研究者应被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者可能遇到双重身份之间的紧张:一方面,他们是社会科学研究者,通过理性化心智活动而进行知识创造,必须以“理性人”的方式实现其学术任务;另一方面,他们是社会人,天然地具有另一特征——持有某种价值情感的“意义”生命体。因社会科学的学术活动天然与公共部门关系密切,如不少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同程度地参与政府管理咨询等活动,因此他们可能有更多机会将其主张推行于公共生活。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问题空间”构建的一个原则应该是“研究者首先应被研究”。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1期)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原标题:开拓社会科学的“问题空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跨学科视角研究语言景观
远程教育:理论的自检和自觉
循证教育的方法论考察
对案例研究的五种误解 | Qualitative Inquiry
论“高等教育理论”的建构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论坛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