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向性格: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你为什么不爱说话,真高冷!”


“你总是不参加聚会,太不合群了。”

 

“你太内向了,不懂主动和别人交流。你的职业生涯怎么办,内向的人当不了领导的。”

 

你有没有被这样劝说过,要改掉你内向的性格。


内向者仿佛成了这颗星球的三等公民,被贴上了社交焦虑、自卑、不快乐、没幽默感等标签。


拜托,别再给内向的宝宝们加戏了!



在心理学上,外向和内向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通俗地说,就是获取快乐的方式不同。外向的人通过抱团聚会让自己感到快乐,而内向的人则偏爱独处,他们喜欢从内心世界获得力量。


为此,有人做了一项实验:分别给内外向者注射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兴奋剂,再给他们看一段喜剧视频,结果发现,尽管他们都感到了快乐,但内向者分泌的多巴胺明显少于外向者,而且当问及“为什么快乐”时,大多外向者认为是因为视频、环境等外界因素,而内向者的回答几乎都是因为“主观的快乐”,和外界影响没多大关系。




内向的人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在嘈杂环境和大量社交刺激下,他们的能量会加速消耗,且因此感到心慌焦虑,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像喝醉酒一样,这被称作“内向者的社交宿醉”。


内向的人情感细腻。在和人交流时,他们生怕给对方释放错误的信号或是带来不好的感受,这样小心翼翼的谈话方式,让他们倍感心累,这也是为什么内向的人很少主动去参加社交聚会的原因。


尽管内向者偏爱独处,但不等于他们不喜欢和人交流。比起聚会上你一嘴我一句、天南海北的表面寒暄,他们更愿意“一对少”地深入探讨事物本质,这种偏好使得内向者更愿意建立和维护深厚稳定的友谊。


凭着对事物本质的执着追求,内向者很适合从事科研、协作与艺术方面的工作,在安静的世界里,他们不断探索、发现新事物。要知道,无论是画鸡蛋的达芬奇还是肾机的创始人都是内向者。


但由于这些年媒体在恶性事件的报道中,每每遇到性格内向的当事人就会大肆渲染,甚至给内向贴上了容易走极端的标签,才让大家谈“内”色变,尤其是爸妈们,但凡孩子喜欢独处不爱说话,就是出了天大的问题,恨不得心理辅导、口才训练,各种游学套路走起,誓把孩子从“内”掰到“外”。



在“反内向”的大环境下,被带了节奏的内向者,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合群”,只能硬着头皮强行参加各种大小活动,在一次次企图外向起来的冒险中,他们有的无所适从,还有的疲惫不堪,到头来连自己为什么改变都不知道了。然而,内外向本来就无好坏之分,又何必为了活成别人眼中“对的样子”而丢了自己呢?




钧心工作室·万千心理

文章观点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见熟人绕道走、一聚会就觉得累是什么心理?心理学解析社交宿醉
五分钟心理学 | 内向的你是弱势群体吗
内向的人就不受欢迎?快来看看有那些不为人知的优势吧!
心理学家:一聚会就觉得累,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是一种危险人格
心理学家:性格内向的人,其实根本不需要社交
我是一个心理能量指向内部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