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战空间的几何属性:体

作战空间中的体与几何学中的体相同,都是指具有长、宽、高三维度的空间形体。在航空兵器发明以前,虽然战场上地形与地物也可能具有一定的高度,但整体而言,人类的战争基本都是呈平面状态。随着航空兵器的发明与发展,人类的战争越来越呈现出立体状态,而航天技术则使得作战空间的高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飞机用于作战,开创了作战空间的立体性


作战空间呈现立体化以后,使得作战系统的构成要素更多,其结构序度也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作战中双方相互“打击”与“抗击”的手段更加多元化了。与地面作战、水面作战不同,空中及太空更难以占领,也相对难以控制。早在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就充分地意识到了空中作战的优势。他认为:“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沿直线)沿任何方便的线路向任何地点往返飞行……历来规定和影响战争特性的一切因素对空中的活动都是无能为力的。”“由于出现这种新武器,战争的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地面大炮的最远射程之内,而将在交战国数百英里的陆地、海洋范围内直接感受到。”“所有这一切必不可避免地会给未来战争的样式带来深刻的变化。[1]的《制空权》理论,为空军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空军已经成为作战能力提高最快、最大的军种。对两个敌对的作战系统来讲,如果一方拥有制空权而另一方丧失制空权,这将对丧失制空权一方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为对方可以利用制空权的优势对其进行单方面的打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制空权已经成为了战场上制陆地、制海洋权的基本条件。

人类开发太空,必然会将其纳入到了第四维作战空间


虽然有人将太空称为“第四维战场空间”,但就几何意义来说,他只是三维作战空间在传统人类所能达到高度上的一个延伸。由于它不象陆地、海洋和空中受到国际法的限制,因此与其它作战空间相比具有更为自由的特点,在未来作战中所起的作用也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如此来说,不严格地将其称为“第四维作战空间”也是合乎情理的。从人类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来看,我们能够感觉到真正意义的太空战离现实已经并不遥远。从这一角度来看,未来作战要求作战系统不但能很好地控制作战空间中的“点”、“线”与“面”,还必须要具有控制作战空间中“体”的能力。即使是一方利用不了空中作战空间对另一方实施打击,但至少也要在相当程度上限制对方对这一空间的利用。


[1][意] 朱里奥·杜黑:《制空权》1112页,曹毅风、华人杰译,解放军出版社,20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战系统与空间:作战空间的分类与相互关系
新兴科技如何改变战争面貌
中国神八飞船背后惊人军事秘密曝光(4)
美军进攻伊拉克时,伊拉克只坚持了42天,这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俄专家分析如何夺取未来战争的“制空权”——搜狐《军情站》
信息化作战给战略投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