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利的力量:一场被过分鼓吹的“骗局”?

1

“富三代”的梦想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俗”的梦想。

那就是,富过三代。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很努力地学习、工作、省吃俭用、攒钱……说实话,挺不容易的。

不过,最近我找到了一个实现这个梦想的“超级简单”的方法。

我朋友圈里的一个理财顾问告诉我,我只要给孩子买一份100万的储蓄金,80年以后,这笔钱就能变成1个亿,真真正正“富过三代”。

开始我还不太相信,但理财顾问说,能产生这么高的收益,是因为这份储蓄金是“日计息、月复利、年滚存”。

而复利,就是被爱因斯坦喻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东西,拥有比原子弹还强大的力量。

说罢,理财顾问还给我拿出了一个演示表,6%的复利滚存80年,本金确实翻了100倍还多。

我心动了。

连爱因斯坦都相信的原理,一定错不了。

于是,我把工作几年辛辛苦苦攒下的100万,买了一份这样的储蓄金。

接下来的岁月,我只需要静静“躺着”,等待这份储蓄金利用“复利的力量”为我结出“丰硕的果实”,让我变成一个“亿万富豪”。

2

全天下人都能掌握的“秘笈”?

但是,现实却往往容不下这样一个“疯狂的幻想”。

如果“复利”真的如此强大,那么全天下的人们都可以借用复利的力量“坐享其成”,甚至“不劳而获”。

这显然是违背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假使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可以让人“躺着赚钱”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也注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秘笈之所以为秘笈,就是因为知道秘笈的人很少,才能产生套利空间。

而那种全天下人都能够掌握并且可以加以利用的理论,则应该更加接近于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普遍理解,绝对不可能为每一个人都创造巨大的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复利的力量,莫非是一场“骗局”?

3

“复利”只是一种计息方式而已

很多做理财、投资的朋友,整天都在讲“复利”,但是却很少有人把“复利”和“收益”的关系搞清楚。

复利是什么?复利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式。

你往银行里存100块钱,年复利10%,存期三年,三年到期后银行会给你133.1元,即100元×(1+10%)×(1+10%)×(1+10%)。

这种本金和新产生利息都可以生成利息的计息方式,就是复利。

收益是什么?收益是在整个投资期内产生的利息总和。

你借给小明100元钱,小明说三年之后除了偿还你100元的本金,还会额外给你30元的利息。

这30元的利息,就是你这笔100元的资金在三年中所产生的总收益。

即投资期末的本息总和,减去投资期初的本金。

但是,有关于这笔30元的收益,小明并没有向你解释他是如何计息的。

他可能是利用单利的方法计算的:年单利10%,这样三年后本息总和就变成130元=100元×(1+10%×3)。

他也可能是利用年复利的方法计算的:年复利9.1%,这样三年后本息总和也可以变成130元=100元×(1+9.1%)×(1+9.1%)×(1+9.1%)。

他还可能是利用月复利的方法计算的:月复利0.73%,这样三年(36个月)后本息总和也是130元=100元×(1+0.73%)^36。

他更有可能没有使用任何常规的计息方式:他就是觉得三年给30元的利息是他可以接受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金额。

因此,采用不同的计息方法,也可以得出完全相同的投资总收益。

而你也根本无需在意小明使用了什么计息方式,因为无论他使用了何种计息方式,对你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

反正你只需要知道,这笔投资在三年中产生了多少收益就可以了。

4

计息方式并不决定收益的高低

对于某种“计息方式”,无论是单利计息、年复利计息、月复利计息,还是非常规的“股东大会按照股东决议派发股息”、分红保险产品“按照三差的盈余状况派发红利”,都是从借款人(即收取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后偿还本金+利息的一方)的角度来确定利息金额的计算方式。

而作为投资人(即将一笔资金交予借款人并期望在一定期限后获得相应利息的一方),在判断一笔储蓄或理财是否值得投资时,则更需要关注这笔储蓄或理财所能产生的“收益高低”,而不是借款人的“计息方式”。

就算是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复利,如果在计息时使用的利率很低,也一样无法保证高收益。

而那个整天拿来被比较、被“诋毁”的单利,如果在计息时使用的利率很高,所能产生的收益也一样不错。

因此,计息方式并不能决定投资收益的高低。

只有根据“收益金额”反推出的“年化收益率”,才是决定一笔投资收益率高低的关键。

这个“年化收益率”,还有一个响当当的、每个理财顾问都应该牢记的名字——IRR。

5

IRR:衡量投资收益率的唯一标准

IRR,“内部回报率”英文Internal Rate of Return的缩写,是使得一笔投资中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可以用来衡量一笔投资的“年化收益率”。

对于每一笔投资,我们只需要知道在哪些年要交多少钱、在哪些年可以获得多少收益,无论其投资金额大小、投资期长短、现金流模式、计息方式,都可以计算其唯一的IRR。

因此,在现代金融体系中,IRR也被视作是“衡量投资收益率高低的唯一标准”。

比如说,有一款保险产品,年缴保费50万元,交2年,在第5个保单年度末返还118.7万元,我们就可以将这笔投资的现金流放入Excel表格中,用公式计算其IRR=3.88%。

即这个5年期保险产品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是3.88%。

50×(1+3.88%)^5+50×(1+3.88%)^4=118.7。

上述保险产品在Excel中的IRR计算

6

IRR的本质就是“年复利”

由于IRR以“一年”作为收益的计量区间,不对现金流中的本金和利息加以区分(即本金和利息在之后的投资区间中均被视作可以产生新的投资收益),因此IRR本质上就是“年复利”的概念。

如果一笔投资恰好是采用“年复利”的计息方式,那么计息中所使用的“利率”就恰好等于投资的“年化收益率”。

如果一笔投资采用的不是“年复利”的计息方式,那么计息中所使用的“利率”就不是“年化收益率”的概念,不能够单纯通过利率的数字大小来比较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必须利用投资的总收益反推出IRR,才能得出这笔投资的“年化收益率”。

比如,一个储蓄产品是以5%的年复利进行计息,虽然5%的年复利存70年相当于42%的年单利,但是这个产品的年化收益仍然是5%,而不是42%。

把“复利”转换为“单利”进行收益演示,实际上是对收益率概念的一种混淆,类似的宣传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导。

7

鼓吹“复利”,只是一场“骗局”

从IRR的计算可以看出,“复利”就是一个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用来反映“金钱的时间价值”这一基础概念原理的计息方式。

采用“年复利”计息的理财储蓄,其“年复利率”本身就是收益率。

不是采用“年复利”计息的理财储蓄,也一定要通过IRR公式计算出“年复利”概念下的“年化收益率”之后,才能看出其真正的收益率水平。

因此,“复利”并没有什么值得称奇的,也没有什么值得鼓吹的,更不是什么爱伊斯坦口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几乎所有对于“复利”的追捧,甚至把复利收益转换为单利收益,其根本目的就只有一个——让你相信这个理财产品特别值得购买。

而“复利的力量”,也就自然成了一场被过分鼓吹的“骗局”。

8

多数保险产品根本不是“复利计息”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我上面所说的,完全与大家长期以来被塑造的“复利价值观”背道而驰。

很多的保险同业朋友们一直都在讲“复利”的故事,以至于“复利”逐渐被“神化”,成为了一种可以大幅提高投资收益的“神奇力量”。

“我们的理财产品之所以有竞争力,就是因为它是复利计息。如果把复利换算成单利,那么复利的收益可以是单利的好几倍,因此我们的产品要比那些拿单利计息的银行理财好得多。”

“我们的保险产品是‘日计息、月复利、年滚存’,比那些‘年复利’的理财产品还要好。”

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真相是,保险产品中,除了万能险和投连险是采用“月复利”的计息方式以外,传统险、分红险都不是采用复利计息的。

传统险、分红险的现金价值,都是通过复杂的精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其中考虑了发生率、退保率、费用率、投资收益率等多种假设与成本消耗,其某一年末的现金价值自然不是年初现金价值简单乘以某个利率计算得出的。

而就算是万能险和投连险是采用“月复利”计息,由于其每个月的结算利率是浮动的,想要看一个产品的真实收益,我们仍要计算代表“年化收益率”的IRR,才能与其他产品进行收益率比较。

9

谈收益,我只看IRR

最后,再强调一遍,计息方式并不能决定投资收益的高低。

只有根据“收益金额”反推出的“年化收益率”,才是决定一笔投资收益率高低的关键。

如果有人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仍不停地在强调“复利”或者“日计息、月复利、年滚存”的概念,你请这样回答:

“对不起,谈收益,我只看IR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不够,时间也能让你资产翻翻
单利、复利、IRR、年化收益率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说清楚
一张年金保险富过三代?这是大头梦!| 檀理财
目前最有可能成为富豪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财务内部收益率知识介绍
年金的 IRR 到底代表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