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第二高中   孙金玉

E-meil:sjy0120425@163.com 电话:13603756990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这句话精辟地揭示出文章是思维形态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抓好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因为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不断创新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表现出了最本质的思维特征――创新,即思维的发散性。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是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它贵在创新。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创新。作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想象力的延伸和深化。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感染力、表现力。作文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找到并表达自己心中的追求,写出富有灵气,想象奇特的文章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留意生活,积累素材

新课标下要求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要让学生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就必须从认识自然,感悟生活入手,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善于发现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积累生活,思考生活,从而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一切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者独到的见解。作文时才能写出新的东西来,才会对生活独具慧眼,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的东西来。

二、创设环境,尊重个性

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这是《语文课标》对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个性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首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的条件,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施展,并逐渐对作文创新产生兴趣。

()课内小练笔,培养新思维

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先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将生活中的真切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创意写作。比如:初秋的一天,教师走进教室说:“昨天早上同学们还在为驱除燥热而烦恼,昨晚一场小雨,便让同学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凉意,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10分钟时间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一开始,同学们唏嘘感叹,觉得没啥可写。我提示说,同秋雨有关即可。谁知10分钟后同学们又“刹不住车”了。写完后,每小组组长筛选出优秀的读给大家,有好几篇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有写“好雨知时节,当‘秋’乃发生”的;有写“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人们心田”的;有写“不似春雨,胜似春雨”的;有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对好词、好句、有创意的文段以及新颖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当场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提倡写随笔,鼓励说真话

在学习、生活、社会见闻中,凡有所思、所感,随手写出,不拘一格,就是随笔。其特点短小活泼,夹叙夹议,形式多样。学写随笔并不困难,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这种形式,因为写起来没有压力,可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以我手写我口”改变了“无米之炊”愁煞人的情况,还涌现了大量倾吐真情实感的作文,张扬了个性,放飞了思维。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我常常鼓励学生写随笔。

三、丰富训练形式,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的大脑,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作文创新的主要途径。想象力是形象思维的核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需要。作文离不开联想,特别是创造性联想。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联想;也可以结合参观、访问、看生动画面、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联想;还可以通过即兴提问和就一人一物进行联想比赛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按时间为序的纵向联想法,以空间为线索的横式联想法等。也要教给学生在表达时,引入联想的方法,如“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或“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浮想联翩”等,接着按上述联想法进行单项的创造性联想、分格训练。最后,鼓励学生在作文时经常去创造性联想。在讲评时,要着重讲评并给予高分或高的评价。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入手,培养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四、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促进学生作文创新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让学生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

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引导学生找出内涵,指点学生领悟题目蕴含着的新意和深义以及比喻义或引申义,帮助学生发现特点,找出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创新思维审题的变通性,领悟灵活性等等。

 ()引导学生多侧面立意,学会在主题上创新

多侧面立意,即立出新意,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不落俗套地确定积极、富有新意的中心,突出创意,使作文蕴含一定的创新成分,显出新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创新思维的观察敏锐性,立意新颖性的特点。

五、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写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都有涉足。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将课内读写紧密结合,将教材中的阅读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同时酝酿写,写的同时加深读的体会,让学生从思维的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真正理解,融会贯通。不拘泥于专门的写作课,要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训练创新思维。

(二)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要在训练中利用教材因素渗透学生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不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要鼓励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关注教材资源,依托教科书、找准契合点,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按照课本主题或改进设计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形成文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优化教学过程,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作文教学刍议
五年级语文语文教学反思
怎样写作文(二十四):观察和想像
炼就高考作文贵在创新关键在于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教学反思
借助新思维导图进行议论文发散思维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