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聊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那些套路

我听过关于销售的三个经典故事就是:1、把梳子卖给和尚。2、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3、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人。而且无一例外的就是最后他们都成功了。且不论这三个故事的真假,是否是真实的销售案例,是否可行。有些公司的领导就喜欢以此来激励业务人员,甚至有些教科书上也直接引用,还派生出不同的版本。鄙人才疏学浅,想站在营销学的角度上来聊一聊这三个故事。由于鄙人水平所限,还望有识之士多多指教,喷子们嘴下积德,不胜感激!

梳子与和尚

在聊这三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营销与销售的区别是什么?有很多人喜欢把营销与销售混为一谈,其实不然。在鄙人看来,营销的重点在于这个“营”字,也就是说你得用心去经营;而销售的重点在于在于这个“销”字,就是怎样把产品卖出去。前者关注的重点在于产品的质量、用户的需求与体验、市场的规律等,而后者关注的重点则在于交易结果。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销售只是营销的一部分。营销是一种战略思考,以创造力为中心,注重建立能持续销售的系统,关心的是客户的需求满足和企业的永续经营。销售是一种战术思考,以销售力为中心,注重销售的技巧与方法,关心的是现有商品的销售和销售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销就相当于是战略,而销售就是战术。鄙人认为此两者其实是一个格局与眼界的体现。

向和尚推销梳子

好吧,战略是高层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来聊战术。鄙人觉得,销售有三种境界:其一、寻找(发掘)需求;其二、满足需求;其三、引导需求。这三种境界是逐级提高的。在这三个故事中,他们貌似都是在引导需求。这三个故事内容相信大家都知道,或者能够搜得到,这里就不累述了。

故事一:把梳子卖给和尚。

众所周知,和尚是用不上梳子的。在消费心理学中,分析影响购买行为的角色大概有使用者、购买者、决策者等角色。在这个故事中,和尚扮演的只是购买者与决策者的角色。一般来说,影响购买的因素包括:1、产品因素。2、心理影响因素。3、收入影响因素。4、社会影响因素。5、文化因素。

梳子,纪念品

按照故事的剧情发展,最后一位业务人员以开光祈福纪念品的名义卖出了一万把。他打动和尚的因素主要是:1、为寺庙带来更多香火。2、以开光纪念品的名义卖给香客带来不菲的收入。3、名声。

故事二: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

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据说是汤姆霍普斯金很经典的一个营销案例。爱斯基摩人居住的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那里到处都是冰雪,巨大的冰盖占据了80%以上的面积。因此,爱斯基摩人对冰根本就没有需求。

爱斯基摩人

据说汤姆霍普斯金是这样说服爱斯基摩人的:“将冰块煮沸,冷却成水,再冻成冰块,这样是在浪费您自己的时间。假如您愿意接受我们的服务,今天晚上您的家人就能享受到干净、卫生又富有口味的北极冰饮料。噢,对了,我很想知道您那位清除鱼内脏的邻居,是否也乐意享受北极冰带来的好处呢?”

老实讲,他这样的说辞是无法说服我的。幸运的是他说服了那个爱斯基摩人。他主要是从产品本身的问题出发,突出产品的质量、差异化。在如今产能过剩的时代,同质化的产品实在太多了。所以很多做实业的都撑不下去了,要么转型要么等死。反而是做虚拟产业玩资本运营的搞得风生水起。鄙人认为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只能做差异化,做产品细分市场,当然行业领头者与垄断者无虞。

不穿鞋的人

故事三、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人。

在这三个故事中,我认为只有这个才是纯粹的引导需求的案例。因为业务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潜在巨大的空白市场,问题是这里的人还没有形成这个习惯。那么,业务人员开始培育市场,引导他们的消费习惯,当然回报也是巨大的。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晚清时期,德国电器商人看上了巨大且空白的中国市场。当时清政府的实际决策者是西太后,而西太后对李莲英言听计从。李莲英此人贪财,德国人重金贿赂李莲英在乐寿堂安装了电灯。慈禧古板顽固,一开始很反感抵触这些洋玩意。她最开始不愿意照相,认为会摄走魂魄,后来很喜欢拍照。她还认为在紫禁城立电线竿影响风水,就是这么一个老化古板、冥顽不灵的人后来居然喜欢这些“奇技淫巧”。电灯后来也在紫禁城推广开来,并向宫外蔓延。而德国商人也由此获得巨大的回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谈梳子卖给和尚
让和尚买梳子
销售激励小故事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吗?】
面试官:“怎么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马云:你是也想被开除?
把梳子卖给和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