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不见而明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句话讲的是“圣人”,我们是圣人吗?我们谁都不是。

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的靠“行”而“知”,靠“见”而“明”,靠“为”而“成”。

但是“圣人”不一样,他们不出户、不窥牖、守正而处,居然就知道了、就明白了、就搞定了。

这是怎么搞定的?

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前边这个叫“理通”,后边这个叫“事通”。在阳明心学中,前者叫“知”,后者叫“行”。然后“知行合一”,我们勉强可以叫它“相通”。

循理得智、行事得功、见相得德,三足鼎立,究其理去分,没有高下,只是,我们一般人在见道过程中,以及万般化用时,择一而取,或择二而成

见道路,一般采用理、事去合于相。

比较复杂的是,理分内外,事也分内外,相也可以分内外。

所谓“内”,指的是精神世界那个方向的那部分世界,叫“内境”

所谓“外”,指的是物质世界这个方向的这部分世界,叫“外境”

而所谓的“通”,就是内外无别、化转无碍方为“通”,“通”了以后,“内外境”合起来,叫做“界”。

那么《道德经》这里讲的“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就分别对应于:

循理得智、见相得德、行事得功。

这样去排列,是“通”之后的“转”,最后转到“不为而成”时,就是见取在于“行道”上,实际上转起来,也不一定这一个转法,所以我个人把各种转法,以及对名相上的精准把握,统称为“变通”。

而真正的“圣人”,要变通圆满才叫“圣人”,所以活着的时候,就不要想了。

再换个说法:

不行而知,可以知言、立言;

不见而明,可以明德、立德;

不为而成,可以成功、立功。

立言,立德,立功,叫做“三不朽”。

而整个这一套东西的核心,在于中间一个“不见而明”,“不窥牖,见天道”,没有这个,一切都是免谈。

所以《大学》开篇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三纲之首。

到了后一段,讲八目的时候,又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教化之首行,在于“明明德于天下”。

“明明德”是怎么个“明”法,为什么要用两个“明”字,因为“德”是一个可及却不可见的东西。我们不可能用肉眼,或者从心相上,能看到一个具现的“德”,也不是什么条文,遵守了就算“德”,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不见而明”,不是普通的“明”。

所以现在动不动就说“道德”,还分出“公德”、“私德”,都是胡说八道。把“伦理”当“德”叫,把“仪规”当“德”叫,都是一种在缺德之后,借德之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鄙俗下流,是精神上的寅吃卯粮。

这件事再反过来看,也是反应了整个社会群体,对“德”、“道”的迫切需求。上下都希望有“德”,希望有“道”,所以先把名字拿来冠上,以解燃眉之急。

理想都是美好的,真话说起来就比较打脸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不见而明_360doc个人图书馆
《道德经》|:以小博大,二十句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读懂此生无憾
冯鑫品读《道德经》之什么是“德”?
8-道德真经集注卷之七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察政章第五十八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 卷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