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节气:小 暑灸

“中医艾灸经络穴位病症”学艾灸


7月7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炎热的开始,但是还没到最热。

小暑少动心平和,
游泳瑜珈太极歌,
苦瓜果蔬粥汤品,
规律休眠情绪稳,
夏练三伏百步走,
避暑胜地好旅游。

起居养生: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

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饮食养生:3花3叶3豆3果


三花:金银花、菊花、百合花,冲泡成茶,消暑佳品;

三叶:荷叶、淡竹叶、薄荷叶,适合冲泡、入汤、做粥;

三豆:绿豆、赤小豆、黑豆,吃一碗三豆粥,能清热降火;

三果:西瓜、苦瓜、冬瓜,清热消暑、凉血解毒、滋肝明目;


小暑大暑:艾灸补脾

太白:脾经原穴,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按揉、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若能在脾经主时(上午9至11点)艾灸,效果更好。


足三里: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

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



脾经上的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也是瘦身大穴。女生们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可以按摩、艾灸这几个穴位,记得要从下到上依次按摩,促进下肢气血回流,效果更佳。脾气健运则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致使唇色淡白无华。

此外,若有时间,在小暑时节艾灸关元、中脘、气海、命门四个养生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以上穴位,温和灸15分钟左右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暑接你入伏啦!来收取这个时间段的养生攻略
[转载]二十四节气灸
|大寒|
节气|白露:固护阳气 健脾润燥
二十四节气| 立冬养生 · 重在“藏”
明日雨水 | 未来15天湿寒加倍!这4件事照着做,养肝脏,健脾胃,断寒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