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展】急性主动脉夹层易误诊漏诊?这份“秘籍”请收好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虽然不是非常常见,但一旦患病,死亡率很高,且常常容易被漏诊、误诊。近日,《学术急救医学》(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了AAD患者的高危临床特征,帮助临床医生更迅速地做出诊断,挽救更多生命。


研究共纳入194例确诊AAD患者及776例低风险对照者。在校正严重疾病史、体格检查后,研究者发现,存在主动脉瘤、高血压病史者,AAD患病可能性高,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及肾绞痛者,AAD可能性低。


病史

在校正其他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后,疼痛突然发作、“撕裂样”疼痛、胸膜炎样疼痛、放射性疼痛与AAD独立相关。疼痛突然发作可提高AAD可能性,若不存在突然发作的疼痛,则患有AAD的可能性降低。此外,出现“撕裂样”疼痛、晕厥和神经功能缺陷均增加AAD的可能性。


体格检查

在校正其他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后,低血压、新出现杂音、脉搏消失与AAD独立相关。低血压、脉搏消失、新的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会增加AAD可能性,而明显的触痛则降低AAD可能性。


通过对确诊患者及低危人群的对照分析,研究者总结出了AAD患者的高危临床特征。几项高危临床特征如下。


●“撕裂样”疼痛


低血压


脉搏消失


神经功能缺陷


新出现杂音


因此,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时,多为AAD高危者。相反,若患者不存在这些高危表现,或存在多种低危表现(无突发疼痛、缺血性心脏病史及糖尿病史),可认为AAD低危者,有助于排除AAD。

图1. 各种表现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研究同时发现,D-二聚体检测阴性或许可降低AAD诊断的可能性。鉴于仅在少数受试者中进行了D-二聚体检测分析,以及样本偏差,研究者并未明确给出这一因素对AAD的诊断价值。未来应开展前瞻性研究,分析D-二聚体对于低危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根据这些高危临床表现,有助于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准确性,改进急诊诊断处置水平。未来,应着重探讨这些临床因素对于诊断AAD的效果。


来源:Robert Ohle, Justin Um, Omar Anjum, et al. High Risk Clinical Features for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20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疾病诊断满是陷阱,如何巧妙避开?
突发撕裂样疼痛是高危特征!加拿大主动脉综合征指南
指南丨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加拿大指南建议'两步走'
急性胸痛的诊断和处理,早有这么清晰的思路该多好!
如何辨别高危胸痛?发生了胸痛怎么办?
致命胸痛,泰然处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