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彪悍的蒙古式格斗技 —— 搏克

蒙古式摔跤称为「搏克」(Boh,蒙古语「摔跤」),属「跤衣跤」,包含300多种投技和踢技,是古战场上最强的近身徒步格杀模式。在古战场上徒步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时,以拳脚攻击无异于自残,地面格斗更相当于自杀,因为当你在地面施展十字固时,四周的敌人随时能砍掉你的脑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快速摔倒敌人后补上一刀了结对方,这便是蒙古跤的初衷,尤其是以低踢攻击膝盖以下部位,致使敌人失去平衡倒地的跤法极为实用,而且这类跤法可以在手持兵器的情况下使用。虽然历史上蒙古人鲜有下马战斗的记录,但蒙古跤却是以战场徒步搏杀为目的量身打造,蒙古跤的跤衣就是模仿敌人身穿的铠甲。

蒙古跤这项格斗技,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匈奴时代。据挖掘出的匈奴墓中所发现的长方型铜塑上,有两人赤裸上身,下穿紧腿长裤,互相弯腰扭抱,左边的人用右手搂住对方腰部,左手紧抓对方后胯;右边的人用两手分别抱住对方的腰和腿,双方相持欲摔倒对方的透凋花纹,且整个图桉还以树、马为衬托,似是描绘二人骑马游于野外,一时高兴而下马摔跤的场景;及在巴彦淖尔盟磴口县西北部布敦毛德沟内一幅大型岩画中也有匈奴时代所作「摔跤人裸着健壮的身躯,正在深山旷野中比试高低」的场面,「两个人正在上肢相接,两腿相切的摔跤」的情节,从而判断自匈奴时代就有了摔跤的习俗。

蒙古跤比赛不分体重级别,目的是为了保留「战场上无法选择对手」的严酷。蒙古摔跤手体重一般在115公斤左右,最高大的超过200公斤。不同地区的蒙古跤比赛规则也有所不同,内蒙古的规则不允许抱腿,而蒙古国、俄罗斯蒙古地区则没有这类规则限制。

蒙古跤在成吉思汗时代成为军队的必修课之一,由于其强悍的实用性和杀伤力,古代蒙古统治者也常藉其作为杀人工具,如《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台与主儿乞部的不里孛阔均以力士着称,而别勒古台曾败于不里孛阔,并在宴会时被其砍伤。一日,成吉思汗叫别勒古台与不里孛阔比赛摔跤,不里孛阔故意倒下,别勒古台压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骑上他的臀部,并回头看成吉思汗。可汗咬了咬自己的下唇,别勒古台明白其意,就骑在不里孛阔身上,从两边交错扼住其颈项向后扯,用膝盖按住,折断了不里孛阔的嵴骨,不里孛阔死前说:「我本来不会被别勒古台所胜!因为怕可汗,故意倒下了,我在犹豫之间,丧了性命!」

《克拉维约东使记》第十三章《撒马尔罕(二)》中,记载西班牙使臣克拉维约出使蒙古人在中亚建立的帖木儿汗国,在其首都撒马尔罕受到帖木儿之孙皮尔麦麦特招待时的情况:「太孙住一红绫帐内,自己坐一矮座上,左右陪坐者多人……太孙前面有大力士两人,作角力戏。力士身上皆着无袖之皮褡裢。彼此正相持不下,搏斗于前,后以皇太孙命其迅速收场,所以由其中一人,将对方捉住提起,然后摔倒在地」这段叙述不论在服装、技巧上,都与现在蒙古摔跤形式相同,而中亚并不通行此种形式,帖木儿汗国必以此为蒙古本族之形式,才会在大宴会表演,而帖木儿汗国必承之伊儿汗国宫廷。所谓的巴邻勒都必是此种形式;另外,若元帝国一直通行成吉思汗、窝阔台时代的摔跤形式,今日蒙古的巴邻勒都必不会是现今的型态。

蒙古人的摔跤具有极大的军事性质,是用以锻炼力量和技巧,与选拔力士的依据。蒙古跤的影响力非常广泛,今天的俄罗斯桑搏的起源也受到蒙古跤的影响,桑搏的形成是在1920-1930年之间,深受蒙古跤和日本柔道的影响,1938年苏联体育运动委员会正式认同桑搏为苏联本土的运动项目,苏军开始在全军中推广这种凶狠的格斗术,成为军队的必修课,其中顶尖高手纷纷被选拔到特种部队。1939年苏联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桑搏冠军赛,但之后卫国战争的开始阻断了苏联桑搏冠军赛的举办。在战争条件下,桑搏运动员和教练参加了对战士和指挥官的训练,并且和他们一起投入到战斗中,桑搏运动员获得了战争勋章,有些还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在现在的格鲁吉亚,很多摔跤手的着装同蒙古跤手的跤衣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契丹时代的「跋里速」与之前匈奴、突厥时代的摔跤,及后世蒙古、满清时代的摔跤一脉相承。早期的蒙古跤也有卧倒仍然相搏,直到使对方两肩着地为止的形式。元代时,满洲成为大蒙古国的一部分,当地的女真人与蒙古人是血缘上的同胞(同属阿尔泰系民族),当时的政策规定「女真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真生长汉地,同汉人」,加上女真与蒙古在文化语言上本身就非常相近,因此当时大量女真人很容易地就蒙古化了,女真人开始说蒙古语、穿蒙古服饰,搏克也是其中之一。到后金时期,在宫廷和军营中,由蒙古人正式将蒙古跤传播开来,演变成为后来的满洲布库(「布库」是由蒙古语的「搏克」转来)。因为统治者极为重视摔跤,经常举行「布库之战」或「演布库」,也有许多如特木德黑、杜尔玛、门都等着名的摔跤手。

布库是八旗军的重要训练项目,满清征服中国后,宫廷内还设立了「善扑营」,选拔出200名摔跤高手,将他们分为三个等级编入善扑营。善扑营类似于现代的特种部队,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宫廷内卫部队,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平时也负责皇帝的摔跤﹑射箭﹑马术等军事技能的培训,还有一个职责是在皇帝宴请蒙古王爷时担任助兴表演。今天中国式摔跤的正统为北京跤,而北京跤的前身正是布库,因此北京跤又被称为「满洲跤」。

据《清太宗实录》,天聪六年六月,「阿鲁部之特木德黑力士与土尔班克库克特之杜尔玛于会兵处角力,杜尔玛胜,特木德黑负,门都与杜尔玛角力,门都胜,杜尔玛负」。《东华录》则记载,天聪八年正月乙巳,「上御中殿,命士默图济农、查萨克图杜棱、噶尔珠塞特尔三贝勒下三旗力士,先与小力士为角抵戏,后令阿尔萨兰与三旗选报力士较,阿尔萨兰不容立定,一一高举掷之,各国人无不惊奇」。

在满清前期的演布库,始终与战阵有所关联,后来并设有培养、训练布库的「善扑营」,其职责类似元代的「校署」。到了乾隆年间,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加,如《啸亭续录?善扑营》所载:「定制选八旗勇士之精练者为角抵之戏,名善扑营。凡大燕享皆呈其伎。或与外藩部角抵者争较优劣,胜者赐茶缯以旌之。纯皇最喜其伎。其中最着名者,为大五格、海秀,皆上所能呼名氏。有自士卒拔至大员者,盖以其勇挚有素也。和相当轴时,令巡捕营将士亦选是伎。其后文远皋宁任金吾时以其贱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罢之,人称其识大体云」。

蒙古跤中的踢技只攻击膝盖以下部位,使对手失去平衡倒地,绝对不出高踢(高踢破绽大,容易被抓空档)。蒙古跤的这种踢技在手持兵器的情况下也特别实用,待敌人倒地漏出破绽后,一刀毙命。封对方来腿,也要封中不封低,也就是说封对手的发力点,而不是击发点。

现在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蒙古族摔跤手所穿的跤衣,和中国蒙古族也有所不同。蒙古国与俄罗斯蒙古族摔跤手头顶蒙古帽,身穿用多层帆布制成的崁肩,前面以两条细绳捆绑,崁肩上不见铜镜存在,摔跤手下身穿的是绣有图桉的三角裤。而中国蒙古族穿的则是绣有图桉的白色宽大裤子,腰间还系有红、蓝、黄三色相间的绸子大围裙,脚蹬高大的蒙古马靴,在一些重大的比赛与表演时,帽、衣、靴上还会镶有金、银饰物。

蒙古国的摔跤手,只有在国家级比赛获胜,才能获得ulsiin(国家)头衔和荣誉。国家头衔共分为8种,分别是:

nachin (隼)

hartsaga (鹰)

zaan (象)

garid (迦楼罗)

arslan (雄狮)

avarga (巨人)

dayan avarga (广阔的巨人)

darhan avarga (不败巨人)

当一个摔跤手在全国比赛中进入16强即可得到「隼」的封号,8强为「鹰」,4强为「象」,亚军被称为「迦楼罗」,最后的冠军就被称为「雄狮」。2次全国冠军可晋升为「巨人」,4次全国冠军晋升为「广阔的巨人」。如果想获得至尊的「不败巨人」头衔,则必须获得4次以上全国冠军。

摔跤手赞歌《搏克钦

(搏克钦是蒙古语Bohchin的音译,意为摔跤手)

从七勃里处挥舞而来,震得山岳动荡不已;

从八勃里处跳跃而来,踏得大地震撼颠簸;

从前面勐一看去,犹如一只斑虎;

从后面乍一看去,犹如一只勐虎;

他有雄狮般的躯体,他有巨象般的力道;

这摔跤手的功夫,实在令人惊奇。

在综合格斗方面,蒙古是传统的桑搏强国,到2013年为止,蒙古摔跤手在历届世界桑搏锦标赛上总共拿下56枚金牌,36位王者。著名人物有Bayanmonkh(1974年世界桑搏锦标赛100公斤级王者;1975年世界自由式摔跤100公斤级王者)、Bat-Erdene(1985、1986、1989年三届世界桑搏锦标赛重量级王者)。

蒙古摔跤手在柔道、自由式摔跤、柔术等各类摔跤赛场上也是纵横天下,如Tuvshinbayar(2008年奥运会男子柔道100公斤级金牌);Tsagaanbaatar(2009年世界柔道锦标赛66公斤级王者、2011世界柔道大师赛66公斤级王者、2013年Grand Slam 73公斤级王者);Sugarjargal(2013年世界格雷西柔术冠军赛无差别级王者)。

日本的国技相扑自2003年起被蒙古籍力士一手垄断,至今4位横纲(Asashoryu、Hakuho、Harumafuji、Kakuryu)清一色是蒙古人。蒙古作为冷兵器时代的绝对王者,许多世纪以来都背负着「最强战士」的声誉。除了蒙古跤以外,今天的日本马术(Bajutsu,一种马背上的格斗术,包括骑射、马背刀剑格斗等)也是从蒙古传入日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彪悍战斗民族之蒙古摔跤历史图籍
蒙古式摔跤的源起与历史
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
国际近现代蒙古裔军、政、科、艺、体人物(叹为观止!)
东北少数民族变迁史,曾经五次南下中原,契丹民族消失去了那?
匈奴 东胡 突厥 蒙古 契丹 女真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