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争片NO.1,《红海》都要逊三分!

春节档的几部电影里,堂叔最喜欢的是《红海行动》。


在一众热闹的贺岁片中,它是一个异类,基调残酷且壮烈。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你死我活的密集枪战,无不刺激着每个观众的神经。



《红海行动》没有弱智尴尬的神剧情,没有刻意的煽情催泪,没有空喊的民族口号,一切真实而震撼。它的出现,让贺岁片不再只有迎合观众的尬笑,也让主旋律电影有了更克制更国际化的表达。



有人说,《红海行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枪战动作片,而是战争片。甚至有人说,它是中国版《黑鹰坠落》,是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


好看的电影可以夸,但不能捧杀。如果把《红海行动》放到战争片的格局中看,它和世界一流战争片还有很大的差距。



林超贤是聪明的,用从头到尾不停的枪战避开了对个性鲜明角色的塑造和对人性探讨的浅尝辄止。


当然,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旋律电影的限制。



既然有人提到了《拯救大兵瑞恩》,今天就来聊聊这部出自斯皮尔伯格之手的经典战争片。


伟大的电影,即使看几十遍也不会腻烦。反而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不管看多少遍都不为过的战争片。



电影一开始,是长达27分钟的抢滩登陆战。这场战役是手持摄影,摇晃的镜头瞬间把观众带到了战场上。


战场就是修罗场,处处是残酷和无常。


有的士兵在海中窒息,有的士兵被炮火炸到尸骨无存,有的士兵因为被炸断腿炸出肠子而痛苦地哀嚎,有的士兵上一秒还在庆幸自己没有中弹下一秒就被爆头……



其中有一个细节,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正把中弹的战友拉上岸,一回头发现战友的整个下半身都被炸掉了。


正是这样残酷的战争改变着每个参战的人,他们把柔情放在心底,为了早日回家而奋勇杀敌。



如果战争片只拍出战争的残酷还远远不够,因为战争的主角是人,所以战争片要着重挖掘的也应该是人和人性。


《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八个人,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他们不单是“士兵”,他们还是米勒、卡帕佐、莱宾、厄本、韦德、麦克、杰克森和梅利西。



卡帕佐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当他看到一个像外甥女的女孩,就想把她抱到安全的地方,并把自己的护身符给了她。


当他死时,他拿出沾满血的家书,让战友们重新誊写一遍再寄回家。



卡帕佐的家书成了贯穿全片的动人细节。卡帕佐死后,韦德把家书整整齐齐誊写了一遍,当韦德死后,家书传到了米勒手里,米勒死后,家书又传到了莱宾手里。


在家书的传递中,深厚的战友情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医护兵韦德在战场上想救更多的人,即使那个人没救了,他也拼命抢救着。敏感的他最能体会其他士兵的心理,当战友把死去士兵的名牌当扑克牌时,他赶紧上前制止了。



在雷达站的战役中,韦德中弹了,他叫着“妈妈,我想回家”停止了呼吸。



副队长麦克话不多,却是米勒最得力的助手。他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收集一罐那里的泥土。



他在中弹后把厄本拉到了安全区。当米勒问他的伤情时,他平静地说自己只是被风吹倒了。当米勒再看向他时,他已经安静地停止了呼吸。



狙击手杰克森在每次开枪前都会对上帝祈祷。在最后,当他发现敌方即将发射的大炮时,他第一反应不是卧倒,而是担心着战友的安危,大喊:帕克,趴下!



如果说这些人都已经是铁血铮铮的汉子,那厄本就是战争中灰色人性的具体化。


以前每次看《拯救大兵瑞恩》都会被这个猪队友气死,想杀他的心都有,但后来再看电影,反倒理解了这个角色。



没有参加过实战的厄本只会绘图和翻译,因为小队中没人会德语,米勒只能让他同行。


电影花大量篇幅描绘了厄本在所有事件中的反应,他的变化让我们看到战争是怎样逼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又是怎样的改变了一个人。



厄本就像是镜头外我们每一个人,不曾亲身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生死无常。在平时,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但当他开始直面战争,他就是一个自私懦弱又有圣母心的懦夫。



看到韦德中弹后满身的血,他惊慌失措,也是这时他才慢慢接近了战争的本质。


看到杀害韦德的德国战俘,圣母心让他给战俘水喝,跟战俘聊天,求其他人放走战俘。他不懂战场上容不得妇人之仁。



在电影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中,本该为战友供给弹药的他严重失职。在战友梅利西和德军搏斗时,厄本就站在门外却两腿发软不敢进去救队友。


当杀害梅利西的德兵出来后,懦弱胆小的厄本甚至吓得举手求饶,却忘了自己手上有枪而对方没有了枪。



这样的厄本让人深恶痛绝,他就像是《鬼子来了》里无知愚蠢的村民。可是谁都不能否认,懦弱自私愚蠢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如果不经历战争的洗礼,就无法成为一个战士。



好在,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后,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厄本成长了。在米勒被之前他们放走的那个战俘射中后,厄本开枪杀死了已投降的战俘。


他终于成为了一名战士,但他也永远失去了原有的单纯和理想主义。



米勒带领的小队用近乎全队覆灭的代价救了瑞恩的肉体,同时也拯救了厄本的灵魂。



八个士兵该不该冒死去拯救瑞恩?这是贯穿全片的疑问。也是理应平等的生命个体对战争的质问!



三个兄弟都阵亡的瑞恩可能在被找到前就已经死了,就算瑞恩没死,八个人能在处处硝烟的战场上找到瑞恩吗?甚至,如果在找到瑞恩之前,八个人就已经牺牲了呢?



瑞恩的妈妈可怜,其他士兵就没有妈妈吗?瑞恩的命重要,其他士兵的命不重要吗?



耿直的士兵莱恩就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


看着战友接连阵亡,莱恩甚至想要做逃兵,他宁愿坐牢也不想再继续了。



即使他们有着很多不解,甚至连瑞恩本人也觉得这件事很荒唐,但士兵服从命令的职责还是让他们坚持了下去,也只有服从命令,他们才能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



《拯救大兵瑞恩》关于战争,关于责任,关于勇气,关于生死,关于成长,关于善良,关于士兵对家和母亲的思念。


我们会被其中的战友情谊感动得热泪盈眶,会对残酷的泯灭人性的战争产生深深的恐惧,会在人性的灰色地带看到自己的影子。



战争的残酷,让人怀念和平年代生活的美好,当时只道是寻常。


韦德含泪说,以前在家的时候,妈妈提前下班回家,想跟他多说说话,他却一直装睡。当韦德死时,他用最后的力气喊着:妈妈,我想回家。



米勒上尉,因为战争,从拿笔的人变成了拿枪的人。他一直在想,如果回到了家乡,妻子是否还能认出他来?



没有人生来就是杀人而不带罪恶感的,没有人生来就是无畏的敢于牺牲的,没有人生来就是无情的暴虐的。


战争的残酷之处,在于参战的大多人被迫成为了“杀人机器”。


镜头之外的我们在被震撼之余,只能祈祷世界和平。



本周末,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就要举行了。


这让堂叔想到在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拯救大兵瑞恩》败给了《莎翁情史》,和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


不论多么公正的奖项都难免有主观之处,只有时间才是一部电影最公正严明的裁判。



《拯救大兵瑞恩》用时间证明了,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美式主旋律居然也能这么好看
《敦刻尔克》很优秀,但和这部电影比还差点
影史首部大尺度年度票房冠军,感谢导演的一刀不剪
这才是,战争大片!
这十部气势恢宏的史诗级战争片,甩开抗日神剧100条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