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最好的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能讲究也能将就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我想,这大概就是对苏轼最好的诠释。

人生总有风雨坎坷,苏轼却不以为意。他能坦然的高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论身处何境,用哪种方式,他皆能找到岁月的一盏清光。

最好的人生,当如苏轼一般:能讲究也能将就。

1

身处顺境:要讲究
 
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轼意气风发,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中,苏轼成功从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
 
当考生考中之后,往往会修书一封感谢恩师,苏轼也不例外。
 
欧阳修读完苏轼的感谢信后,他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欧阳修的推崇,让苏轼很快就名动京城,他一下变得炙手可热,人们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私下里人们找他题字,宴会上歌女找他填词。
 
苏轼并没有因为突然的出名而惶恐,而是乐在其中,享受生活。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才算不辜负生活?
 
在一众的回答中,有一个回答最令人印象深刻,只有四个字,即:珍惜当下。
 
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谁都会苦闷,可如果只是烦恼,并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
 
人生短短数十载,与其一味感怀过去,不如珍惜当下,幸福可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


2

身处逆境:能将就

被贬谪后的苏东坡,在家的东边开出一片荒地,耕地播种俨然成了一个合格的农夫。
 
在京城时,他吃上好的羊肉,喝最醇的美酒,被贬谪后,吃山间的蓼茸蒿笋,也能发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慨来。
 
昔日写文章的手,如今也可以用来做农活;昔日吃惯山珍海味的嘴,吃起野菜来也毫不含糊。
 
学会接受现实,放低姿态,将就一点,这是苏东坡的豁达和乐观。

有条件会讲究是一种生活的品味和态度,没条件能将就是一种气度和胸怀。

有一个朋友去山区支教,同行中有一个从小在市里长大的女孩,在吃饭的时候一看有咸菜和馒头,就拒绝吃饭,说自己在家从来不吃馒头。
 
山区条件有限,北方人都以吃馒头为主,她不吃馒头,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食物。最后,负责接待的人员开车走了十几里山路带她到县城吃的饭。
 
最后,这个女孩一直没好好吃饭身体不好,不得不中途退出。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修得了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

境随心转,随遇而安。
 
人生最难的是,可以高处,也可以低就。无论好的坏的,都能变成人生路上的风景,这样的人才活得通透。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


3

人生当如苏轼:能讲究,也能将就
 
曾经的苏轼,写诗作文一定要匹配最好的砚台,他对自己的砚台十分讲究,早年收集了很多名贵的砚台,价值连城。
 
晚年苏轼被放逐到海南时,已经是62岁高龄,他发现海南地处蛮荒,文教不兴,决定办教育、开学堂。
 
而当时,苏轼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书房也没有,很多书都只能靠他自己手抄。
 
他经常汗流浃背地抄书,一抄就是大半天,汗水浸透衣裳,他也毫不在乎。

他能用最好的砚台,却也能用最坏的书房。
 
真实的人生往往好运厄运交替进行,能享受风花雪月,也能承受风雨摧残,享受得了好的,也能承担得了坏的,这样的人才值得敬佩。

得意时讲究,是对生活的热爱;失意时将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会讲究,也能将就,才是最好的人生。

其实,不论讲究还是将就,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又浅显的道理,仅有一次的人生,一定要好好地活。
 
笑着面对幸福和快乐,也要笑着面对困苦和艰难。

只有会讲究,也能将就的人,才能既会享受生活,也能抵抗住生活的种种磨难,活得精彩果敢。

愿你往后余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会讲究也能将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 #唱出自己的风格
人生失意时,我就会在心中反复默念苏轼的《定风波》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我最好的人生态度
人生——本无风雨本无晴【绝美图文】
苏轼《定风波》,人间有味是清欢,也有风雨也有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