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盗墓者想挖却一直没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发现,墓里出一龙钮帝玺

“文帝行玺”金印背后的故事

文/张珍、倪方六

(文帝行玺)

【名 称】“文帝行玺”金印

【年 代】西汉

【出 土 地】1983年10月出土于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

【收 藏 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文物价值】南越王墓“镇墓之宝”。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 也是唯一枚汉代龙钮帝玺

(玉衣,复制品)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派将军吕瑜带领5000兵卒不远万里到广州,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何特殊任何?原来并不是打仗,这支军队到广州来不是干“正事”的,是来盗墓的。他们掘地三尺,几乎把广州大小岗岭都刨了一层地皮。只为挖到传言中有稀世珍宝的南越王赵佗墓。

可是只挖到了南越王赵婴齐的墓。

之后也来了不少趋之若鹜的盗墓者,一直想挖到南越墓王墓,却始终未找到这座藏有珍宝的墓。1983年6月9日, 在广州市北郊一座称为象岗的小山上, 建房打地基时竟意外发现了。

初发现时,推测是一座西汉早期的古墓,并未能确定是南越王墓。

赵佗是什么人?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越国的创建者,也曾是秦始皇平定岭南的一员战将。在岭南被平定之后,秦始皇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立有战功的赵佗被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县令。

之后,秦朝灭亡, 刘邦、项羽逐鹿中原, 一片混乱。正所谓机会难得,公元前204年, 赵佗发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后, 建立了南越国。而在公元前206年新建立的西汉王朝对这个偏处于东南一隅的独立王国,有些无可奈何,只是采取怀柔政策安抚。

似乎中央政权的这种宽容的政策增长了赵佗的野心。刘邦死后,赵佗自封南越武帝。到景帝时代,赵佗虽口口声声表示臣服于汉中央朝廷,但仍“居国窃如故号名”(就是在南越国内和皇帝一个样)直到去世。死了就算了,还在自己的丧葬上和后人玩了一把故弄玄虚的游戏。

(南越王龙钮帝玺)

西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在赵佗国葬之日这一天,当地的百姓看到了一幕怪异景象:只见,发葬的灵车从番禺城四个城门同时而出,四具棺柩一模一样,令人分不清孰真孰假。

赵佗这反盗墓手段很管用,此后没有人知道真正装有赵佗遗体的棺材葬在什么地方,孙权派出的部队找不到很正常!

1983年发现的这个墓给了大家不少期待。但是当墓主身上的“帝印”王印和刻“赵眜”字样的印章等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时,发现找到的似乎不是赵佗的的墓,而是一位叫赵眜(mò)的南越王的墓。只是在历史典籍上从未听说过这个人名,这里的赵眜是谁呢?

(南越王墓门)

在众人迷茫之际,墓主身上的发现的一方刻有“文帝行玺”的金印成了最有力的爆料者。这里的“文帝”显然和我们熟知的汉文帝不是同一人。而在南越除了僭越称帝的赵佗外,似乎还有一位南越王也自称为帝。他是谁呢?

《汉书》有载:“婴齐嗣立, 即藏其先武帝、文帝玺。”赵婴齐是南越王赵胡的儿子,也是赵佗的曾孙。在这里的“武帝”自然是赵佗。据传,当时赵佗死后是将王位直接传给了孙子赵胡,之后赵胡又传给了赵婴齐。那这里的“文帝”就是赵胡了。

(南越王彩棺,仿制品)

由此可见,赵眜就是赵胡(不过也有说法是赵眜是赵胡的父亲),不过为何史书资料上只见赵胡不见赵眜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当细细考究赵眜的这方金印,有两处显而易见的地方令人觉得十分有趣和怪异。

对于中央汉王朝来说,南越王僭越称帝足可以灭族。而这枚刻有“文帝行玺”金印在汉朝方面来说就是一枚胆大包天的伪印。对比一般常规的皇帝印玺,这枚“伪帝印”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南越王墓出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次出土金龙帝玺!两位副总理亲自批示,一个103岁的长寿帝王
《史记》,你写错了!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馆藏玺印
南越王赵眛墓原址发掘照片以及出土印玺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来自西汉南越王墓【3】
出土时甚至无法直立的一只玉杯,却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