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樟树|妈妈的故事·走向大西南
userphoto

2023.08.03 广东

关注

文/樟树

2023-08-01·星期二·晴·24-34°

今天是第96个《八一·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第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军人拥有了专属的伟大而神圣的节日。

从南京到云南,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段艰苦卓绝的经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段值得记录和纪念的历史……

一直都想写妈妈的故事《走向大西南》,只因手上缺乏资料,对军史又知之甚少,不敢随意下笔,这段日子在家中陪伴妈妈,时间比较多,翻箱倒柜,没想到妈妈竟然还收藏了不少从未见过的宝贝,深感庆幸,又可以续写《妈妈的故事》,希望可以用文字和图片来真实还原已经过去了70多年的那段峥嵘岁月和红色历史。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4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进驻「南京·孝陵卫」,同年6月中旬,军大开始面向社会正式招生,据军史记载,当时的苏、沪、浙、皖等地有上万名江南青年学子踊跃报名参军。

是时,正读高中的妈妈和大舅两人瞒着家人,偷偷从无锡老家跑到南京毅然报名参军,1949年6月,妈妈有幸成为了光荣的“军大人”,走上了自觉革命的道路。

這是1949年妈妈在当兵前后的一组《老照片》,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不满18岁的妈妈,从学生到女兵,从富家小姐到革命战士,用自己的芳华和一生,去经历、体验、见证和诠释了徒步走向大西南八千里小长征的艰辛和峥嵘,历经洗礼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从容而笃定,义无反顾……

这是妈妈珍藏了20多年的由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学校校友会编制的一套「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纪实」的原版碟片《走向大西南》。

读《序文》才大致了解了那段历史

五十多年前,正当国家处在历史转折、大决战的关键时刻,战友们听从党的号召,为解放大西南,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满怀革命激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的同志们奔向战火纷飞的战场,在八千里的征途中,冒着敌机和匪特的骚扰,经受种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跋山涉水跨越七省,胜利抵达云南,肩负起开阔新区,接管建政,征粮剿匪的血与火的斗争,为创建和巩固人民政权,有八十多位战友血沃三迤,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战友们与云南人民甘苦与共,默默奉献,为云南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岁月悠悠,战友们虽经历史的曲折磨难,依然无怨无悔,矢志不渝,而今虽银发双鬓,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壮志不已。

第一次点了开珍藏20多年的碟片,视频带给妈妈的可能是回忆、是感慨,而带给我们的则是强烈的被震撼和深深的被感动……

看一幅幅珍贵的历史镜头和画面

听每一位老战士的深情讲述和解说

仿佛引领着我们跟随二野军大女兵妈妈们的脚步,一起走进70多年前解放大西南那段光辉历史;走进她们从富家小姐成长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艰难岁月和烽火征程;走进她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走进她们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年,他们正年轻

视频真实清晰地还原了妈妈一直都没能给我们详细讲述的那段烽火岁月和红色历史……

《西南服务团》的组建和任务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解放大西南成为解放全中国的关键一步。中央政治局决定,指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并接管西南四省「云、贵、川、藏」。

走向大西南,解放全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干部短缺, 最后决定可以由以下三方面来得以解决

一、从革命老区抽调;

二、依靠西南几个省的地下党;

三、从解放新区招收高中以上的青年学生、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949年6月,以宋任穷为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南京正式成立,《服务团》的名称也来自邓小平的指示 “更能体现和符合为西南人民服务的宗旨。”

《西南服务团》的主要任务

第一、协同解放军执行战争勤务、宣传、教育和动员群众支援解放军;

第二、参加新区接管工作;

第三、帮助新解放区军政当局肃清残余的反动势力;

第四、协助废除旧的反动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工作。

《西南服务团》的成立意义重大,首先是党中央解放大西南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是中央对党的干部政策的一大突破,更是为培养军政干部和建设大西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据视频解说,《西南服务团》另外一部分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一团的一营和三营的900多学员兵组成,在进军西南途径长沙时被并入《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的建制,又称为《军政大学队》,直属二野政治部统一筹调。

妈妈应该属于其中一员。我也是看了「二野军大校友通讯录」才知道,妈妈在军校的建制是“1总队6大队7中队”,进入云南后的建制是“一团一营二连”(二连是女兵连,妈妈说她的连长是王季玉,季玉阿姨是领导、是战友、更像是大姐,从49年到现在,妈妈和季玉阿姨一直都保持着密切联系)。

在南京军校学习集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妈妈说,主要是学习了许多革命理论,特别是校长刘伯承 “你们这些学生兵不要以为是和平兵,你们还会遇上战争,还可能会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报告和政委邓小平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过好三道关,特别是要过好生死关……”的报告,都是对新学员最深刻的教育和鞭策,刘邓首长的讲话,字字句句,铿锵有力,虽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妈妈每每谈及此情此景,都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二位首长的四川方言——对《军大》这种灵魂深处的革命教育,妈妈至今仍记忆犹新。

《二野军大》,就是这样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为解放大西南而无惧生死,英勇向前的青年学子和军政干部,不愧为一所特殊的红色革命大熔炉。

视频中听老兵讲述,从南京到云南全程8000里,《西南服务团》的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将要掌握的重要学习内容贴在前一位战友的背上,一边行军一边学习,走了8000里,学了8000里……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的特殊学习方式,才有可能在短暂的几个月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实用的军政干部。

妈妈回忆说,记得她们是在49年的9月底就离开了南京,先是乘坐载货的闷罐车南下武汉到达湖南岳阳,因铁轨遭国民党残匪破坏,只能改步行到达长沙。妈妈说她清清晰地记得,1949年10月1日第一个新中国的《国庆节》,是在长沙度过的。

1949年的10月,云南支队在长沙休整扩编后,既随二野向云南进军,沿湘黔线经湘乡、邵阳、翻越雪峰山、走怀化、芷江、新晃进貴州、贵阳、云南,跋山涉水,长途西征,日行百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这些学生女兵无疑是艰苦卓绝、困難重重,前进路上的每一步、每一程,都有可能面临巨大的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

1949年11月过「雪峰山」,这是《云南支队》行军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这座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横亘湘西,海拔1934米的雪峰山,山高坡陡积雪多。

据妈妈回忆说,那是一段最最艰难的行程,每迈出一步,都要使出浑身的气力,即便如此,女兵们没有一个叫苦的,更没有一个退缩的,她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脱胎换骨般的坚毅和坚韧,令人惊叹、更令人敬佩。

从长沙到云南的3000多里的长途跋涉,军大女兵随二野大部队从开始的一天行走三四十里,到五六十里,七八十里,甚至一天行走百十里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还有头上身上的虱子(革命虫)、脚上的血泡脓疱……桩桩件件都是艰苦卓绝的锻炼和考验。

而妈妈说,她们女兵要克服的困难还远不止此,女兵所面临的困难相比男兵更多且更复杂,特别难以启齿的是遇上生理期的尴尬、无奈和难堪,妈妈所在班上的女兵们(班长濮濯芝,妈妈是班副),每次都只能撕扯自己被褥中的棉絮来应对,就这样,当部队到达云南时,几乎所有女兵们的被褥就都只剩下一个个的空被套。妈妈说,值得庆幸的是往南走,如果是往北行,估计冻都冻死了……个中艰辛,真的很难用恰当的言词和文字来表述和形容。

镜头闪过,妈妈突然站起来说“这个女兵好像我呀”,我们赶紧倒带回去仔细观看,的确是太像妈妈了,遗憾的是镜头太模糊,无法准确辨认,但不管是不是妈妈,总之是一位跟妈妈长得很像很像的小个子女兵——英姿飒爽、芳华正茂。

走,向着大西南走

走,向着大西南走

西南服务团向大西南走来

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向红土地走来……

据军史記載,《西南服务团》各支队的行军线路,就属宋任穷带领的《云南支队》3897人的队伍行走路线最为遥远,也最为艰辛,四个多月的风餐露宿、披星戴月,途径苏、皖、鄂、湘、川、黔、滇七省,纵横8000里,被邓小平誉为「小长征」而载入中国解放战争的光辉史册。

1950年2月9日,《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胜利抵达云南的沾益,与云南地下党边纵举行了盛大的会师联欢。

一幅《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进军路线图》,留下了3897名《云南支队》战士们的红色足迹,更是老兵们心中一条永远的红色之路。

从长沙到云南,妈妈她们是跟随二野唯一一支徒步行军3000多里到达云南的女兵部队。

第二集

热血,铸就英雄魂

这是1950年到达云南后,二野军大直属女生大队合影照。

妈妈看了视频很激动,妈妈说应该她也在其中,只可惜画面太模糊而无法清晰辨认。

视频中这张1950年《曲靖土改工作队合影照》,看着比较模糊。

还是从「百度」下载的这张《老照片》比较清晰,照片上附有文字說明「曲靖地委工作队全体同志合影」。看了照片妈妈说 “这应该是我们当年曲靖土改工作队的合影照”。

妈妈回忆说,1950年初,随二野军大到达云南后,她和部队几个「能吃苦、胆子大、能力强」的学生兵被分配到了云南的曲靖地委,受命投身于新政府征粮剿匪的土地改革斗争中,妈妈还担任了土改工作点的副点长。

听妈妈说,她所在的曲靖地区的土改工作异常危险和困难重重,在当地村民几乎家家都有土匪,还好抽大烟。土匪们为阻碍土改工作而肆意作乱,各种骚扰、破坏、偷袭或明枪暴动时有发生,斗争是相当的尖锐激烈,给土改工作队带来重重危险和严峻的生死考验……

70多年过去了,一张《老照片》定格了妈妈在曲靖土改工作队那段回不去的青春往事和忘不掉的历史记忆……

镜头闪过,妈妈突然说“等等,好熟悉的房子”。听妈妈说,曲靖农村基本都是这种两层小楼,上面人居,下面就是牛圈猪圈和茅厕。

妈妈说,当地农民喜欢抽大烟,记得当时为了征粮任务,总是要入户宣讲党的政策和动员工作,要是碰上抽大烟的可倒霉了,必须耐着性子等他们过完烟瘾才好开展工作,如此一来,经常会要工作到深夜,回不去区委就只能借宿在老乡家。

妈妈清晰的记得,当年工作组就是寄宿在这样的农家,像这种木板隔起来的两层楼,睡在楼上可是有味道的,楼板下传来臭味和牲畜的窸窣声,让人根本无法入睡,能坚持完成土改工作,也是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的。

——真心佩服妈妈的好记性。

视频讲述,1950年的云南土改时期,最艰难的还是来自反动敌特和土匪恶霸的垂死挣扎和强力抵抗,仅1950年的4月到5月,在玉溪、曲靖、楚雄等地,就接连发生了上百起反革命武装暴乱,剿匪战斗频发、激烈、残酷、甚至白热化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云南支队的战友们,顽强战斗,无惧生死,为云南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为云南的征粮剿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据视频讲述,1950开始的征粮工作一年多时间,土改工作队圆满完成2000多万公斤粮食的征粮任务,从而保证了云南地区的军需民用,稳定了大局,捍卫了红色政权。

据视频讲述,在云南解放初期的残酷的征粮剿匪工作中,《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有86位战士为此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妈妈还清晰地记得,曲靖工作队有位战友,就是在征粮时被土匪黑枪击中就倒在了妈妈的身边,面对土匪的猖狂和战友的牺牲,工作队战友们只能擦干眼泪、就地掩埋战友,继续砥砺前行,坚定地完成征粮任务。

妈妈曾感慨地说: “70年前,一群年轻的学生兵,背著背包,从繁华的大都市、从美丽的大好江南,穿越几千里,分别到达了大西南的云、贵、川等地,担当并完成了当地的土地改革任务,云南大地,处处安息著我们年轻的军大人'。(这是妈妈的原话)

青山处处埋忠骨,热血铸就英雄魂。

云南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每一位《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的英雄儿女 !

第三集

丹心,赤子未了情

第三集,主要讲述了在取得了云南剿匪战斗的胜利和完成了征粮工作任务后,大部分《西南服务团》干部们都陆续转入到了云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并成为了云南财政、教育、邮电、新闻、公安、交通、矿业、工农业等各关键部门的骨干和领导,为云南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全剧终》看结尾打出字幕,才知道视频的制作是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影视艺术中心承制」的。要是能把军大女兵的故事拍成电视剧或电影该多好。

三集3小时,我们和妈妈一起认真看完了《走向大西南》完整视频,感慨万千,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打江山后人坐江山,扪心自问,除了被《走向大西南》感动和震撼外,我们还能为那些慢慢走向暮年的前辈们做些什么……

至少,我们应该还有追寻红色历史,传承红色记忆的一份能力和责任 !

听妈妈说,在完成了曲靖土改工作后的1951年底,妈妈重新穿上军装,回到部队任文化教员。

1952年37师政治部文化教员合影

《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

这是妈妈珍藏的《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是1949年由西南军区为纪念西南解放而特制的纪念章,其背面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颁发 1949.11.1—12.27” 。

《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的制定和颁发其意义深远,除了是对解放全中国(除西藏外)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更是对在1949.11.1---12.27直接参与「解放西南战役」并为之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一野、二野、四野官兵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褒奖和荣誉。

据资料显示,当年颁发了70万枚《解放西南服务纪念章》,估计现存下来的应该也不会有很多了。

《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毕业证章》

这是妈妈珍藏的《毕业证章》,虽说早已成旧斑驳,但妈妈说,也正是青春时期的一次明智选择,才有机会在《二野军大》这所特殊的革命大熔炉中经受住千锤百炼,蜕变成长——这可能就是妈妈一生自信、自强、自傲的底气。

《二野军大进军西南45周年纪念章》

这是妈妈珍藏的《进军西南45周年纪念章》是由二野军大校史研究会特制的校庆纪念章。

进军云南45周年的校友们,为了云南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鼎力奉献、功不可没,都是值得被纪念和讴歌的时代英杰。

《军政大学50周年纪念品》

这是妈妈珍藏的《军政大学50周年1949.5---1999.5纪念品》,早年一直摆放在家里书桌上,年代久了,盘子有些破损,好在被妈妈及时收起来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成立60周年纪念章》

这是妈妈珍藏的《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成立60周年纪念章》,其制作和颁发寓意深远,看岁月如梭,弹指一挥60年,从青春到年迈,从青丝到白发,一个甲子的跨越,21900个日月的变迁……

时光荏苒,初心如磐,这是一枚值得永远珍藏的《纪念章》。

特别值得骄傲的还有团长宋任穷对《西南服务团》给予的高度评价 :

“不愧是投笔从戎的一代,自我牺牲的一代,无私奉献的一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

《胜利功勋荣誉证章》

这是妈妈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是1988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军队离休干部的功勋荣誉章。

很庆幸,作为第一代走进云南的“军大人”,妈妈也享受到了这份殊荣。

《独立功勋荣誉章》

这是妈妈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198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休干部。

作为走向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第一代“军大人“,妈妈当之无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云南校友通讯录》

这是妈妈珍藏的「二野军大云南校史研究会」编写的《校友通讯录》,详细记录了1949年6月在「南京·孝陵卫」入伍的学员花名册,看其中入校年龄最大的21年生人,而最小的是35年生人,所有在册老前辈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

一代人的奉献

一代人的担当

一代人的丰功伟绩

留在通讯录中的每一位军大前辈,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和榜样,都值得我们永远敬重、永远铭记 !

《二野军政大学校歌》

永远唱响三迤大地、唱响祖国大地

長江之滨,

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建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乘。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长江之水汹涌澎湃,

把反动派彻底消灭干净。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

《永恒的纪念》

翻看妈妈的这些珍藏品,感触颇深,毋庸置疑,每一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和特殊的时代烙印,它见证了枪林弹雨和血与火的峥嵘、也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和中国崛起的辉煌……

妈妈心中《永恒的纪念》,就是我们心中无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一日从军,终身为兵

妈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偶像和榜样

追寻“军大人”非同寻常的红色历史

聆听“军大人”非同寻常的红色故事

铭记“军大人”非同寻常的红色群体

传承“军大人”非同寻常的红色血脉

以史育人、以史明鉴 !

致敬——所有为解放大西南而奉献青春热血和锦瑟年华的女兵们 !

致敬——曾经的、现在的、永远的中国军人 !

八一建军节快乐

作者近照

作者简历:

50后,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技工,有幸成为七七级大学生,现在是一名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新四军女兵为何被称为“四大金刚”?
风土人情之云南曲靖
云南曲靖高山流水
昆明仅存的六十军抗战女兵赵凤稚(图)
八千里路励青春——邓小平同志与西南服务团
谭震林将军与田秉秀的红色恋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