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8年程潜病逝,追悼会上其妻鼓起勇气询问周总理:程潜算什么人
userphoto

2024.01.09 广东

关注

1949年9月的一天,北京秋高气爽,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好不热闹。毛泽东穿着一身素朴的中山装,在周总理、朱德陪伴下来到了火车站。

毛泽东此行,是为了迎接自己的老上司——曾是国民党元老、一级陆军上将程潜。

年老的程潜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出席开国大典,他从火车上快步走下,见到毛泽东,激动地说:“主席,您那么忙,怎么来了?”毛泽东风趣地回答:“再忙也要来,咱俩既是同乡,您又是我的老上司,不来岂不是失礼了吗?”

打量了一番程潜,又说:“这次请您来参加政协会议,共商国是,有什么意见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毛泽东称呼程潜是老上司,是因为毛泽东年轻时在湖南新军当过半年兵。

那时,程潜是湖南督军府的参谋长、军事厅长。

其实这不过是教员的客套话,那会儿位高权重的程潜根本不认识这个刺头小伙,今后两人的往来和交际也大多和政治相关。

支持革命的程潜

程潜,1882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年轻时程潜家境不错,受过清末推行的新式教育。甲午一战后,程潜痛恨朝廷腐败,让国家蒙羞于东洋各国,决心弃笔从戎。

也许是受到的刺激太大,又或许是程潜本人极其优秀,在湖南武备学堂的考试中,程潜名列第一,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改变程潜人生际遇是在1911年。

这一年六月,正是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在全国掀起了波浪,程潜刚从日本留学回国不久,任四川新军混成协参谋。

不巧的是,程潜接到了父亲去世的电报,便立刻请假回乡料理丧事。

处理完毕后,程潜并没有回到四川述职,而是又接到了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来自驻四川陆军十七镇统制朱庆澜,朱统制看中了锐意进取的程潜,让他去北京参加永平观操典礼。

上司一张嘴,下属跑断腿,程潜不敢抗命,在农历八月十九日坐上了火车。

没想到的是,历史的曲调就在这一天突然变奏,程潜抵达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得知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更巧的是,在彰德蛰伏的还有一个大人物——袁世凯,也几乎同时得知了消息。

和袁世凯想借助武昌起义,重新掌权不同,刚入世的程潜身上理想色彩更多一些。早在日本,程潜就已经秘密加入同盟会,和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李烈钧多有往来,并有幸亲眼见到革命领袖孙中山,听过孙中山的革命指点。

这一刻,想必程潜的内心早已抑制不住激动之情。

第二天,程潜抵达北京,被告知永平操练取消。发生那么大的事情,朝廷最重要的燃眉之急当然是“平叛”了,谁还有闲工夫举行演习?

程潜喜不自胜,心想:正好,没人管我了,何不南下投身革命党人,建立不世功勋,开辟万世基业,将来史书定会重重写上一笔,也不枉虚度年华,来这世上一遭。说干就干,程潜不久南下,于农历九月十八日来到汉阳昭忠祠(革命军的总司令部)。

革命军总司令黄兴大喜过望,交给了程潜一项使命,回到湖南发展革命力量。

1912年,程潜先后担任了湘军都督府参谋长、湖南军事厅厅长,有了自己的军事武装,成了一方诸侯。

誓师讨袁

不过革命非一日之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二次革命”由于是仓促之战,国民党大败,程潜也只得化妆逃亡上海,尔后流亡日本,人早稻田大学学习。

流亡到日本的革命党人之间,因为一时的失败,内部出现了裂痕,最大的分歧就是孙中山和黄兴对领袖的效忠问题上。

从同乡之情和价值认同上,程潜都站在黄兴这边。

另一边,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程潜于1915年11月初回国。受护国军的委派,程潜以湖南招抚使的职务,举起了讨伐袁世凯的大旗。军事上的初步成功,并不能代替政治上的孤立局面。

1916年年底,黄兴、蔡锷相继去世,对国民党内部湖南势力而言无疑是一个转折点,对程潜的个人命运也是如此。于是,势单力薄的程潜只能紧紧跟着孙中山。

1920年11月28日,孙中山回到革命的大本营广州,重组中华民国政府。

12月8日,孙中山任命程潜为陆军部次长。程潜到广东任职后,对革命事业以及领袖孙中山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孙中山也十分仰仗程潜出色的军事才干。

不久,孙中山遭到陈炯明的背刺,程潜坚定站在孙中山这边。

因此,1923年,程潜接受重托,创办了“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招收了大量的湖南醴陵青年学子,比如左权、陈赓、宋希濂、李默庵等人。后来,这所学校和黄埔合并,这也是黄埔一期有不少都是醴陵人的缘故。

然而,孙中山并没有任命程潜为军校校长,也凸显出孙中山可能对程潜始终有一种防备之心。有一种说法是孙中山并不是真心信任这位湖南籍的元老,对湘水人士也多有芥蒂。另外,选择无背景、无靠山的蒋介石,似乎要更容易控制。

在国民党,程潜最后的荣光应该是属于北伐时期。

那时,程潜被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命为中央军右路军总指挥,在1927年3月24日攻占了具有极大象征意义的南京城。

此役中,一向沉稳的程潜两次战场抗命,抢了蒋介石的头功,让蒋介石妒火中烧。

攻克石头城,让程潜惹了众怒,也可以说是程潜个人政治命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不仅蒋介石看程潜不满,就连桂系军阀李宗仁也十分记恨。

1928年,湘桂联军攻打唐生智,程潜的部队打通了桂系部队通往广西的通道。可李宗仁不讲武德,竟然以“专横跋扈,把持湘政”的罪名为借口,软禁了程潜,免除了程潜的官职。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插上一脚,收编了程潜的第六路军。至此,程潜十余年拉起的第六军被消灭,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弃暗投明

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中,手里没有军队,就如同空中柳絮。三十年代开始,程潜在国民党内部被真正边缘化了。

尽管在抗战时期,程潜是第一战区司令官、武汉行营主任,不过这都是名义上的,基本上是个旁观者。

程潜不但对中央政府的重大决策没有什么影响力,即使是家乡湖南的政治人事,也无从置喙。

1948年年底,国民政府败局已定,程潜这尊菩萨又被重新抬到了明面上。希望靠着这位湘军名将的威望,守住三湘四水。

可是运去英雄不自由,程潜眼见国民党又变为一个清末政府,对国民党心生绝望,政治立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19日,程潜接受了学生的提议,发表了一场演讲,提到:“湖南是三千万人民的湖南,正如中国是全中国人民的中国一样。我不承任少数人以主人自居而能左右大多数人民的命运,更反对存心偏私不顾大众死活的人出卖湖南……求使湖南免于战祸,才是当务之急。”

演讲的意思非常明白,就差将起义两字写在脑门上了。

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通电全国,和平起义,湖南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

解放后,程潜历任湖南省军政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为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言献策。

1968年4月9日,程潜因病逝世,当时时局不稳,各方面都受到了破坏。

程潜虽然属于统战人士,也遭到了波及。一时之间,是否应该举行追悼会,也没人敢于做主,急需请示周总理。

当晚,中央统战部常克明邀请了民革中央负责人朱蕴山、卢郁文商议此事等到深夜,三人才见到晚归的周总理,周总理当即表示:“追到程颂公还犹豫什么?不仅要开追悼会,还要通知何香凝女士。”

4月12日,民革主办了追悼会的活动,不过受到条件的限制,到场的人士寥寥可数。除了卢郁文等民革委员,还有李宗仁、章士钊等。

不过13日晚上,百忙之中的周总理还是抽出了时间,深夜来到程潜家中悼念程潜家人,向其亲属表达了亲切的慰问。

这时,温文尔雅的程潜夫人郭翼青为了给亡夫盖棺定论,先是感激了周总理的到来,鼓起勇气问了一个问题:“总理,你说程潜究竟算是什么人?我家到底算什么成分?”

郭夫人刚说出口,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立即使室内的空气凝固起来,众人的眼睛都齐刷刷望向周恩来。这一问不仅关系到程潜的历史评价,也关系到在场民主人士的现实利益。

只见周总理定了定神,满怀激情又坚定地说:“颂公当然是革命干部嘛,他同共产党合作那么多年,抗日功勋卓著,和平起义,让湖南乡亲免于战火涂炭,还是一级勋章的获得者。解放后,颂公又身负要职,恢复了湖南的社会生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们家庭当然是革命家庭嘛,这没什么疑问。”

郭夫人和所有在场的人士,听了周总理这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解脱了精神上的束缚,每个人都深为感动,称赞周总理海量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

结语

从历史的宏观视角来看,程潜的一生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不管在清末、北伐、抗战、解放,任意一个历史阶段,程潜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都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

即便其中也有一些为己谋利,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不应该过分吹毛求疵。

参考资料

《周恩来传》 人民出版社

《程潜将军逝世的时候》 文史团结 夏从本

《程潜北伐时期抢头功》 文史博览 2017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8年程潜病逝,追悼会上其妻鼓起勇气询问周恩来:程潜算什么人
68年程潜病逝,追悼会成为难题,周总理亲自拍板:还在犹豫什么
1968年程潜病逝,其妻子在追悼会上问周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1968年程潜病逝,他的妻子追悼会上问周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1968年程潜离世,程夫人追悼会上问周恩来:我们家程潜算什么人?
68年程潜病逝后,在追悼会上妻子问周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