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蟹、稻虾、水稻单作大比拼(详细养殖技术)



面积320亩,种养模式为水稻-扣蟹共作,水稻澳洲淡水小龙虾共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地点与种养模式

在锡山区鹅湖镇金星家庭农场建立水稻扣蟹共作模式,总面积88亩,沟坑面积23.8亩;在锡山区羊尖镇志宏家庭农场建立水稻扣蟹共作模式,总面积126亩,沟坑面积78.9亩。在锡山区锡北镇泾西水产养殖场建立水稻澳洲淡水小龙虾共作模式,种养面积106亩,沟坑面积75亩。

2田间工程与水草种植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能良好的田块。沿田埂四周开挖环沟,距离田埂12米,上宽67 米,底宽1.55米,沟深1~1.3米,开挖取出的泥土加高池埂后平摊于原池底,使环沟水深能达到1米以上。在田块四周设置水产品防逃设施防逃围拦或护板。稻田相对两角田埂上设置进、排水口,并用双层密网片包扎好,防止养殖对象逃逸。环沟内种植虾、蟹类喜食又能适应长年生长,水质净化效果较好的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水花生和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密度不宜超过环沟总面积的2/36月后刈割或稀疏老草,促进嫩叶生长。

3水稻种植与管理

水稻只种一季稻,水稻品种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强且耐肥性强的品种,选用高秆水稻(渔稻4号)和南粳46。秧苗在5月中下旬开始移植,采用等穴距插秧法,株距80100厘米,行距80100厘米,保持田间通透,水道畅通为宜。施肥以施基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平均每亩施用肥量485 千克。水稻生长期间,稻田水深保持在510厘米,水稻栽培期间不施农药,田间草人工拔除,安装绿色物理吸虫灯防治病虫害。

4水产苗种放养与日常管理

1)苗种放养

放苗前1015天,每亩环沟用生石灰5075千克化水后均匀泼洒,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3天后用60目筛网过滤注新水6070厘米,然后每亩投放发酵腐熟畜禽粪肥50千克培肥水质,确保苗种进入稻田后有足够的饵料。苗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金星家庭农场于201759日投放河蟹大眼幼体,放养规格4万只/千克,投放密度1千克/亩;志宏家庭农场于2017512日投放河蟹大眼幼体,规格1.4万只/千克,投放密度6千克/亩。泾西水产养殖场澳洲淡水小龙虾苗种投放时间为2017  5  7 日至67日,苗种规格0.8厘米/尾,投苗密度4300/亩。

2)饵料投喂

大眼幼体到1期仔蟹阶段,以稻田水体内轮虫及枝角类为主,从2期仔蟹到4期仔蟹阶段,投喂新鲜野杂鱼制成的鱼糜并辅以少量幼蟹专用饲料。每天投喂1次,饵料一部分投在环沟边浅水区,另一部分投在环沟内。5期仔蟹以后改投幼蟹专用饲料和植物性饵料,投饲量也逐步递减。进入9月份,投喂野杂鱼和幼蟹专用饲料,增加扣蟹营养积累,确保安全越冬。澳洲淡水小龙虾养殖投喂对虾颗粒饲料,适当搭配新鲜鱼虾肉糜。虾苗放养初期,投喂开口饲料,饲料蛋白含量达30%~35%,饲料粒径0.50.6毫米;养殖中后期饲料蛋白含量在25%~30%,饲料粒径23毫米。日投饵量随虾体增长而逐步降低,每天下午投喂1次。

3)水质调控与日常管理

稻田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质调节,每15天左右加注一次新水,并及时将虾蟹池剩余的水草、饵料残渣捞出池塘。每半月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提高虾蟹体质。在8-9月高温季节,每半月泼洒生石灰一次,杀菌、调节pH及增加水体中钙离子含量,促进虾蟹生长。坚持早晚巡塘,认真观察虾蟹活动、摄食及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结果

1产量

20171025日和1031日,组织专家进行水稻现场测产,经现场测产种植面积(不含养殖环沟面积)普通水稻平均亩产为534.6千克、高秆稻亩产量为345.4 千克; 有效面积(含养殖环沟面积)普通水稻平均亩产为294.2 千克、高秆稻亩产量为117.1 千克。对三个实施点周边区域普通水稻单作模式进行水稻亩产量统计,平均每亩水稻产量为545千克。普通水稻种植面积平均亩产比周边区域普通水稻单作模式减少10.4 千克;有效面积平均亩产比周边区域普通水稻单作模式减少250.8 千克。

10月中下旬起,水产品已逐步起捕,20183-4月捕捞全部结束,初步统计水稻扣蟹共作田块水产品亩产量平均为120千克,平均捕捞规格为11.5/只,其中规格10/只以上约占60% 水稻澳洲淡水小龙虾共作田块水产品亩产量平均为150 千克,平均捕捞规格为79.7/只,其中规格100/只以上约占20%,规格 70/只以下约占30%

2产值及经济效益  见表1。

鹅湖金星家庭农场综合种养模式与周边水稻单作模式比较,亩成本投入增加2220元,亩产值增加7469元,亩效益增加5249元。羊尖志宏家庭农场综合种养模式与周边水稻单作模式比较,亩成本投入增加7453元,亩产值增加10980元,亩效益增加3527元。锡北泾西水产养殖场单位面积综合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模式比较,亩成本投入增加9453元,亩产值增加21195元,亩效益增加11742元。综上,三个实施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模式比较,平均亩成本投入增加6375元,平均亩产值增加13214元,平均亩效益增加6839元。

三、小结

1.从2017年试验结果来看。由于开挖养殖环沟,水稻有效面积亩产量与种植面积亩产量有一定差距;由于水稻种质和栽培技术等因素,高秆稻亩产量与普通水稻亩产量相比差距也较大。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种植面积亩产量略低于周边单作模式,分析认为这与水稻种植密度和未使用农药、化肥有关。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种植要考虑保持水道畅通,有利于虾蟹生长,因此,行株距不宜过小。综合种养模式投入较大,亩成本远高于水稻单作模式;生产出的稻米和水产品则有效提高了亩产值和利润。

   2.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对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可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吸收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同时能稳定水温,尤其在高温季节作为天然屏障能遮挡强光直射水面,有效减少表层水体吸收的热能,为虾蟹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水稻生长过程中未使用农药化肥,水产品养殖过程符合无公害生态养殖要求,因此生产出的稻米和水产品品质有保证,确保了产品产值和利润增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金项目:中国稻鱼综合种养的发展与展望
水稻-澳洲淡水龙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若干思考
养得好更要卖得好!99%的人这样养虾和卖虾,比别人多赚不只一倍
定远县成海生态家庭农场稻虾综合种养效益好
龙虾一亩产量有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