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海一号” 海捞瓷器欣赏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国。

2007年1月16日,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之后进行了持续9个多月的打捞。整体打捞行动在2007年开始,那之前“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这艘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超过8万件。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

工作人员在展示取出的泥土样本

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点,南海一号完成整体打捞,正式进入水晶宫

2008年,水晶宫开馆迎四方游客。[3] 

2011年3月底,开始对古沉船“南海一号”第二次试发掘,本次试发掘主要目的是确定船首和船艉的准确位置,并采集水、泥和沉箱等标本进行试验和测算。

2011年4月25日,广东文物考古所发布了,

隔舱板

本次试发掘确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为“南海I号”整体发掘奠定了基础。本次试发掘发现的“南海一号”的“隔舱板”和“船舷板”帮助研究人员基本确定的“南海一号”船头的位置。据介绍,“南海I号”目前尚未有整体全面发掘的计划,需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再制定下一步的发掘方案。[4] 

2013年11月28日,在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启动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用三四年时间,取出全船6万-8万件文物。[5] 

2014年5月15日,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两次试掘,现已进入船体正式发掘阶段,上层淤泥即将清理完毕,松木船舷和一匝匝瓷器、铁器已清晰可见。[6] 

2015年1月28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7] 

2016年1月9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在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布“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最新进展,公布沉船类型、船货发掘最新发现以及推测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发现。目前已出土文物超过1.4万件套,专家推测它是属于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类型的古船。] 

据介绍,“南海一号”是一条满载货物的沉船,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装货后,在前往南亚、西亚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于海底。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钱币亦有相当数量,纸张、丝绸等有机质货物可能已分解不存。截至2016年1月5日,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下图分别为“南海一号”挖掘现场和龙泉窑系青釉菊瓣纹碟。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由“听雨轩收藏文化”公众号精心编辑整理,我们敬重原创作者,未标明作者的,都因无法找到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其它公众号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公众号,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海一号博物馆
南海水底惊现千年古船,船上无数奇珍异宝首次曝光,震惊世界!
打捞一艘古代沉船,意味着多少历史被发现?
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南海沉船一号出土文物展示) | 灵猫网
“真是自不量力,白花钱!”2007年,我国准备花费3亿元,用新技
中国耗资30亿打捞“南海一号”,一件瓷器100万,有哪些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