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钧瓷之祖:登封窑

登封窑是钧瓷之祖,登封域内古瓷窑遗址遍布。

登封窑在历史上曾盛名天下,其制品曾为朝廷贡品,广为天下收藏。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

隋唐时期,发现了黑瓷、白瓷、黄瓷、花瓷等;

北宋时期,登封窑的白瓷及其装饰更加成熟,且出现了钧瓷、汝瓷、三彩、雕塑等;

衰落于金、元,金、元时期,由于战乱,登封窑渐次衰落;

明清时期,陶瓷烧造重心南移,登封窑和大多数北方窑口一样,

仍以生产民间日用的黑、白、青、黄、青花等瓷器为主;

民国时期基本维持这一现状,仍以日用黑、白瓷为主,在民间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登封窑 出土标本

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道,品类丰富,装饰独特,

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

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

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

从历史角度,世界陶瓷看中国,中国陶瓷看中原。

登封瓷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

其制作、装饰及烧造工艺可谓中原地区唐宋时期民窑的缩影。

注:红色区域为古陶瓷遗址

根据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60多处古陶瓷遗址。

如告成镇的曲和瓷窑址和田家沟窑址等。

这些遗址大都分布在颍河两岸及其支流上,遗址区分布登封南部各地。

这些遗址密度大,像白坪乡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有遗址。

这一部分地理环境主要属于浅山丘陵地区,海拔大多在800米以下,

不同于登封北部东西向嵩山一脉,地势较高,大部分位于河岸两边的台地上,

土呈褐色,酸碱度为6.5-7.5。

虽未经科学检测,但据笔者所知,当地的土即可用来制作瓷坯。

这足以说明,历史上登封窑陶瓷生产的广泛性和社会性。

北宋登封窑珍珠地刻花瓶

高40.5、口径6.2、底径9厘米

鉴于登封窑规模之庞大,历史之悠久,

工艺之成熟,器型之众多,品类之丰富,

专家们众口一词,誉为“中原地区的烧造中心”。

一、中原地区的烧造中心

登封窑不仅包括唐、宋时期的“曲河窑”;

隋、唐、宋、金、元时期的“神前窑”;

宋、金元时期的“白坪程窑”,

还包括大冶、徐庄、君召等地的“古瓷窑。”

宋代曲河窑珍珠地划花鸟纹枕

“曲河窑”位于告成镇曲河村,始烧于晚唐,终烧于金元时期,

该遗址品类丰富:主要有黑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刻划花、

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宋三彩、宋加彩、小型瓷塑等。

曲河窑装饰技艺齐全,有细线划花、珍珠地划花、刻花、绘花、镶嵌、镂雕、贴塑等,可谓应有尽有;

装饰题材丰富,有花鸟、人物、动物、虫鱼等五大类、五十多个品种,

尤以宋代珍珠地划花、白釉刻划花最为著名,

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珍珠地刻划花“双虎纹橄榄瓶”、日本出光美术馆的白地刻划花执壶精美绝伦,可谓该窑系的经典之作。

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宋代白剔花(深剔)卷草纹水注(壶) 

“前庄窑”(神前窑)位于登封东南部的颍河、马峪河交汇处。

该遗址规模宏大,核心区面积达二十余平方公里,被专家誉为“中原民间第一窑”,

其历史跨度长,始烧于隋、唐,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

金、元时期渐趋衰落,历经八百年之久;

品类丰富,主要有:

隋代青瓷,

唐代黄釉褐彩、黑釉、白釉、花釉,

宋代白釉细线划花、白釉剔、刻、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镶嵌、瓷塑、元钧等。

尤其是唐代花釉,宋代白釉细线划花和白釉剔刻划花综合装饰,堪称该遗址的代表之作。

北宋 登封白沙窑刻花卉纹碗

白坪北宋早期青瓷遗址,始烧于北宋早期,终烧于金、元时期,

除个别窑口兼烧黑白瓷外,多以专业烧造青瓷为主。

由于地处钧、汝之间,白坪的青瓷风格独特,

既有钧瓷的厚重,又有汝瓷的神韵,被专家誉为“兼钧汝之美”。

尤其是北宋早期的产品如全包釉、支钉烧,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造型规整,可与官窑媲美。

登封窑瓷片

登封窑的主要品种及特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在《中国陶瓷史纲要》中指出“1961年,1962年河南文物工作队与著者前去调查:

所出标本有白釉、黑釉、黄釉、青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地划花、刻花、白地绘黑花、珍珠地划花、宋三彩之类,与磁州窑,当阳峪窑等产品十分相似。

登封窑有一种褐色地剔划白花的产品,是在敷有化妆品的坯胎上剔刻花纹以外部分,留出白花、白叶,在上面画出花芯,叶脉,技巧娴熟,精美非凡。

而在其他窑址从未见过,可称是该窑的代表作品。

从已发现的标本看,登封窑在隋代就已经出现了青瓷,且釉质温润。

到了唐代,品种更加丰富,有黑瓷、白瓷、青瓷、黄瓷、花瓷等,

可以说唐代出现的瓷种,登封窑应有尽有。

尤其是黑瓷、白瓷,无论从器型、釉色、做工和装饰,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如唐代的黑瓷,釉色纯净,时隔一千多年,仍光泽如初,口沿、足子修坯规整。唐代的花瓷比鲁山段店花瓷烧成温度更高,光泽更亮,斑块的窑变更充分。

唐代的水注,除了釉色温润、纯净外,造型也一改上小下大的流线型,

而是采取上部折肩、上下一样的圆柱形,十分别致。

五代虽然短暂,但存世的黄釉镶嵌盘口瓶,十分经典。

登封窑瓷片

宋代是登封窑的鼎盛时期,可谓品类齐全,器型多样,装饰丰富。

有人把传统陶瓷归为四大类,即青、黑、白、彩瓷等,

这在登封窑标本中都能见到。

登封窑的器型和周边窑口都比较接近,不同的是由于受佛教文化影响比较大,

所以佛教寺院的钵、炉、洗、瓶之类的法器比较多,

尤其是橄榄瓶,大气、平和、中庸,在其它窑口并不多见。

宋代三彩相对于唐代三彩,烧成温度更高,光泽更高,装饰图案化,

相对于周边窑口,工艺更高,品类更全,

有瓶、枕、盒、洗、罐等,被专家解读为官窑用品之一。

宋代登封窑的小型瓷塑,仿生瓷也是一大亮点,并且更生活化,大众化,趣味化。

如围棋、马球、叫吹、埙、各种仿生动物等。

宋登封曲河窑白地剔花执壶

登封窑的青瓷处于钧汝之间,似钧似汝,钧汝不分,

且釉色既有钧瓷的古朴厚重,又有汝瓷温润含蓄,

被专家誉为兼钧汝之美,造型端庄,做工精美,工艺成熟,

登封窑烧造年代在钧、汝两大官窑之前,已采用裹足支烧,

且在匣钵上施釉,施化妆土,材料上用玛瑙石,

应该对北宋末期的两大官窑的工艺,产生积极影响。

还有登封窑的刻、印花青瓷,很接近耀州窑的风格。

金元时期,登封窑虽趋衰落,

但登封窑的钧瓷胎体厚重,器型硕大,釉色斑斓,也很有特点。

本文没有更多到代的藏品图片,欢迎藏友可以供图,下次做的更具体,感谢!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数河南历代生产瓷器的地方(二)
河南窑口
关于登封窑
【窑口介绍】登封窑
创新先河之引领③:燃起陶瓷王国的烧造之火 | 重读郑州
颍水之畔绽异彩 千年古瓷话登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