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冬的方塔园景色如画

松江,历史悠久、人文蔡萃、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园景以方塔为中心,四周设置诸景。

 方塔园的古文化风采,不仅吸引了众多访古觅幽的游人,还吸引了许多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工作者,《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聊斋》、《封神榜》、《济公》、《杨乃武与小白菜》、《祝枝山传奇》等10多部影视剧都曾在园中取景。

 


 




明代石雕园,这里保存着14座六类形象不同的墓冢石像,从西向东依次是文臣、武将、石马、石虎、石羊和龟跌。

 
 

陈公祠是松江府为纪念民族英雄陈化成而立的专祠。
陈公祠原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塔弄底,1999年底,因中山二路改建,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祠堂按原样迁建于上海方塔园内,2000年6月落成。
 

正在建设中的心之园



 
陈公祠东面有两棵600年的银杏树,编号分别是0041、0042号。
 



用花岗石筑成的堑道,壁侧起伏的土山上栽植各种树木,游人进入堑道如入深谷,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宋代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的塔刹高7.85米。1975一1977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栏杆等。松江方塔形体优美,玲珑多姿,为我国南方古代建筑中所少见,是国内保护最好的古塔之一,成为古城松江的象征。
 
 
 

天妃宫,原是上海河南路桥北境的天后宫大殿,建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是天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物。因处身在促狭环境,被一校舍包围,为保存古迹,迁建在方塔园中以恢复古建风貌。






相传为明代建筑,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椿的住宅,故亦称朱家厅。"兰瑞堂"额系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工部尚书张祥河题写,但已不复存在。因这座建筑的部分梁柱为楠木所制,当地人俗称楠木厅。
据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县志记载:“望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足以证明此桥在南宋前已存在。望仙桥为平桥,桥面用浙江武康石筑成,略呈弧形,其线条十分流畅。
 

天妃宫西面也有两棵400年的银杏树,编号分别是0126、0127号。
 
 
 大草坪
 


靠近园区大门口有一口古井
 


走出方塔园,一眼就望见中山东路对面的“云间第一楼”,只见楼阁高耸,翘角飞檐,清水砖墙,恢宏典雅。相传这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的点将台,今为松江二中校门。



景点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235号
门票:每位12元
交通:地铁9号线转乘26路公交车
上海旅游1号线B线
上海体育场4 号停车场—佘山度假区—醉白池—方塔园 
沪松线
上海西区汽车站—松江汽车站—转环城四线至方塔园
自驾路线:内环高架-沪闵高架-莘庄立交-G60沪昆高速公路-松江出口-荣乐中路-荣乐东路-方塔北路-中山东路-方塔园。
  (版权申明: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影行踪】西区车站的松江“朋友”:沪松线、沪佘昆线、沪陈线和186路
上海方塔园
松江桥/望仙桥
上海市“最尴尬”的4A级景区,历史近千年,却几乎没有游客知道
上海歷史建築簡介(下)
【探索】梨花、木绣球、杜鹃花……宝山和松江赏花正当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