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中隐藏的3种权谋智慧,教你进退有度,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化瑰宝,尽管全文仅有5000字,却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造福了世人。

随意从《道德经》中拿出一句,都可作为至理格言和座右铭。实际上《道德经》更是一部权谋大书,比如权谋大师韩非子就把道德经推举为权谋宝典。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讲讲《道德经》中隐藏的3条权谋智慧,教你进退有度,立于不败之地。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宠和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一样,珍惜祸患如同珍惜自己的身体。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宠爱加于身实际是件可悲的事情,得到宠爱时会惴惴不安,失去宠爱时会惶惶不可终日。这叫做宠辱若惊。为什么珍惜祸患如同珍惜自己的身体呢?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因此,重视天下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这样的人可寄予厚望来治理天下。珍爱天下像珍爱自己的身体一样,这样的人可把天下托付给他。

当我们地位低的时候,面对任何事情,都要表现出“害怕惊吓”的状态。而在“贵”的高地位阶段,面对任何事情,就要表出“大难临头”的状态。

当领导给予奖励的时候,我们应当要表现的受宠若惊,感觉自己不该得到这样的待遇一样,这样会让人觉得你谦虚,感恩。如果收到批评,就要表现的唯唯诺诺一点,这样领导才能不会继续处罚,能够继续获得信任。身处高位,就要时刻保持警觉,看待任何事情,都从最坏的角度去想,这样才能安全。之所以有大的祸患,主要是源于自身的欲望等,只要自己抛开了自身的漏洞,也就没祸患了。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誉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不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吗?讲道理,这么理解可能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毕竟人无完人,事事都做到谨言慎行也不太可能。但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的现状吧。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凡事甘为人后,给人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反而能够占得先机。将自己脱离于利益争斗之外,反而能笑到最后。无私也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

现代社会物质水平发达,几乎每个人都在强调自己的个性和自由,每个人都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自由和个性并无过错,满足欲望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的人口基数和人际交往远超从前,如果每个人都想要自由和个性,每个人都想要满足种种欲望,那么只能是互相影响彼此干扰,到头来谁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只落得内心惆怅两手空空。

所以,真正的高人总是后其身而身先,先成人之私再成己之私,反正我为大家付出了,大家的个性和欲望也都满足了,那么我不也就可以名正言顺、优哉悠哉的享受我自己的个性和欲望了吗?

人总是自私的,但没有人永远自私,如果你成全他的自私,你将成就最大的无私。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什么是天道?老子给了我们四个字:功成身退。当整个家都放满了黄金美玉,就很难再藏起来了;富贵到骄傲蛮横的人,就容易给自己留下祸根。所谓“物极必反”,凡事都不能做得太满,当一件事走到了顶峰之后,就容易走下坡的道路。

千百年来,圣贤一直在教诲我们,要一以贯之地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所以这里的“身退”,并非退隐山林,也不是让人们放下手中的事业,而是不再去争名夺利。

《道德经》被誉为是万经之王,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

马云经商数十年,《道德经》是他从来不会离身的一本书,他说,古代圣人,把今天的人心都看透了。

鲁迅曾经也说过,如果不读《道德经》,你就读不懂中国的文化,也就看不懂在中国社会的生存之道。

央视的主持人,白岩松,也是把《道德经》作为自己不离身的书籍,更是作为自己30岁以后的人生处世之道的参考。

建议大家都来读一读《道德经》,老子一书五千多言,字字珠玑,一语万端,从思想到语言到行为,无所不在地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拿出任何一句来都是自己成功之道,看完之后对于人生就有了新的理解,关键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要是觉得文言文实在是晦涩难懂,大家可以看白话文版本的,而且全书配有6000多张彩图,大人看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跟着一起看!

全册一共是4本,还是插盒收藏版,才68块钱,也就是一顿饭钱就能让你受益终生!

想看的朋友,点击下图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每天一句《道德经》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智慧人生 第十三章
《道德经》| 欲堪当大任者,需“忘荣”“忘辱”“忘身”
权谋就是权变的智慧,随机应变,先发制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7、以天下为己任才宠辱若惊——聊《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