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个30年的实践证明,“笔墨当随时代”把艺术带入了死胡同

两个30年的实践证明,"笔墨当随时代"把艺术带入了死胡同


                                   

原创 2016-07-01 程建华 兿美人


两个30年的艺术实践证明,对时代潮流的追逐不仅不是艺术创新的突破口,相反还会把艺术引向毫无艺术价值和尊严的死胡同。

两个30年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艺术创新的突破口绝不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而是在艺术家自己的心灵深处。

刚刚过去的两个30年是艺术家疯狂追逐时代的两个30年,也是心灵荒芜且野草疯长的两个30年。这应该是两个30年留给我们的最深刻、最惨痛的教训。

如果说艺术创新与时代还有点关系,那也是提醒艺术家应让自己的心灵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绝不能把灵魂置于激流漩涡之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在心灵之外寻求艺术高峰的企图全都是白日做梦。

别再喊笔墨当随时代了,让我们一起找回迷失已久的心灵吧!

两个30年的实践证明

"笔墨当随时代"把艺术带入了死胡同

图|文|程建华

  友人看了《今人的书法为什么那么差?》一文后,留言说:“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书法需要创新。”

  我问:“你觉得智能机器人会写毛笔字以后,人就没必要再拿毛笔写字了吗?”

  友人说:“书法应该找到时代特征。”

  我问:“这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时空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打上时代烙印的,就算有人想逃都逃不掉,还有必要去寻找吗?”

  友人说:“没有找到时代特征的书法只能是模仿,不会再出现高峰,正如古体诗词。”

  聊天至此,这位友人的思路已基本清晰了,书法是要有所创新的,而创新的决定因素就在于要找到时代特征,否则书法艺术就只能是模仿而不可能出现新的高峰了。

  乍一听,初一想,觉得这位友人的说法很有些与众不同,稍加思索便发现他的说法与当下最时髦的艺术主张其实没什么两样,那就是“笔墨当随时代”。

  自从傅抱石先生把这句话从石涛的一幅画的一角发掘出来,并把他喊得震天价响,以至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半个世纪以来,不计其数的艺术家们你追我赶、此伏彼起、前赴后继,紧紧追随着时代的脚步,诚惶诚恐地害怕落在时代的后面,成果究竟如何呢?他们找到时代特征了吗?他们到达新的艺术高峰了吗?

  前30年,在伟大领袖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敢于偏离时代脚步半步的人,打着灯笼在全国找出十个八个也不容易吧,结果呢?红火了一千多年的花鸟画,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光辉灿烂的山水画也变成祖国山河一片红了;传承发展了三千年的书法艺术如果不是在祸国殃民达十年之久的大字报中还发出一点点的“光和热“,估计也要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了。最牛B的艺术作品大概就是伟大导师的宣传海报了。

  30年,在市场经济的阳关雨露哺育下,如果还有艺术家逆历史潮流而动,拒不接受市场大潮的洗礼,基本上也都成为奥特曼(out man)了。结果呢?写意画和现代油画越画越不像画了;工笔画和古典油画越画越像照片了;汉字写得越来越不像汉字,能让人认识的也越来越少了;从事艺术的人要么像是商人、要么像是疯子、要么像是泥瓦匠,但就是越来越不像正常人了。最牛B的艺术作品无疑就是拍卖行里卖得最贵的那个什么玩意儿了。

  不管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按照“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我们的绝大多数艺术家确确实实都是好样的,的的确确都没有落后时代半步。但是我们的艺术劳动结出的果实是什么呢?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和艺术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除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外,几乎啥也没有了。换句话说,笔墨确乎都随了时代了,但艺术已却经不是艺术了。

  我们能说那十年浩劫中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是前30年书法艺术的高峰吗?我们能说如今那些写得谁也不认识,甚至不知道他写的是不是汉字的那个啥玩意儿,是后30年的书法艺术高峰吗?

  实践证明,不管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两轮艺术实践都已充分证明,时代特征确实让我们所有的艺术门类不断地处于花样翻新的过程中,但除了还可以翻新不同的花样以外,几乎没有艺术价值可言了。两轮艺术实践同时还充分证明,对时代潮流的追逐不仅不是艺术创新的突破口,相反还会把艺术引向毫无艺术价值和尊严的死胡同。

  相反,在这前后两个30年中,倒是有一些游离于时代尘嚣之外的书画之人,比如黄宾虹、陈子庄、刘知白,比如林凤眠、吴冠中,他们留下的作品,反倒给了我们这个时代中漂泊不定的灵魂以阳光雨露般的温暖和慰藉,给了我们这些在潮流中追逐奔波的心灵以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洗涤。

  艺术确实是需要创新的,前后两个30年的艺术实践,尤其是两个30年中方外艺术家的实践,告诉我们,艺术创新的突破口绝不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而是在艺术家自己的心灵深处。艺术创新基本上或者说根本上与时代特征无关,如果说艺术创新与我们生活其中的时代还多少有点关系的话,那就是要求艺术家必须让自己的心灵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绝不是把自己的灵魂置于激流漩涡之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对于艺术家来说,刚刚过去的两个30年正是疯狂追逐时代特征的两个30年,也正是因为对时代特征的疯狂追逐,使得这两个30年也是心灵荒芜且野草疯长的两个30年。这应该是两个30年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最为惨痛、最不该忘记的教训。

  艺术家固然都很在乎自己的艺术生命,艺术家固然都很在乎自己是否能创造新的艺术高峰,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艺术家的进取心所在。然而,再伟大的艺术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也不过百年。

   所谓高峰对于艺术家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艺术家真的需要一个比自己的一生更伟大、更重要的高峰吗?在我们的心灵之外真的存在一个高不可攀的艺术高峰吗?不!绝不可能!

   所有在自己的心灵之外寻求艺术高峰的企图全都是白日做梦!

  亲爱的艺术家们,醒醒吧!别再喊笔墨当随时代了!

  我们花了两个30年亦步亦趋地追随时代,结果却成了追腥逐臭的可怜虫!

  醒醒吧!艺术家们,如果我们的心里真的还有一座庄严的艺术圣殿,还有一座圣洁的艺术高峰,我们最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找回那不停地被潮流卷走,抛弃,再卷走,再抛弃,以致于迷失已久的心灵!

  丙申五月二十五日草就。

  诚请新朋故友不吝教正,程建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鉴定的时代特征
贾又福的山水精神
《艺术市场》“高峰之路”专题之“山水篇”
新时代中国画创作谈
人民艺术家·黄伟
活着的感觉——吴振立书法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