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殷宪:北魏早期平城墓铭析(二)【无图】
  
作为对北魏早期平城时期几种墓铭书迹的论析,到此可以作结了,但又觉得还有些话要说。姑缀余论于后。
 (一)高框形墓石为慕容燕遗制考
在上列五种北魏平城早期墓铭中,《孙恪墓铭》和《申洪之墓铭》形制颇殊。四周凸以高框,而铭心下凹铲平。我怀疑这种形制并非代都所固有,很可能是迁入代都平城的某一地区(方国)旧臣葬制的一种遗风。该是哪一地区呢?从二铭的墓主都与慕容燕有关,可测为墓容燕故地。可惜本人闻见所限,未审在燕地是否出土过此种形制的墓铭。下面说的是此二铭墓主与慕容燕的关系。
 先看孙恪。
尽管《魏书》、《北史》等正史均无此君传记,但却并不是全无踪迹可寻。《魏书,孙绍传》云:“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人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 “永熙二年卒,时年六十九。赠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冀州刺史,谥曰宣。”
以此传记载与《孙恪墓铭》的有关内容对照,相同和相联之 处立见。
 ①孙绍、孙恪郡望都是昌黎。
 ②孙绍封爵新昌子。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1982年商务印书馆)新昌县条下载:“㈠汉置,晋废。后魏复置……在今奉天海城县东。㈡后魏置,隋改为卢龙,今直隶卢龙县治。”二地均为后燕故地。孙恪生封宾徒子,薨赠渔阳郡公。宾徒、渔阳二地皆都为后燕故地。后燕开国君主慕容垂避居苻秦时曾被封为宾徒侯(《魏书·慕容垂传》作宾都侯,误)。这种相契,正可说明孙恪与慕容垂的关系。《中国古今地名辞典》云:“宾从县,后汉作宾徒……在今奉天旧锦州府境。”新昌、宾徒、渔阳应当说都是深深打在孙绍、孙恪身上的故国印记。
 ③孙恪追赠为冀州刺史,孙绍的赠官中也有此衔。这应当是拓跋魏对孙氏家族成员的一种承袭性的赠封。
 ④孙绍父,名协,字文和。孙恪,名恪,字文恭。二人名与字的这种关联,当不会是巧合,恰好证明他们是兄弟行。孙绍则是孙恪的子侄辈。既然孙绍的祖上是“世仕慕容氏”,到孙绍的祖父孙志才由燕归魏(入国),那么孙恪很可能就是孙志的子或侄。
如果这种判断成立,这支由燕人魏的孙氏谱系(有的人名为《孙绍传》中所载,文中未引)当为:
孙志
 (世仕慕容氏,入魏为济阳太守)
‖———————————————↓———————————‖
 恪                                            协(文和 ,上党太守) 
                                                                  (文恭,定陵侯山阳、荥阳二郡太守)  ————绍(世庆)
                                                                                                     ()瑜   彝(凤伦)③   (新昌子.太府卿)
                                    静③       (济州长史)(步兵校尉)
                                                                                                                            伯元 叔利④
                                                                                                   伯融   子宽④(袭父爵)(右将军·太中大夫)
   (xx太守)(开府田曹参军)
   《孙绍传》云,孙绍“永熙二年(533年)卒,时年六十 九”。那么孙绍生年当为平城时期的文成帝和平六年(465年)。孙恪作为其父辈,则应生于明元帝时期,晚不过太武帝初。如果孙绍的祖父孙志是太祖道武帝皇始二年到天兴元年(397—398年)平中山,后燕亡, “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于代都”时归魏,那么孙志此时正当青少年时期。
   据史载太祖平中山这次大的胜利,降魏的慕容燕大臣不仅人数多,而且规格很高。其中有许多是父子、兄弟、叔侄举家同归者。北魏早期的重臣崔玄伯、慕容白曜、崔逞、封懿、屈遵、邓渊等就是此次归魏的。而崔玄伯、崔浩是父子,崔逞、崔适是兄弟,封懿、封恺是叔侄,宋隐和宋顺、宋训、宋宜也是叔侄。照此看来孙志归魏时也不会是孑然一身,一定还有父辈或兄弟等亲属。从孙志及其子孙在魏的地位看,孙氏家族不仅“世仕慕容氏”,而且与后燕的当权者关系非同一般,地位颇高。
   再说到申洪之。
   关于申洪之的身世,《申洪之墓铭》所载甚明:“君姓申,讳洪之,魏郡魏县人也。曾祖锺,前赵司徒、东阳公。祖道生,辅国将军,兖州刺史,金乡侯。子孙家焉。君少遭屯蹇,与兄直懃令乾之归命于魏。”
   关于申洪之曾祖申锺《晋书·石季龙载纪》五次出现。东晋咸康五年(335年)条载:,“以申锺为侍中。” 这是申锺以显赫的官位首次在正史中出现。
   《晋书》建元初(343—344年)条又载:石季龙(石虎)“命石宣、石韬,生杀拜除皆迭日省决,不复启也。司徒申锺谏曰:'“庆赏刑威,后皇攸执,名器至重,不可以假人……”
   石虎当政早期申锺即位至司徒,为国之所倚重。
   同书永和六年(350年)条记云:“杀石鉴,其司徒申锺、 司空郎闾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冉)闵,……于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
   申锺在石虎卒后,子孙相残,国将不国之际,为推冉闵继赵的重要人物。   
   《石季龙载记》末(《资治通鉴》将此条系于永和八年(352年)四月)云:“(慕容)评送(冉)闵妻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锺、司空条攸、中书监聂熊……及诸王公卿土于蓟。”
   东晋太和八年,后赵(此时已是冉魏)为慕容燕所灭,申锺以太尉的身份与冉闵的皇后、太子一并被押送到蓟地。此魏郡申氏北居之始也。
   归燕后,史书再无关于申锺的记载,但其家庭成员的活动仍在《晋书·慕容超载记》中时有所载。
   《晋书,慕容超载记》中,有一段慕容曜加封高句丽王钊官爵,而引出“曜给事黄门侍郎申胤上言”一事。《资治通鉴》系此事于永和十一年十二月(应为356年),时距申锺人燕后四年。申胤是申锺的什么人,史书无征。
   《晋书·谢安传》云:东晋太元八年(383年)  “复遣宁远将军昋演伐申凯于魏郡,破之。”
   这是东晋与苻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此时慕容垂正避难苻秦, 此申凯亦当为随慕容垂至秦者。以文义观之,申凯当为苻秦魏郡太守。
   《晋书·冯跋载记》载,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因北魏使臣耿贰骄横无理,“散骑常侍申秀言于跋曰……”
   以上大致勾勒出申锺羁北后其子孙仕慕容燕的一些大概情况,官职虽不像申锺那样位列三公,但仍以其石赵旧臣重望的身份受到了前燕慕容超、后燕慕垂以及北燕冯跋的礼遇和重用。从申锺永和八年(352年)人燕到北魏太延四年(438年)冯氏北燕政权为拓跋魏灭亡,申氏的部分子孙在燕整整八十年。但是从《申洪之墓铭》所言“祖道生,辅国将军,兖州刺史,金乡侯。子孙家焉”看,申洪之的祖父似有归南任兖州刺史的一段经历。
  那么申洪之一支南归是在何时呢?
   《魏书·申纂传》:“申纂者……申锺之曾孙也。皇始初 (396—397年)太祖平中山,纂宗室南奔,家于济阴……刘彧用为兖州刺史。”
   又《魏书·屈遵传》云:“太祖南伐,车驾幸鲁口,博陵太守 申永南奔于河外。”
   刘彧用为兖州刺史的申纂与申洪之一样,都是申锺的曾孙,不应是太祖平中山时南奔之人。因为南朝宋明帝刘彧在位的时间是泰始元年到泰豫元年,相当于北魏的献文帝天安元年到孝文帝延兴二年(466—472年)。那么,“南奔”的申纂“宗室”是谁呢,申永算一个,当然还应当有申洪之的祖父申道生。《申纂传》的“宗室南奔,家于济阴”,与《申洪之墓铭》的申道生做了刘宋的兖州刺史后“子孙家焉”,完全是一个意思。由此可见申洪之兄弟一支由燕南奔的时间是“太祖平中山”时,申洪之的祖上 在燕的时间是四十五年。
 申洪之是何时由兖州入魏的呢?《魏书·世祖纪》载:“神jia(上鹿下加)四年(431年)二月辛酉,安颉、司马楚之平滑台,执刘义隆将朱修之、李元德及东郡太守申谟。”
   《魏书·崔玄伯传》也载: “申谟,刘义隆东郡太守,与朱修之守滑台,神jia中,被执入国,俱得赐妻,生子灵度。”
   此次归魏申氏成员,史书只载申谟一人。申洪之与其兄申乾之是否也是此次被执者?
   《申洪之墓铭》云:“君少遭屯蹇,与兄直懃令乾之归命于 魏。”又云:“年五十有七以魏延兴二年(472年)十月五日丧于京师。”
   据此,申洪之的生年是明元帝神瑞三年(416年)。太武帝神jia四年(431年)是十六岁,“少遭屯蹇”可以说下去。
   此外,《铭文》附记中所云“先地主……四人边买地廿顷 ……从来廿一年”,可见其家族在平城地区居住的时间之久。
   综上述,申洪之兄弟家族在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在南北各政 治集团中的大致踪迹是:
   曾祖申锺,晋永和八年(352年)由赵人燕。
   曾孙申纂的宗室及申永(与申锺关系不明)皇始初(396— 397年)南奔刘宋。至此,申氏家族的一支在燕四十多年。
   神jia四年(431年)申谟,可能还有申洪之兄弟北归魏。至此在济阴三十四到三十五年。
   延兴二年(472年)申洪之卒,在魏凡四十二年。
   上面我们讨论了孙恪、申洪之两个家族长期仕燕的情况。二人的墓石又与平城时期惯用的碑形墓石及南朝的方形墓石形制迥异,所以我们有理由指认此种高框形墓石是燕地的特有形制。
   (二)《申洪之墓铭》附记所载胡姓考
   《申洪之墓铭·附记》:“先地主文忸于吴提、贺赖吐伏延、贺赖吐根、高梨高郁秃四人边买地廿顷。官绢百匹。从来廿一年。今洪之丧灵永安于此,故记之。”
   从原地主四人的“文忸”、“贺赖”、“高梨”的姓氏看,他们不是汉人是肯定的。这四个原平城桑干河南岸肥沃土地的拥有者都应当是代人。
   贺赖氏:《魏书·官氏志》云:“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元和姓纂·九》则云:“《官氏志》,贺半氏,贺兰氏并改姓 贺。”
   《魏书·官氏志》实无贺兰氏,《元和姓纂》或另有所本。又,贺赖氏即贺兰部族姓,可能又作贺兰氏。《魏书》中贺氏显要人物,有道武帝拓跋珪的生母献明皇后贺氏,再就是献明皇后之兄贺讷,太武帝敬哀皇后贺氏即景穆皇太子拓跋晃生母贺氏。献明皇后贺氏和贺讷是跟随道武帝拓跋珪历尽磨难并扶持道武帝建国称帝的重要人物。因此,贺赖一姓在代北诸姓中地位极高。《官氏志》云:“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以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一同四姓。”
   文忸于氏:《魏书·官氏志》无此姓,而有勿忸于氏。《官氏志》云:“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元和姓纂》云:“《后魏书·官氏志》,勿纫于氏改姓于。《魏书》,新安公于栗磾生洛拔,尚书令,生烈、劲、天恩。”可知,《申洪之墓铭》附记之文忸于氏即《魏书,官氏志》之勿忸于氏,《元和姓纂》之勿纫于氏。“勿”作“文”即《元和姓纂》所谓“译音无定字也”。而“纫”则是“纽”之误写。
   勿忸于氏亦为长期与拓跋鲜卑合作的一个代北部族,在北魏政权中地位显赫。《官氏志》亦将其列为“一同四姓”的八姓之 —。
   高梨氏:《魏书·官氏志》、《元和姓纂》均不载此姓。高梨高郁秃,其名甚奇。我一直怀疑此人本名高梨郁秃。高梨为姓,郁秃为名。由于长期居于京畿地区,受汉姓影响,高梨遂自行简化为高。其人遂以高郁秃称之。铭文作者不解其中来龙去脉,错在高郁秃之前又加上了原姓高梨,遂致此误。我在《大同北魏明堂瓦刻文考略》(提交1998年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年会论文)一文中提及此事时,周伟洲先生谓余曰,“高梨”当是“高丽”的别写。这是有道理的。
   《魏书·太祖纪》天兴元年条载: “正月辛酉……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河、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看来平城周围确实住了许多西迁的高丽人。宣武帝时权倾一时的高肇,虽“自云本勃海蓨人,五世祖顾,晋永嘉中避乱入高丽”,但历来就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原本就是高丽人。按当时少数民族的习惯,姓氏原本是部族名称,高丽人姓高丽或别写作高梨是可能的。
   从《申洪之墓铭》附记中原地主四人的姓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城及其周围,从十六国时期起就是匈奴、鲜卑等所谓代人,甚至包括高丽等民族居住的地区。
   《魏书·序纪》穆皇帝拓跋猗卢三年条载: “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东晋并州刺史刘)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自以托附,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峙、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帝乃徙十万家以充之。”
   很明显,这十万家都是原先居于这五县之北、之西、之东的鲜卑、匈奴等代北部族。这次大迁徙在晋永嘉年间(308—313年),这是代北诸胡聚居平城地区之始。
   而真正使这些游牧部族定居平城京畿腹地是在道武帝时期。《魏书·官氏志》云: “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 (386年后),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
   《魏书·贺讷传》:“讷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讷以元舅,甚见尊重,然无统领。以寿终于家。”
   道武帝推行的“分土定居,不听迁徙”,  “同为编民”,离散原代北诸部族的改革措施,是鲜卑拓跋氏政权在封建化进程中迈 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申洪之墓铭》记录的这种代人对京畿地区土地的所有权,有力地证明了这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同时也反映了平燕、平凉以及后来平齐之后渐次人迁的汉族及其他部族新居民新贵族向代北老编民老贵族以官绢购地这一生产资料转移的真实情况。《申洪之墓铭》附记也从侧面反映了平城地区居民的成分及变化情况。
   (三)《孙恪墓铭》中的东宫中庶子考
   《孙恪墓铭》中,孙恪的第一个职务便是东宫中庶子。查《魏书·官氏志》,太子中庶子,属第三品中阶。《官氏志》是太和中高祖“诏群僚议定百官,著于令”的。《孙恪墓铭》称东宫,不称太子。想来这是北魏早期的称呼。如果此石刻于正平元年 (451年)的纪年不错,那么这个“东宫”就是景穆皇太子拓拔晃,孙恪就是景穆皇太子身边的重要属官。
   《魏书·宗爱传》载:“恭宗之监国也,每事精察。(宗)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宫,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二人与爱并不睦。为惧道盛等案其事,遂构告其罪。诏斩道盛等于都街。时世祖震怒,恭宗 遂以忧薨。”
   这是发生在正平元年(451年)的太武帝与其子景穆皇太子父子间控制与反控制的一场血腥的政治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东宫属官仇尼道盛、任平城等被诛,皇太子忧惧而死。景穆太子是吓死还是被杀死,是一桩千古疑案,反正太武帝甚至以后继任的文成帝是不愿说透此事。如果拓跋晃真是为其父所杀,又把事情公开了,就不会有“是后,世祖追悼恭宗”之语,更不会有“使持节兼太尉张黎、兼司徒窦瑾奉策,即柩赐谥曰'景穆’,以昭显令德”之事。
   从“诏斩道盛等于都街”看,罹此城鱼之祸者绝非仇尼道盛和任平城二人。一个“等”字可以涵纳一批“东宫属官”。孙恪是死于正平元年,他是否也属与仇、任一并被斩于都街者呢?
   因为有“是后,世祖悼惜恭宗”,并以太子礼葬其于金陵一 节,所以那些作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的东宫属官们得到以礼而葬的“恩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何况,很快又发生了太武帝自己也遭非命,继任者南安王拓跋余也相继被杀。斗了一年多,最终以太子之子拓跋濬(文成帝)即位告终。这批罹难者便成了忠臣义士,葬仪和封赠优厚是可以想见的。

  ① 钦文姬辰,当为司马金龙妻之名。最早发表的发掘报告及以后各书著录均作《姬辰墓志)》。钦文姬辰为源贺之女,属鲜卑秃发部,姬非姓,辰非名,钦文姬辰是全名。当时代人一般不称姓。
   ②(魏书·司马楚之传)附·《司马金龙传)载:·金龙初纳太尉、陇西王源贺女, 生子延宗,次纂,次悦。”又《魏书·源贺传》: “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子也……世祖素闻其名。……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元和姓纂》云:“后魏同出代北,其先诘汾,长子匹孤,七代孙秃发傉檀,生贺,后归魏,至太尉、陇西王。魏太武帝曰,卿与朕同源,因赐姓源氏。”由此可见,源贺本姓秃发(以其部族名为姓),名贺豆跋。源氏为太武帝所赐,名则是取鲜卑语本名贺豆跋第一字贺汉化之。源贺之鲜卑名史书无载,此为首见,为研究鲜卑胡名汉化之重要资料。
   〔3〕 乞伏文昭王,鲜卑乞伏部国主暮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纣以甲子亡,周岂不以甲子兴乎(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九之十七)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99
良将奇谋:六十六、示弱骄敌 而后克之
中国皇帝趣闻录——历史上唯一被斩两次的短命皇帝
五胡十六国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皇后
何处寻觅“参合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