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国维与伯希和的两通信札

王国维与伯希和的两通信札

——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观展小记

文|侯勇 4月25日


王国维与伯希和的两通信札,让我重新认识所谓“列强入侵”和文物保护利用。


4月24日,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纪念展》,这个展览非常值得一看,5月4日就结束了,推荐大家前往,一定不虚此行。亮点很多,不一一,此处列举王国维和伯希和的两通信札谈点感想。



王国维1907年入京并与伯希和相识,1909年,伯希和与王国维在北京研究敦煌写本研究计划。王国维两通致伯希和的信札,一通与伯希和研究敦煌经卷的问题,一通是为引荐陈寅恪拜见伯希和,请伯希和为其提供便利,以便在巴黎图书馆阅览伯希和所得敦煌各处古籍。


王国维致伯希和信札一


从年表中推测,此则信札大约是在1919年中秋所作,信中王国维谈及见到伯希和的研究文稿,对伯希和的研究文章“其引汉籍源流赅备,钦佩之至”,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此信中“燕台一别,忽忽十年,今夏旌从过沪,仅驻二日,未获一奉教言至以为怅,比想与居无恙。著述多娱当如远颂前年得见,尊撰摩《尼教经译本并摩尼教考》,弟虽未谙法文,然见所引汉籍源流赅备,钦佩,钦佩,又见(今夏始得见之)八年前,先生初任教授时演说得悉,近年东方古语学之进步因作西胡考二篇,其他杂文数篇合人缮录一册呈教。”“嗣见巴黎敦煌书目有右补阙韦庄《秦妇吟》一卷,巴黎本有书名撰人,必较伦敦本为完善,可否影照见寄?”


王国维致伯希和信札二


这一封信札中接着上一封信的内容,称已收到“先生寄录《韦庄秦妇吟》全诗,至为感纫”。款属“阴历七月廿四日”按上述推测,此信应为1920年收到伯希和的《韦庄秦妇吟》全诗后的回复。


年表和信札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伯希和和王国维在那个年代的关系非常好;从1907年相识,到1909年商定敦煌写本的研究计划后,到1920年左右的十年间,他们之间的友谊。


王国维还在这封信中提到,陈寅恪先生在先在美国,后在英国和德国研究东方各国古文字学,介绍陈寅恪前往拜见伯希和,并请伯希和为陈寅恪提供方便,以参观已经捐赠给巴黎图书馆的伯希和所得之敦煌各处古籍。


这件事情,也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伯希和所得敦煌古籍交给了巴黎图书馆,亦即刘正成先生所说,伯希和并没有来中国敦煌“抢”过东西,而是守护敦煌文物。原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谈到敦煌学研究问题时,也感叹地说:敦煌写经总数是5万多件,英国有1万多件,法国有5千多件,加上日本、俄国、美国等是3万余件,留在中国的应该有2万多件,在国外的3万多件都在各个博物保存着,国内现存在国家图书馆只有1万6千件左右,至少还有一万多件不知去向!


从王国维和伯希和的两封信札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外专家,并没有所谓的抢夺文物的观念,而是尽力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南,因为有像伯希和,斯坦因他们的行动,敦煌文物才有今天敦煌文献的完整和查阅方便。放在国内,我敢肯定,即使不被损毁,也一定是锁在某个博物馆的库房,不给你看。这一点,从这个展览里的部分复制品就可以看出来,作为文博机构之间,互借展品交流本是日常,这些复制品说明什么?说明能给你复制品就不错了,宁愿锁在库房也不愿意拿出来研究利用,想要个图版编辑出版,比登天还难,这就是当下文博展览出版的现状吧。




王国维是近现代史上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1925年-1927年曾担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导师。主办方将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王国维先生”三重境界“之说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定为”独上高楼“,不仅喻其令后人望其项背的学问之大成京,更喻其孤傲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此次展览中分为“罗王之交,平生交游,清园执教,静安不朽四个版块全面展示王国维先生与民国学人的日常学术交流。


据悉,此次展览将于5月4日结束。


王国维名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术如今泯畛域
陈寅恪挽王国维
100多年前,法国学者发现了一首失传千年的唐诗,水平令人赞叹
再读王国维-2018-2-5
走进敦煌“保护神”常书鸿
陈寅恪“预流”说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