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倍放大镜下,馆藏汉代古玉微痕图,与现代仿品对比鉴定(干货)

高倍放大镜下,馆藏汉代古玉微痕图,是否颠覆你的认知?微痕鉴定是我们在收藏古玉过程中的重要技能,但很多古代玉器的显微痕迹,可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标准,如下三图:

图1 汉代玉器

图1是徒手抓握磨石等工具刮蹭产生的视觉效果,可以看到,线条周边毛糙,未经后期打磨修饰,沟底也表现出粗糙之感,这种常见于葬玉,一般来说器物不够精美。

图2 汉代玉器

相对于图1,图2的工艺明显好很多,加工后期经过仔细打磨,将毛躁的冲出痕迹修磨掉,一般出现在比较精美的玉雕之上。此处特别要注意,很多朋友根据阴刻线是否有拼接刀痕来判断真伪,这是很容易打眼的。拼接痕迹并不是古人喜欢的,如果是精品,古人一般都会进行打磨,并不会刻意残留。而往往现在的仿品,才会刻意伪造断续的拼接痕迹(划重点)。

对比图:仿品刻意伪造拼接痕

上图仿品很明显是现代高速旋转的金刚砂轮快速削磨产生的机器工,沟底干涩,无光泽,线条生硬,毫无真品的美感。


图3 汉代玉器

图3或许很多人会看成仿品,因为线条毛躁,未经修饰,不够流畅,沟边锐利,似乎还有崩口。实际上,这是一件汉代古玉真品的痕迹,因为是葬玉,急就而成,后期未经打磨修饰。一定要区别于现代仿品的拉锁状崩口,仿品是高速金刚砂制作,在接触玉器的时候,会发生刚性碰撞崩口(仿品重灾区)

对比图:拉锁状崩口及干涩的沟底

微痕在我们的古玉收藏过程中十分重要,但不能单纯靠痕迹鉴定,我们对真品的印象,也并不能完全套用。一定要结合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六个方面,才能综合辨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大镜下的古代玉器
馆藏高清古玉微距图,带我走上古玉鉴定的康庄大道(值得收藏)
60倍放大镜下馆藏汉代古玉高清阴线工艺,图文讲解学鉴定(干货)
高古玉没有捷径:新手必须把馆藏图录看烂
古玉学步(136):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古代琢磨工艺
古玉鉴定中的一股清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